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Hip-Hop之父,你可能會想到DJ Kool herc、The Sugarhill Gang、,Crazy Legs或是Cornbread,事實上,他是一個叫作Moses的人。Robert Moses,做事果敢高效又獨斷專行的紐約市政工程規劃師,他長達50年的任期造就了紐約的物質條件和文化氣質,對于Hip-Hop的誕生,他比其他任何人和文化思潮的影響都更大。為了完成自己的宏大規劃,阻擋他道路的私人住宅、中產社區和貧民窟都倒在了推土機的輪下。他留下的遺產清單讓人驚嘆:658個運動場、28000棟公寓樓、260萬英畝的公園綠地,法拉盛草原公園、瓊斯海灘、林肯中心、長達416英里的全貫通的觀光車道和13座大橋。跟勒·柯布西耶的Ville Radieuse一樣,它們是真真正正的Hip-Hop奠基者。
Moses倡導的新型城市規化加深了不同階層和文化之間在戰后紐約本已顯現的裂縫,他把富人集中到了市中心的高級公寓里,并讓他們周末逃離城市去城郊休假;同時,窮人被集中到了地鐵沿線和公共住房區,這種城市結構無疑為當時羽翼未豐的反主流文化提供了一個完美的發育溫床。只要聽過Grandmaster Flash的《The Message》和Melle Mel的《White Lines》的人都會發現他們對Moses的城市理念的贊揚,在布朗克斯區燃起熊熊烈火的同時,Hip-Hop也開始崛起。
在西方社會,文藝復興、巴洛克、現代主義……每個偉大的文化時代都有自己用以發揮創造性的媒介和領域,戲劇、音樂、舞蹈、繪畫藝術和建筑。前四種藝術形式在“Hip-Hop文化的四根基柱”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DJ、MC、b-boying和街頭涂鴉。但缺少了建筑這根柱子,如果不能在建筑學和城市面貌上有所突破,僅僅靠前四根柱子是無法支撐Hip-Hop文化長久發展的。那么Hip-Hop究竟有沒有自己的建筑學?如果有,那么它在哪里?最后,如果我們最后發展了Hip-Hop建筑學,我們的社區、空間和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
在大部分的歷史里,建筑學都只停留在象牙塔里。盡管在這門學科的漫長歷史里,它變得越來越大眾化,但話語權和專業性已經牢牢掌握在白人精英手里。對于Hip-Hop文化,建筑學是最后一種還未征服的藝術形式。按照標準,想要成為建筑設計師,需要至少進行5到7年的專業學習,以及5600個小時的實習,這對于黑人和拉丁裔來說是非常昂貴的教育成本了。對于他們來說,DJ轉盤、麥克風、球鞋和涂鴉顏料是一條更簡單的獲取文化影響的方式。
Michael Ford是底特律大學建筑學院的助理教授,他第一個提出了柯布西耶和Moses是Hip-Hop文化之父的見解,并創建了研究Hip-Hop建筑的機構。他給出了一系列假設,論證“如果Hip-Hop建筑學真的存在,那它們在哪兒”這個命題。它們的范圍很廣,從建筑里獲取靈感的運動品牌商標、超現實主義的象征性建筑、流行文化符號,都可以算是Hip-Hop建筑學的一部分。
雖說它涵蓋的東西似乎很多,但Lebron James的新logo不能用來定義Hip-Hop建筑學,藝術家Filip Dujardin混編的建筑照片更進一步了,但也不行。Pharrell Williams和Zaha Hadid都走在他們領域的前沿,他們的風格也帶有Hip-Hop混搭的痕跡,但依然不能用來定義Hip-Hop建筑學。對于這種尚未被清晰定義的藝術形式,或許上述范例可以成為組成它的不同元素。
近些年,有些人和事已經走得更遠,他們把建筑學和Hip-Hop革命結合在了一起。1970年代的美國建筑師學會(AIA),1980年代的建筑師就業市場和1990年代的學術討論,都是Hip-Hop文化誕生的助產士。1971年,當底特律的12個黑人先驅以革命性的態度,退出AIA創建美國少數族裔建筑師協會(NOMA)后,他們并沒有進一步參與到民權運動之中,而是更加專注于專業研究。

Jack Travis在NOMA創建時還是一個年輕的建筑師,他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成就來源于加入NOMA的那些黑人先驅者。后來他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非洲中心的建筑審美”上,包括風格化的黑人建筑模式。這個項目在立面處理和砌磚式碼放上都有限借鑒了加納傳統服飾上的結構紋路,但缺少了對社會和環境的明確回應,因此它們也不能稱之為Hip-Hop建筑學。
想要定義“Hip-Hop建筑學”這個概念,我們必須首先對它進行拆分。“建筑學”是個既模糊又難以處理的東西,我們有“構建網頁”“信息構建”甚至是“立體睫毛構建”這樣的概念。在牛津詞典里,在“建筑學”詞條里用了200多字來解釋它,從1849年Ruskin(美學批評家)開始,最后引用了Philip Johnson的名言“建筑學意味著藝術地浪費空間”。此外,在美國學界,對于建筑學的定義也沒有形成合意。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包含了建筑、建筑群,一部分包含了事后評估、事前規劃和設計服務,以及對于健康、安全和公共角度的考慮。
相比之下,Hip-Hop的定義要清晰很多。它有自己公認的參考標準,urbandictionary.com上收錄的Webster大學字典可以查到它的定義,Hip-Hop雖然經常以Rap音樂的形式出現,但實際上包含了四種風格化的元素,也就是之前提到的四根“柱子”。Hip-Hop曾是是一種亞文化,一場由年輕的城市黑人和拉丁裔發起的,吸引了整整一代演員、藝術家、思想家和設計師參與其中的文化運動。它通過多種多樣的當代藝術形式取得了合法性和主流文化的認同,如今時尚、電影、電視節目、文學、詩歌和教育中,反主流文化的Hip-Hop都取得了自己的核心地位。如今有許多從歐洲上流社會走出來的DJ,MC在超級碗比賽中場休息時上臺表演,b-boying成了一種時髦的有氧運動,街頭涂鴉作品被收錄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Hip-Hop的生活方式成為了一個價值上千億美元的產業。Hip-Hop早已突破了黑人音樂的邊界,它已經突破了藝術形式的邊界,成為了一個全球文化現象。
Hip-Hop建筑學,要能夠體現出Hip-Hop文化誕生的精神內核,運用建筑學這個工具,創造新的結構和新的環境。毫無疑問,那些接受了Hip-Hop文化的傳統建筑設計師會慢慢開始用專業技術實踐這種新型的建筑學思想,它既反傳統又承擔社會責任。最終,在Hip-Hop文化中成長的一代,會打牢根基,讓這第五根柱子矗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