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英語技能中的“說”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如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并樂意用英語表達,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如何讓他們在說英語中享受快樂,是值得英語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作者就自己在初一教學過程中如何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并養成說英語的習慣進行了小結。
關鍵詞: 激發興趣 鼓勵開口 日常教學 說英語
英語是一門用以交際的工具語言。曾有語言學家指出,口語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開口說英語,是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任務。然而,在傳統的英語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中,老師的“一言堂”現象十分普遍——老師講,學生聽和記,很少或幾乎沒有開口表達的機會。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英語技能中的“說”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既順應了語言學習的規律和潮流,同時對學生的口語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讓學生開口說英語并樂意用英語表達,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如何讓他們在說英語中享受快樂,是值得英語教師不斷思考的問題。
在執教過程中筆者發現,如果在起始年段(初一年級)學生沒有養成主動說英語的習慣,那么到了初二、初三甚至高中,學生就更難開口了。因此,在初一教學過程中,筆者嘗試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課堂轉換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盡量減少教師的課堂話語量,以增加學生開口練習的機會,以學生活動為載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多說多練。在課外,筆者也會布置有意義的口語實踐活動,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并鼓勵學生堅持聽音、模仿、跟讀、背誦,養成說英語的好習慣。
以下就是幾種筆者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方法。
一、課前演講
開展英語課前演講,一方面使得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其他學生面前展示自己的英語口語,另一方面可以向其他口語優秀的學生學習。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展示自己的過程中,學生增強了自信心。
當然,對初一學生而言,在第一次用英語在同學面前演講時,筆者會先給出具體要求及必要幫助。例如:GFI七年級上冊Starter Units的主題分別為1.Good morning!2.What’s this in English?3.What color is it?Unit 1的主題是My name’s Gina.在學完這些后,筆者就要求學生運用這個單元學過的語言介紹自己的一件物品,給出基本句型:Good morning/afternoon. My name’s ... Look at this. It’s a/my ...(物品名稱). It’s ...(大小、顏色等).I like it very much.I hope you like it,too.That’s all.Thank you!
隨著所學內容的增加,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新的話題,學生課前演講的內容可以從最開始的幾句話慢慢加長。
在這一過程中,筆者除了規定演講主題和給出基本句式結構外,還會要求學生提前一周寫好演講稿,然后幫忙修改、練習,幫助學生順利在同學們面前脫稿演講。在學生完成課前演講后,筆者會及時進行積極評價,幫助學生樹立用英語表達的信心,同時讓學生有成就感,激發其說英語的興趣。
二、創設真實的語境操練詞匯和句型
真實的語言環境會給英語學習者提供良好的英語氛圍,因此,課堂上的英語教學應以全英文方式授課。在課堂內,筆者會盡可能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自然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表達。例如:在涉及學科、運動、食物等話題的教學內容時,筆者會讓學生談論自己最喜歡的學科、運動、食物,同時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如之前學過的形容詞等)給出理由。在這個過程中,筆者會鼓勵學生盡量多地運用自己學過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喜好和理由,同時給出必要引導。比如:有的學生會說自己最喜歡電腦課,因為電腦課上可以上網打游戲而且電腦課沒有回家作業。當然這是學生最真實的感受,因此首先要肯定這一回答。同時,可以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電腦知識的必要性,讓更多學生喜歡這門學科。
適當的游戲能創設真實的語境,例如:在練習“There be ...”句型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大家來找茬”的游戲。通過PPT在大屏幕上同時展示兩幅圖片,讓學生找出兩幅圖中的不同,并讓學生用英語說出來。“In picture 1,there is one baseball.But in picture 2,there are two baseballs.” 或“In picture 1,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But in picture 2,there are some pencils on the desk.”這個游戲同樣適用于過去時的教學,假設圖1是現在房間里的情況,而圖2是5分鐘之前房間里的情況:Now the cat is on the floor.But 5 minutes ago,it was on the sofa.教師需要為這個游戲挑選合適的圖片,有時可能需要用電腦處理或者自己繪畫。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對于目標語言的使用情況。
三、角色扮演和對話編排
在教授對話的過程中,讓學生模仿錄音里的語音、語調和語氣,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表演,是讓學生開口說英語的又一好方法,GFI教材中Section A,2d的role play則為此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學生通過對語言的學習和對錄音材料的模仿,為表演打下了一定基礎。通過角色扮演,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角色和情節中,然后用語言表現出來,這個過程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了他們說的興趣。
除了表演現成的對話,筆者也會給出一些合適的情境,讓學生以課本上的對話為藍本編一個新的對話。以GFI七年級下冊Unit 6,Section A,2d為例。Jenny和Laura通電話,互相詢問對方正在干什么,然后Jenny約Laura共進晚餐。本單元的目標語言是現在進行時,因此在role play這個對話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編一個類似的對話,給出的情境是:星期六的下午,你完成了所有的作業,于是打電話給你的朋友,詢問對方正在做什么,并邀請他一起打籃球、看電影或其他。如果學生的表現好,為了進一步練習現在進行時,那么教師還可以創設以下情境:1.你在路上,突然看到你和你朋友的偶像。你打電話給你的朋友,告訴他你們的偶像正在做什么。2.老師找幾個同學去辦公室,而你是唯一一個去辦公室的。老師向你詢問其他幾位同學正在做什么。
由于對話編排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如果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完成,教師可把它留作作業,讓學生課后繼續完成。
四、課外練習
在有限的40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里,教師很難讓所有學生都得到足夠說英語的機會,因此,筆者會把練習說的機會延伸到課外。除了上文提到的讓學生課外編排對話外,筆者還鼓勵學生每天堅持聽音、模仿、跟讀、背誦,大聲朗讀、背誦英語對于糾正發音、積累語音知識、培養語感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筆者所在的學校,初一學生幾乎每天中午都要到教師辦公室背誦課文,教師則對學生的背誦進行點評和指導,要求人人過關。大部分同學都因為堅持練習而在口語上進步明顯,從而對說英語熱情高漲。
除了每天堅持開口練習英語外,筆者所在的備課組也給學生布置了很有創意的口頭作業。例如:利用中秋假期,要求學生拍一段視頻,介紹自己的家人;利用寒假時間,要求學生回訪自己小學的英語老師并做一段英語采訪,等等。
此外,筆者也鼓勵學生多參加學校里的英語角,多和外教交流。當學生興高采烈地聊起外教跟他們講的異鄉風情,也在享受說英語帶給他們的樂趣。
綜上所述,教師可以將課內外的教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設計多樣的能讓學生說英語的活動,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產生對說英語的興趣,并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說英語的習慣,真正享受說英語帶給他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