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以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文獻資料、訪談、數理統計等方式,對體育新課標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因素進行調查和研究,結果顯示: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的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已經按照新課標的理念實施教學,但存在諸多困難。
關鍵詞: 體育課程標準 實施狀況 調查分析
新課標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間差異,確保每個學生受益為基本理念[1]。在此基礎上,《基礎教育改革綱要(試行)》對整體課程的改革提出明確目標:改變課程結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的現狀: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本文對龍巖市新羅區12所初級中學在實施體育新課標的現狀進行調查并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1.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龍巖市新羅區12所初級中學一線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從每所學校中隨機抽取3名中學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共36人,發放問卷36份,回收36份,有效率為100%,此外,采用訪談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法。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體育課教學目標實施現狀
新課標課程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與健康課的實踐,從而掌握科學的健身方法,并最終養成“終身體育”的習慣[2]。體育教學目標不僅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而且是教學的靈魂。教學目標的確定是否具體、實用將直接影響一堂體育課的效果。調查發現,自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的廣大體育教師在各自的體育與健康課中對教學目標的確定擺脫了以往只注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量和程度,對學生的個性培養、情感因素、適應能力也做了較多關注,這點從教學目標的制定上就可窺一斑。
從表1可以看出,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是首先要制定教學目標;其次,尤其在新課標下全面培養學生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發展基本能力也占調查的31.4%。從訪談了解到,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敢過多地涉及運動技術,特別是競技類的體育項目,如體操等項目;好像一談運動技術就又回到原來的老路上,改變更多的是教學手段。
2.2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實施現狀
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強調依據學習目標,從本地、本校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3]。一般情況下,教學內容的選擇,一是根據自己學校的情況,如場地器材,其他的硬件設施;二是對傳統的教學內容的改編與創造;三是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身心發展規律。
從表2可以看到,對教學內容的選擇,龍巖市新羅區的體育老師的依據分別是根據自己學校的場地情況(52.6%)、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身心發展規律(28.9%)和對傳統教學內容的改編與創造(18.5%)。經過調查了解到,現在很多學校都建立了新的校區,場地器材上有了很大改進,所以體育教師有了更多選擇。另外,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身心發展規律選擇教學內容,這比單純清一色競技運動教學內容更易吸引學生;部分學校的教師還能改造或創編一些教學內容,這將更有利于新課程標準的實施。
目前,龍巖市新羅區各學校主要開展的一些課相對比較集中和單一。從表3可以看到龍巖市新羅區學校所開設的課程多比較統一,新興的項目較少,主要還是以傳統的田徑和球類項目為主。在訪談中知道,大部分學校受限于器材、場地、師資等方面,都是根據學校所具備的器材情況選擇教學內容的。
應該說,在新課標下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傳統的模式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自主與選擇權,但從訪談中發現,當下教學內容的選擇還是以學生安全為中心,這就給教學內容的創新和引進帶來很大約束。因此,如何做到安全與創新相統一,使體育課充滿趣味性,對教師是一個極大考驗。
2.3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體育課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實施現狀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4]。
從表4可以看出,大多數學校對教學中的自主學習形式還是很重視的;合作學習這種能很好地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的組織形式在教學中也被充分利用。通過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對這三種教學組織形式存在很大誤解,例如:認為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自己練,教師可以少教學,怎么學和怎么練習都是學生自己做主。
其次,在教學方法上,合作學習法就被教師們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教學理念相一致。但是訪談中了解到,大多數體育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基本上只用一種分組教學形式,即隨機分組,其他的分組教學形式只是在有人聽課的時候才會花些心思組織。
2.4龍巖市新羅區初級中學體育教學評價實施現狀
新課標的教學評價是更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過程,更注重學生的發展,改變過去單純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評價優劣的方式,更強調多角度評價、過程性評價、自我評價等形式[5]。
從表5可以看出體育教師對教學評價有了很大變化,改變了過去只注重學生運動技能的評價方式,增加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另外,把自我評價提到了很高的高度。這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相符合的,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需求和情感體驗更關注。但從訪談了解到,體育教師們思想上雖然接受了新課程標準所提出的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提議,但在實施中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每個班級學生人數都很多,每個體育教師任教班級也很多,很難逐個對學生進行評價。因此,對學生按新課程標準的精神進行評價還處在摸索階段,大多數學校都沒能形成一個很好的評價體系,如何按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是困擾一線體育教師的另一個難題。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在教學目標方面,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制約,如:體育教師思維的轉變、教學內容選擇的局限性、場地與器材的不足、教師的培訓較少,等等。
3.1.2在教學內容方面,大部分體育老師主要是根據自己學校的場地條件和學生的興趣選擇體育的教學內容。
3.1.3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主要是以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為主,這符合新課標的理念。
3.1.4在評價上,主要是以自我評價和過程評價為主,這方面始終是一個難題。
3.2建議
3.2.1正確認識實施的復雜性,加強對新課程實施的指導。
3.2.2強調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重要價值。
3.2.3提高體育教師角色轉變的意識。
3.2.4建立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培訓機構。
3.2.5重視體育課程資源的建設與開發。
3.2.6加強溝通與對話,協調各方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張益.體育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J].文學愛好者,2011(1):110.
[2]陳響德.淺探體育新課標實施中的相關問題[J].大江周刊·論壇,2013(1):246.
[3]王慶強.實施中學體育新課程標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257.
[4]冉學文.對體育新課程標準實施中的幾點認識[J].科教文匯,2008(2):117.
[5]尤衛中.對體育新課標的認識[J].中學教師,2009(4):26.
[6]劉華,宋茴娟.淺談新課標下中小學教師的自我發展[J].教師發展,2009(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