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在教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在總結書寫教案的基礎上,作者提出從具體教學內容、清晰教學目標、簡述動作要領、加強教法與學法研究、合理規范時間等方面完善教案的建議。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教案撰寫 細節問題
教案是根據教學計劃及學生特點、教材、場地器材等教學實際情況預先設計的具體行動計劃。教案如何直接關系到體育課的教學效果,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環節。筆者在整理教案過程中發現教師們的教案五花八門,關于學習課和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怎么區分,教學重點、難點在每次課中如何突出,教學內容與組織教法該如何設計?由于教案的檢查只是從數和量方面關注是否與教學計劃相吻合,一些細節方面很少關注,由此引發關于體育課教案書寫規范的思考。
一、書寫具體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教師對于教材的把握和學生應該掌握的具體技術動作,所以每一次課都應有具體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在復習課中,有的教師直接寫復習學過的技術動作,雖然上節課學習了某一技術動作,但教案不僅是給教師看,更是讓他人通過教案一目了然地知道課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復習都應寫出具體教學內容。而且,多數學生很難在一節課中掌握某一技術動作,可能需要通過幾節課才能掌握,所以復習課的教學內容應是技術動作的某一環節的改進。
二、準確、清晰地表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設計應該是清晰、準確、具體的。多數老師對于認知目標、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區分不是很清晰,常會導致目標定位過于夸大與教學內容不太相關,或行為主體不明確,目標是定給學生的而不是給教師的,應重點表述出學生行為或能力的變化,所以應寫出學生能夠怎么樣,而不是培養學生什么或教會學生什么。具體的課時目標要切合實際,要可測量、能判斷。認知目標應是學生對某一技術動作或技術環節在理論上的認識程度,是學生對技術的理解和認識,常用知道、了解、理解、分析、總結等詞語;技能目標是學生在本次課中對技術動作或某一技術環節的掌握和應發展某一運動能力,常用掌握、完成、做出、學會、運用等詞語;情感目標不太容易具體化,但可以是學生通過本次課技術動作的學習而提高的興趣或情感的體驗上升到某一態度的變化,既有行為目標的表述又有心理過程變化的表述,常用遵守、服從、承認、熱愛、堅持等詞語。
三、簡潔地表述教學內容和組織教法
教學內容一欄中應該是本次課的課堂常規、準備活動、某個技術動作及相關原理的表述,是體現知識、技能形成的過程;在復習內容時要注意以舊引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找出本次課的疑點并恰當處理,把學生不易掌握的教學內容及教學設計處理做到從具體到抽象,以簡就繁。組織教法中,教學方法操作性要強,包括具體的教法步驟、組織方法和手段、教具運用等,教學方法結合教學資源特點及學生、教師實際,切勿太花哨。教師的教學方式主要有直接的教學方式和間接的教學方式。所謂直接的教學方式,即教師通過講解、示范等方法直接引導學生按照教學步驟完成教學任務。所謂間接的教學方式,即教師不直接采用講解、示范等方法引導學生學習,而是給學生一定的任務和相應的內容,由學生與探索通過相互討論或者個人獨立的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針對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多樣化,一法為主,多法配合,優化組合。
在教學方法的設計中,教法與學法應是多元化的,不僅指某一具體的講解法或完整的示范法;教師在課上的教學步驟、組織練習方法要切合實際,根據場地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設計,在后續的復習課中練習方法要有系統性。
教學效果不僅體現在教法、學法、組織上,還有運動負荷的安排。運動負荷主要表現為練習內容、練習方法、練習強度、練習密度等,所以在教案設計中應具體體現出來,這樣教學目標更容易實現,學生通過身體練習,達到合理的運動負荷就可以增強體質,促進技能掌握,從而實現課的預設目標。
四、規范分配時間
多數老師對體育課堂教學時間并不是很清楚,在撰寫教案時一定要把時間分配好,以指導實踐。一是整堂課要求80分鐘,那么準備部分多長時間,基本部分多長時間,結束部分多長時間,這幾個時間加起來應該是80分鐘,而且每一部分的內容應與時間基本吻合,有的老師設計的游戲占用整個準備部分的時間,那么課堂常規、徒手操的時間就會占用基本部分,所以教師在撰寫過程中的預設時間雖不能精確,但三個部分的時間分配應該合理;二是基本時間,它是指課的基本部分,也是學生在課中學習主要內容的時間,整個時間的2/3應該是基本時間。
五、加強對學法的研究
體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通過身體練習增強體質,學會技能,從而獲得高峰體驗,所以教學方法、手段的合理運用是體育教學目標實現的關鍵。教師認真研究學的方法,以便于在教學中切實有效地指導學生,在教案中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合理地體現出來。
教案設計不僅要合理還要美觀,在排版中也要注意字體、字號的統一,統一為宋體小四號字,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格式要居中,教學重難點格式要居中左上對齊,段落間距要根據內容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栗楓.也談大學教案的管理[J].中國成人教育,2008(2):125-126.
[2]李林.體育課教案設計若干問題研究[J].體育教學,2010(11):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