摘要[目的]為進一步研究貴州省自育烤煙新品種在黔東北煙區的適應性。[方法]以K326品種為對照,選取貴煙2號、貴煙5號、貴煙9號和貴煙14號4個烤煙品種為參試品種在貴州省思南縣開展生產試驗。[結果]貴煙2號在農藝性狀、抗病性、烤后煙葉外觀質量、經濟性狀和化學成分方面均優于其他品種及對照。[結論]綜合認為,貴煙2號在黔東北煙區表現較好、適應性較強,值得在生產中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 烤煙;新品種;適應性;貴州
中圖分類號S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4)30-10474-02
作者簡介劉國權(1982-),男,甘肅金昌人,助理農藝師,從事烤煙生產技術推廣工作。*通訊作者,從事烤煙生產及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工作。
隨著卷煙工業對煙葉原料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黔東北煙區部分烤煙品種已不適應當前煙葉生產[1-2]。在特定的生態條件下,品種對煙葉的風格特色和品質具有決定性作用[3-4]。所以發展生態適應性較強的自育品種是保障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5]。黔東北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溫光條件適宜,煙葉風格屬于典型的山地醇甜香型,是貴州重要的煙葉產區[6-8]。在當地氣候條件下,篩選出適應當地種植的貴煙品種,對于優化品種布局,為卷煙工業提供優質煙葉原料,同時促進黔東北煙區烤煙生產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9]。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試驗于2013年在貴州省思南縣許家壩鎮蒲家寨村進行,試驗地海拔614 m,土壤類型為黃砂壤土,土壤母質為石灰巖,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玉米,輪作1年。
1.2供試烤煙品種以K326作為對照品種,以貴煙2號、貴煙5號、貴煙9號、貴煙14號作為參試品種,所有品種由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良種繁育中心提供。
1.3 試驗設計采用大區對比試驗,不設重復,每個參試品種為1個處理,K326、貴煙2號、貴煙5號、貴煙9號、貴煙14號各種植1.33 hm2。
1.4栽培措施各品種均施純氮93.75 kg/hm2,試驗所用肥料由思南縣復合肥廠提供,基肥N∶P∶K=8∶10∶24,追肥N∶P∶K=15∶0∶30。所有品種于4月11~12日移栽結束,行距10 m,株距0.6 m。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按照優質煙葉栽培技術規程進行,同一品種各項農事操作和管理措施在同一天內完成,各品種單獨采收、單獨烘烤。
1.5測定指標打頂后調查各品種的農藝性狀,主要包括自然株高、打頂株高、自然葉片數、可采葉片數、莖圍、節距、腰葉長、腰葉寬等;成熟期對田間主要病害的發病情況進行調查,主要包括氣候斑點病、普通花葉病、馬鈴薯Y病毒病、赤星病、黑脛病、青枯??;烘烤后對煙葉外觀質量進行評價,對經濟性狀進行計算,并取中部葉C3F樣品送貴州省煙草科學研究院進行化學成分分析[10-12]。
2 結果與分析
2.1主要農藝性狀調查結果與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大田生育期以貴煙14號、貴煙9號最長,較對照多8 d;貴煙2號次之,較CK多5 d,貴煙5號和CK一致。結合常年情況,CK大田生育期較往年延長10 d左右,主要原因:①采用井窖式移栽,延長了大田期;②上部煙葉成熟期雨水偏多,導致煙株出現返青現象,延長了大田期。自然株高貴煙2號﹥貴煙5號﹥貴煙14號﹥CK﹥貴煙9號;打頂株高以貴煙2號最高,貴煙5號次之,貴煙14號﹥貴煙9號,CK最低;可采葉片數各參試品種均多于CK,以貴煙2號最多,多出CK 2.0片;莖圍以貴煙2號最大,貴煙5號次之,貴煙9號和CK一致,貴煙14號略低于CK;節距貴煙2號﹥貴煙5號﹥CK﹥貴煙9號﹥貴煙14號;最大葉葉面積貴煙2號最大,貴煙9號次之,貴煙5號、貴煙14號居中,CK最低;貴煙14號、貴煙9號田間整齊度、田間落黃程度低于其他品種。
