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宿舍人際關系作為大學生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個體心理健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為了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必須完善多級宿舍管理機制,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強化以宿舍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保障宿舍人際關系和諧發展。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宿舍人際 心理健康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準之一,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獨立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注重應用和實踐,學生與人交往頻率較高,良性的人際關系尤為重要。大學宿舍因其成員相對固定、接觸頻繁、影響力強等特點,成為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場所。筆者在獨立學院心理咨詢工作中發現,人際交往問題是目前在校大學生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其中宿舍人際引起的心理問題尤為凸顯。對獨立學院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探討和分析,有利于端正大學生對宿舍人際的客觀認知,為心理健康教育探尋重要切入點,同時為提高和優化獨立學院校園文化建設明確有效思路。
1.獨立學院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現狀
獨立學院學生具有與公辦院校學生相同的心理特點,但因其生源結構、社會認同、家庭環境等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心理、思想和行為表現。有研究表明,獨立學院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整體局勢較好,但因生活習慣、利益沖突等造成的矛盾層出不窮[1]。楊鳴等通過對比研究發現,獨立學院學生的適應狀況好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特別在人際關系適應、自我適應和滿意度等方面,這與學生自身要求、家庭條件及教育、學校學生工作機制相關[2]。從人際沖突看,獨立學院學生宿舍人際沖突具有性別差異性、突發性等特點,家庭經濟條件、學習能力等都易使學生產生自卑、焦慮等情緒,從而導致人際關系冷漠[3]。
總的來說,目前獨立學院學生在宿舍人際交往方面形勢較好,但也有部分學生表現出敏感、自我防衛、難以合作等特點,宿舍人際關系存在一定的矛盾和沖突。
2.宿舍人際與心理健康的關系
諸多研究表明,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個體心理健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張冬梅等的調查分析顯示,宿舍人際關系是影響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宿舍人際關系質量對幸福感因子中的焦慮感、滿足感、抑郁或快樂的心境、控制感、精力有預測作用[4]。肖建偉通過相關研究表明人格、宿舍人際關系均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5]。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的主觀影響因素與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存在很大的相關性,如人際焦慮、人際張力和人際報復等對心理健康均具有預測作用[6]。另有研究發現,隨年級增高,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趨于穩定,沒有知心朋友的學生大多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強迫、抑郁、焦慮、偏執因子分偏高[7]。由此可見,宿舍人際關系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預測作用,和諧的宿舍人際關系有利于大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3.獨立學院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調適
3.1完善宿舍管理機制,實現全面工作保障。
建立有效的宿舍管理機制,首先要加強宿舍管理隊伍建設,建立學生干部隊伍、宿管隊伍和輔導員隊伍的聯動機制,充分發揮自律委員會等學生組織的服務功能,提高宿管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學歷水平。同時,輔導員應積極思考如何利用宿舍的教育陣地功能,拉近情感距離,加強思想溝通,讓宿舍成為思政教育的主陣地之一。其次,基于投毒案等負性事件頻頻發生,學校應建立健全宿舍、輔導員、心理咨詢中心的三級人際沖突及危機干預機制,及時發現并解決相應沖突和危機事件。宿舍內部可實行室長責任制,指定一名人際協調能力較好的學生,及時發現并協助化解室友間的矛盾、難以調解的矛盾沖突或問題,及時向輔導員反映,輔導員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解,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或心理疏導。如存在由心理問題引起的人際沖突,自己無法調解,需要尋求專業幫助,及時進行心理咨詢或治療。
3.2加強寢室文化建設,營造優良人際氛圍。
目前從我國獨立院校的整體情況看,學生宿舍的載體功能并沒有得到重視,僅僅將宿舍作為學生的“住”所,偶爾開展一些活動,沒有形成有效的教育體系?;诖?,學校應力抓宿舍文化建設,結合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以豐富有效的形式將宿舍教育陣地全面利用起來。具體來說,可全方位開展寢室學風建設、“文明宿舍”評選、“心理之家”等豐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動,以宿舍為單位開展學習競賽、文體競技或各類趣味性比賽等,讓學生在活動中探討問題、交流思想,營造健康、積極溝通的學習與生活環境,同時可將這些教育活動在全校積極推廣,發展成為校園品牌活動,形成廣泛的影響力,營造優良的宿舍文化氛圍。
3.3強化以宿舍人際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首先,充分利用學校的心理教育資源,全面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認知能力,培養尊重、理解、寬容、信任等優良的個性心理品質。其次,開設宿舍人際關系專題講座,尤其注重從“新”開始,即從新生入學教育開始,引起大學新生對宿舍人際關系的重視,學習宿舍人際技巧,提高人際交往自我效能感。另外,有研究顯示,團體輔導能有效降低獨立學院大學生人際交往焦慮及交流恐懼[8]。作為以宿舍人際為主題的團體輔導,可在領導者的引導下,通過構建安全團體、相互尋找問題原因、分享溝通解決策略、學習交往技能技巧等方面的相互溝通、相互學習、積極體驗,在獲得情感宣泄的同時,將團體中所學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解決實際問題,發展適應行為。
參考文獻:
[1]陳莎,易江霞.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狀況的調查——來自廣西部分獨立學院的樣本.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8:13-14.
[2]楊鳴,孔惠敏.獨立學院與普通本科高職學院新生的適應比較.社會心理科學,2011,8:985-990.
[3]梁天堅,呂映福.獨立學院大學生宿舍人際沖突的成因及應對策略.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25,(5).
[4]張冬梅,阿代·哈尼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l8).
[5]肖建偉.大學生人格、宿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5.
[6]張燕飛,廣西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廣西師范大學,2011.
[7]劉欣.不同宿舍人際關系類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06).
[8]金德鳳.獨立學院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