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引導學生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自主學習知識,在此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強化學習效果,有效促進學習。
關鍵詞: 自主學習 方法指導 能力培養
目前比較提倡的一種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它是與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學習方式。它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思考、分析、質疑、實踐等方法實現既定的學習目標。它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自愿針對學習目標解決部分或全部問題,給予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利,因能選學。我們提倡自主學習,就是要改變那種“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傾向,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有效引領學生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直接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好像是“授人以魚”,學生體會不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無法留下深刻的印象,易產生厭學情緒;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就好像是“授人以漁”,學生能經歷知識產生的過程,有效強化學習效果。正如我國教育家葉圣陶所說:“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學習,是以學會學習為目的的學習,教,是為了不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強化自主學習效果。
1.把握自主,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并不是讓學生“自己學習”或“自由學習”,而是教師在認真地、客觀地制定課堂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問題,引領學生主動參與、主動體驗、主動反思;認真細致地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此過程中適時參與、指導與幫助。
在當前的課堂教學中,有些教師對“自主學習”的理解不到位: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卻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無序的學習行為,忽視了教師的有效調控;學生的開放思維與靈感,忽視了教師的及時歸納和總結。如果教師不能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問題的難易度、學生的實際水平等因素,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設計與安排,適時指導與幫助,及時歸納和總結,一味地讓學生自己學習、發現、總結和提煉,那么必將使學生感到困難重重,降低學習積極性,背離自主學習的真諦。
2.借助經驗,安排學生的學習內容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手段,也是一種能力,符合當前的教育理念,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必須考慮學生的基礎水平、知識目標、學習內容、探究過程等因素,認真合理地制定自主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率。并不是所有課都適合自主學習,有時反而會適得其反。
例如,學習了面積、面積單位的相關概念和利用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面積的方法,學生就具備了自主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的知識基礎、推理基礎等條件,自主學習就應該定位在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測量,發現長、寬與面積之間的關系上;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及推導過程,學生就可以通過自主動手,探索發現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轉化過程,自主教學就應該定位在組織學生動手剪拼三角形,從不同的角度發現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方法,獲取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又如《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學習,學生自主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教學目標時不應該定位在讓學生自主發現剪分圓的方法。原因是學生并不具備自主發現剪分圓的知識基礎、學習經驗,并且對絕大部分小學生來說真正的自主發現剪分法(前提不自學課本內容)是不現實的,也無多大價值。我認為這個知識章節可由老師引導學生進行探索,采用半自主的學習方式,不但能有效強化教學效果,而且能避免學生因學習困難而產生厭學情緒。
3.關注差異,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剛開始自主學習時,由于缺少經驗,分不清主次,課堂秩序混亂,就會使學生中的差異化現象更明顯。因此,前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靠教師的指導,教師可能要花比傳統教學中更多的時間指導訓練學生,包括學習內容和自主學習方法。
教師要清楚學生之間對于學習目標、學習方式、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存在的差異性,以便有效地組織和開展自主學習活動。面對共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任務,教師要關注學生間的差異,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提出自己想要解決的問題,運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方法和策略解決問題,適時地放手給予指導,這就可以使學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從而體現“人人有學習,人人有收獲”的課改新理念。
4.提倡合作,注重學生的學習評價
教師要根據學習內容,向學生提出自主學習的目標,創設有利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解決。獨立解決問題時,學生可能會面臨很多問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相互答疑解惑,這樣既能解決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遇到的困難,又能提高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和成就感。學生在親身經歷與同學交流、分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中,體驗了成功,分享了收獲,有效激發了學習動機。教師要積極鼓勵和引導那些花時少、解決問題快的學生認真思考,尋找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品質;組織學生在交流和比較中找到適合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互動交流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學會聯系對比,選擇最優化的方法,體驗問題解決的成功快樂。此外,教師要對學習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這是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成果的肯定。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計劃有準備地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加強指導和交流,真正使學生學會自主,有效引領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