2.2田間主要病害調查結果與分析從表2可以看出,貴煙2號和貴煙5號未發生氣候斑點病,病株率以貴煙14號最高;貴煙14號、貴煙9號、CK都易發生普通花葉病,發病率貴煙9號>貴煙14號>CK,其余品種發病率相對較低;馬鈴薯Y病毒病病株率,貴煙14號>CK>貴煙9號>貴煙2號>貴煙5號;各品種赤星病整體發病率都較低,貴煙14號發病率最高,貴煙5號發病率最低;黑脛病發病率以貴煙5號和CK相對較高,貴煙9號居中,貴煙14號和貴煙2號相對較低;青枯病發病率以貴煙5號最高,CK次之,貴煙9號、貴煙14號相對接近且居中,貴煙2號最低。綜合認為,貴煙2號抗病性較好,貴煙5號能很好地抗病毒病,但根莖性病害抗性較差,貴煙9號、貴煙14號易感病毒病,對根莖性病害有一定抗性。
2.3烤后煙葉外觀質量調查結果與分析通過在烘烤過程中觀察,貴煙2號變黃較快,貴煙5號稍慢,貴煙9號、貴煙14號和CK接近且居中;耐烤性以貴煙14號、貴煙9號最差,CK最好,貴煙5號稍好,貴煙2號稍差。
從表3可以看出,身份以貴煙14號、貴煙2號、CK較適宜,烤后多中等;油分以貴煙2號和CK較好,貴煙9號最少,貴煙14號、貴煙5號略少;顏色以貴煙14號和CK較好,多橘黃;色度CK最好,貴煙9號最弱,其余品種居中;葉片結構貴煙5號呈疏松至尚疏松,其余品種多疏松。
2.4主要經濟性狀調查與分析從表4可以看出,煙葉產值以貴煙2號最高,貴煙5號次之,CK居中,貴煙9號最低;均價以貴煙2號最高,CK次之,貴煙5號居中,貴煙9號最低;產量貴煙5號>貴煙14號>貴煙2號>CK>貴煙9號。上等煙率、上中等煙率各品種基本接近,原因是各品種均進行了不適用煙葉處理,導致結果相差不大。綜合認為,貴煙2號能獲得更高的收益。
2.5主要化學成分分析從表5可以看出,貴煙14號煙堿含量最高,貴煙9號次之,其余品種煙堿含量適中??偺呛抠F煙14號最低,其余品種與CK接近。還原糖含量各品種與適宜指標(22~32)相比均偏低,CK和貴煙2號略優于其他品種。總氮含量CK>貴煙9號>貴煙2號>貴煙5號>貴煙14號。貴煙5號鉀含量高,貴煙9號最低。氯含量貴煙2號最高,CK次之,貴煙14號最低。綜合認為,貴煙2號化學成分與CK相當,其他品種略低于CK。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調查表明,貴煙5號易發生根莖性病害,其中青枯病發病率達52.13%,黑脛病發病率達10.58%,均高出CK,遠高于其他品種。貴煙14號、貴煙9號易感普通花葉病,團棵期至旺長期發生較重,導致田間生長不整齊,成熟期對根莖性病害的抗性高于CK,烘烤時煙葉耐烤性不及CK和貴煙2號。
貴煙2號在參試品種中綜合表現最好,農藝性狀和根莖性病害抗性明顯高于CK ,烤后煙葉產值、均價高于CK,但色度較CK稍淡。下一步應從栽培管理措施著手,如通過采取增施農家肥、油枯等方法,進一步改善煙葉品質,提高煙葉質量。同時擴大示范面積、增加示范點,開展多區域的品種試驗,進一步明確該品種的適應區域。
參考文獻
[1] 李傳玉,楊輝,王玉平,等.烤煙品種的篩選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09(3):16-18.
[2] 王浩軍,胡海洲,劉寶法,等.貴州六盤水煙區烤煙新品種的篩選與評價[J].農學學報,2012(2):5-8.
[3] 周金仙.不同生態條件下煙草品種產量與品質的變化[J].煙草科技,2005(9):32-35.
[4] 楊顯志,熊晶,陳偉,等.典型生態因子對煙葉特色彰顯率的影響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14):43-44.
[5] 何昆.貴州特色煙葉開發措施的探討[J].湖南農機,2010(7):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