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關鍵詞之一。會議總結今年經濟工作,深入系統闡述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提出2015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全面部署明年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
關于新常態的系統闡述,是中央對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戰略判斷,是當前制定經濟發展政策和創新宏觀調控的最重要背景。
深化理解、科學認識和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有利于形成社會合理預期,對于增強思想和行動合力,增強加快轉方式調結構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新常態下的中國經濟發展方式需要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需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需要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
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將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還是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表示,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創新引擎全速發動起來,更多支持創新型企業、充滿活力的中小企業,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盡快形成新增長點和驅動力。
任何創新驅動的頂層設計都必須要解決中國的內需不足、城鄉二元結構以及質量問題。
而在頂層設計之后,具體的創新當是由企業家推動的。
企業家推動強調的是企業家冒險精神,強調的是市場競爭,強調的是在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創業決策,強調的是對風險控制、成本效益的計算、商業技巧的實施。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企業家冒險精神,創新驅動永遠不可能實現。
中國的崛起一定要靠創新。,中國企業也必須要適應未來以創新驅動的新常態。
據了解,國資委正在要求國有企業適應新常態,要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這些年來,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但與世界上大的跨國公司知名企業相比,差別還非常大,還缺少具有自由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知名品牌,一些領域的關鍵技術、大型成套設備、各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仍然需要依賴進口,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不強等等。
新常態下,很多企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這也是中國企業一個升華的機會,這個時刻或將比以往任何時候更要強調學習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