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韓國國立國語院將于2014年7月的韓國語能力考試開始實施改革。這是韓國語能力考試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改革。改革前后對比來看,不但考察領(lǐng)域有多變化,考試時間、試卷整體的題量及相應的分值比例也有所調(diào)整。本論文分析改革后的韓國語能力考試試題和難度變化,探究應對和學習策略,從而幫助考生更好地學習韓國語,備戰(zhàn)韓國語能力考試。
關(guān)鍵詞: 韓國語能力考試 改革 對策
韓國語能力考試TOPIK(Test of Proficiency In Korean)是韓國教育部主辦的旨在測評外國學生韓國語學習水平、為外國人在韓國學習與就業(yè)提供語言能力評估的考試。最初實施6等級體制,從2006年開始,試題從6種(1級-6級)變更為3種(初級、中級、高級)。目前在61個國家192個地區(qū)進行實行,累計報考人數(shù)已超過100萬人。
一、Topik考試改革前后對比
改革前的韓國語能力考試試卷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種類型,又具體地分為初級(1-2級)、中級(3-4級)、高級(5-6級)。初、中、高級的試卷內(nèi)容均為詞匯·語法、寫作、聽力、閱讀四個領(lǐng)域,各部分的分值為100分,共計400分。各領(lǐng)域平均成績超過70分,單科不低于50分為各級別考試的高級,即對應的2級、4級、6級;各領(lǐng)域平均成績超過50分,單科不低于40分時分別對應1級、3級、5級。
改革后的韓國語能力考試,考試級別將由原來的初、中、高三個級別,縮減為初級(1~2級)和中高級(3~6級)兩個類別,初級和中高級試卷都取消詞匯·語法部分,考慮到寫作測試的難度,初級僅保留閱讀和聽力兩部分,中高級則考查閱讀、聽力、寫作三部分。另外,改革前的400分滿分的考試,要根據(jù)提前公布的等級劃分對考生的成績進行判定。改革后,考試將根據(jù)獲得的總分數(shù)判定等級。而且,考試次數(shù)將由現(xiàn)行的國內(nèi)四次、海外兩次增加至六次。
改革后的初級聽力和閱讀考試時間為90分鐘,要回答30道聽力題和40道閱讀題,總分為200分。中高級考試分為兩場。第一場為聽力和寫作,考試時間為110分鐘,回答54個問題(聽力50道,100分,大約60分鐘;寫作4個,100分,要在50分鐘內(nèi)完成),總分為200分。第二場為閱讀,50道題,考試時間為70分鐘。
二、題目類型分析及對策
改革后的考試試題雖然取消詞匯·語法領(lǐng)域,但是整個試題全部是由無數(shù)韓語單詞和語法組成的,聽力、閱讀、寫作領(lǐng)域也能充分地檢驗詞匯和語法水平,單詞量的多少、語法掌握的扎實程度仍舊直接決定考試成績。考生不應該掉以輕心,仍要熟練掌握初中高級教材中的語法點,特別是高頻語法,增加詞匯量的積累。
聽力仍舊是最能考查考生韓國語實際應用能力的部分。初級的聽力改革前后幾乎沒有變化,這體現(xiàn)了本次改革的保護初級學習者韓國語學習的信心及興趣的宗旨,要求能夠理解日常簡單的對話和文章,能夠運用韓國語進行簡單交流。中高級的聽力由原來的30道題增加到50道題,題型也有所調(diào)整,聽短對話或文章的題型減少;聽音選圖題、聽內(nèi)容選擇應對、聽長對話或文章,回答問題的題型大幅度增多。中級要求日常生活交流沒有障礙,并且能夠根據(jù)場景,聽后做出適當反應。高級應做到準確理解說話人所表達的真正意思,對話題討論等特定內(nèi)容要有全面了解,對細節(jié)內(nèi)容和特定信息的準確掌握,實現(xiàn)自由表達和溝通。
試題量和試題難度的增加無疑對考生的韓國語聽力水平和瞬間記憶和提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考生在備考期間要進行大量練耳,熟悉考試題型,適應韓語語感,提高速度。而且注意練習歸納和推理的能力,不要被表面內(nèi)容迷惑,提煉主要信息,并根據(jù)口語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語調(diào)、停頓和省略等理解說話者的真正意圖。此外,還要調(diào)整好考試心態(tài),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獲得信息不僅要快、要多,而且要準確。不要糾結(jié)于沒有聽清的題目,應該跟上進度繼續(xù)做后面的題目。
