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教學活動的實質,即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彼此互動、以謀求其共同進步,這個環節中的學習應該是給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個性化的體驗。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知識傳授者,而且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交流。導學互動教學方法的提出恰好滿足了這方面的需求,符合現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有效推動了數學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 導學互動 教學模式 初中數學教學
導學互動教學方法的實質是充分把導學和互動教學相結合,從而形成一個獨特的教學體系。在這里面主要注重把老師的指導和學生的學習互相融合,以達到師生共同進步,互相補充的目的。指導要以學生學習為目標,學習要遵照老師的指導。“指導”是“學習”的基礎,“學習”是“指導”的目的,“互動”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表現模式。以下針對初中數學的實踐教學,探討導學互動教學方法有效引入其中的重要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分析有效開展導學互動教學的合理化方案。
1.導學互動教學形式的主要內容
導學互動,是把指導與學習相結合,之后再有效滲透互動教學,從而形成一個具有獨特性質的教學體系。導學互動教學方式在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導學提綱的設置,在課堂上老師先設置問題情境,之后老師把早已寫好的導學提綱展示給學生,要求其按提綱目錄自己單獨完成練習。第二個階段是師生合作互動,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找出問題,之后以組織小組討論的模式,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共同對問題實施探討,之后經過老師精細的講解,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第三個階段是導學總結,首先老師對于問題進行簡要總結,其次指導學生自己概括總結。第四個階段是反饋練習,此階段是課堂教學的最后環節,它通常可通過兩個步驟完成:課堂培訓指導和反饋。
2.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滲透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方案
2.1通過合作互動,培養學生“四個基礎”,促進“四個能力”的提高。
師生的合作互動的主要環節就是分組討論。在學生自學的環節上,要確保每個團隊成員都參與到自學過程中:導學提綱導入之后,要引導每個學生對導學提綱有充分理解和基本掌握,之后指導學生將問題在團隊內部進行有效解決,對有的問題不可以在團隊內部得到合理解決的,可引導學生與其他組員探討,從而促進對問題的解決,對有些在小組內部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小組長應該及時做好記錄,選擇一個團隊代表發表意見。在小組探討的環節上,老師應在學生之間走動,選取適當時機,參與到學生的探討中,結合學生在探討中的不足,適當做指導。通過老師的參與,促進老師更好地掌控課堂教學情況,可及時了解學生的變化,從而及時對教學方案做出調整。據調查分析,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更好地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如果學習目標中,學生學習的內容比較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較復雜,此時引入合作學習,則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有助于學生對于知識的記憶,實現教學是為社會發展而服務的目標。導學互動教學形式中的分組教學,其優勢是,每個學生都留有屬于自己的發展空間和時間,與此同時,它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思想和團結一致的精神,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2.2針對實踐教學實施課堂反饋培訓。
在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融入主要體現在講堂訓練環節上。老師結合教學目的,學生自我發展的需求,以及學生近期的表現,選取適宜的、有目的性的培訓題目,經過導學提綱的引入,借助屏幕或者黑板,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其內容,從而更好地實施獨立練習,同時老師要走進學生中,對于學生有疑惑的地方及時進行指導。一般在練習的時候要遵守以下兩個原則。
一是優化練習題目。在練習題目的選擇上我們要從數量和練習時間兩點把握好,確保二者之間協調一致,題目難易適中,在結構上有極強的層次感。
二是要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可以單獨完成練習。這樣一方面有助于學生對自我學習程度的把握,可以正確地給出自我評價,另一方面,老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適當地調整教學思路。
總體來說,教學方式只是起到推動教學目標實現的輔助作用,當前還不存在一種教學形式可以獨立地實現教學目標,這就需要多種教學形式有效結合,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條件等因素及時進行調整,通過教學形式,老師的指導與學生的學習,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更好地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雪芳.人本主義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比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2(08).
[2]楊紹綱.人本主義心理學與教育[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