閱讀領(lǐng)域改革后最大變化是題量的明顯增加。改革前初、中、高級的試卷均要求在45分鐘內(nèi)完成30道閱讀題,改革后的初級閱讀題目增10道,時間也增加10分鐘;中高級考試50道閱讀題限定在70分鐘內(nèi)完成,盡管時間延長,相對以往,尤其是中高級閱讀的考試時間無疑更加緊張。初級閱讀題型幾乎不變,取消簡單的選擇圖片題,增加正確順序排列題型。要求能正確理解一般文章的結(jié)構(gòu),閱讀并理解簡單的單詞和基礎(chǔ)語法組成的短文。中高級保留閱讀短文回答問題、正確順序排列、閱讀復雜文章回答問題、閱讀新聞報道,選擇合適題目等題型,加入原寫作領(lǐng)域的客觀題型,閱讀材料從日常小廣告到復雜的報紙社論,貼近生活,富有時代感,涉及各個領(lǐng)域。不僅充分考查了應試者的韓國語實際運用能力,而且考查其對材料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中級要求能夠充分理解生活中韓國語應用文體;高級要求能夠閱讀詞匯量多,語法復雜的高級語法組成的論文、報道、公文等。
萬丈高樓起于壘土,閱讀能力的提高要求考生從平時的學習開始。重視詞匯量的積累,常用語法、句型及習慣表現(xiàn)形式的掌握,在緊張的考試時間內(nèi),集中精力快速閱讀,并且正確掌握材料的內(nèi)容,應先掌握大體內(nèi)容后,再理解細節(jié)內(nèi)容;學會結(jié)合上下文內(nèi)容,選擇適合的單詞、短語,要敢于大膽猜測詞匯的意思;避免選擇中心思想不明確或無中生有的選項;尤其是中級考生答題時,要先易后難,不要在難題上浪費過多時間。此外,大量做題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考生在平時不僅需要大量練習,擴大閱讀量,儲備各個領(lǐng)域的知識;而且要練習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好的語感,提高閱讀速度。只有這樣才能提升韓國語閱讀的水平。
寫作是韓國語能力考試改革變化最大的部分,考慮到寫作測試的難度,初級取消寫作部分,對初級考生來說是福音。但是改革后中高級的寫作部分取消客觀選擇題,僅保留為4道主觀簡答題,2道填空和2個作文,第一、二大題是造句填空題,各10分。每道題要求考生根據(jù)上下文內(nèi)容,填寫2個句子,總共查填寫4個句子。這是以前造句和填空題的結(jié)合,雖然難度增加,但分值下降。不但考察考生對段落前后文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以及句子的填寫,而且間接地反映了考生詞匯量,以及詞匯和語法的靈活運用情況,綜合地考查了考生韓國語的綜合運用能力。
第三大題是30分的命題作文,字數(shù)要求為200到300字,第四大題是根據(jù)提供的題目及相關(guān)提示寫出符合提議的作文,分值為50分,題目類型與改革前的高級作文相同,僅字數(shù)減少為600-700字的議論文。
對于中國考生來說,寫作部分一直以來都是是弱項。改革前的寫作部分有10道客觀選擇題,得分相對容易些。改革后的全主觀式寫作試卷無疑提高了難度。在寫作部分的“失手”的考生很多,得高分更是難上加難。從某種程度來看,寫作部分將是決定考試級別的最重砝碼。作文是最能考查考生韓語綜合能力的部分,提高寫作水平非一日之功,平時的積累和練習才是關(guān)鍵。多看一些優(yōu)秀范文,借鑒其中的佳句和精彩的表達方式,利用往屆真題進行練筆,以往的中級作文主要是記敘文,例如我的優(yōu)點和缺點,我喜歡的書等話題;但是從樣題看,中級考生也要加強議論文的寫作訓練,多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熱點話題,堅持寫韓語日記或周記,考試時才能胸有成竹。作文時,要做到正確審題,選好論點,注意句子使用的語法和詞尾要正確,結(jié)構(gòu)緊密,文章要有表現(xiàn)力和說服力。并且要按照試題要求,控制好字數(shù),合理安排好寫作時間。
從改革的背景和改革的措施來看,閱讀和聽力的重要性上升,寫作的難度加大。題目越來越真實化、生活化和交際化。體現(xiàn)了韓國語能力考試更加注重考查考生的韓國語綜合應用能力,考生應改變“語言學習等于考試”的陳舊觀念,將韓國語學習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注重韓國語靈活運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韓]國立國語院.TOPIK研究組.2014年度韓國語能力考試改革體制實行計劃指南.www.topik.go.kr.
[2][韓]國立國語院.TOPIK研究組.2014年度韓國語能力考試改革樣題.www.topik.go.kr.
[3][韓]國立國語院.TOPIK研究組.韓國語能力考試往屆真題.www.topik.go.kr.
[4]鄭軍.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之我見.考試周刊,20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