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基于初中語文,對寫作教學現狀進行了綜合分析,從教材、真實性、情境創設法和技巧等方面闡述對寫作教學的四點建議。
關鍵詞: 初中語文 寫作教學 分析
作文是語文教學中一個最難處理又分量最重的部分,很多老師有這樣的抱怨,教學生寫作文比自己寫作文難得多。然而,初中語文課尤其作文課在學生心目中普遍評價不高,枯燥、死板幾乎是大家的一致評價。作文教學意義不言而喻,語言學科的教學,尤其是每個國家的母語教學,寫作可以說是終極目標,它承載著傳承文化、延續語言功能的功用。我國學制和課程設定從小學一年級就有寫話內容,三年級開始寫作的要求很明確。初中階段是轉折階段,作文在語文中考中的分值比例加大,評分要求有了相當大的提高。
一、初中作文教學現狀
1.作文教材的缺憾。
新課改后的語文教材仍以“主題單元”的形式出現,作文分散在每個單元的綜合學習里,這樣的布局安排暴露了語文教材“重閱讀輕作文”的傾向,對于作文教學來說不具備系統性。一方面,每個單元之間的作文教材跳躍性大,之間的關聯隨意、無序、松散。缺乏連貫有序的教材,使得寫作訓練之間毫無邏輯關聯。
另一方面,作文教材包括輔導教材中都沒有具有普遍實用價值的教材。我國是教輔書出版大國,似乎沒有一個國家能比得上我國對于教輔書的熱衷,當然,寫作輔導教材在這其中占的比例是相當大的。但是,幾乎所有教材都采用理論指導加范文演示、專家點評的方式,對于初學者和寫作能力薄弱的學生來說沒有多少實用價值。由于可操作性不大,平日教學中教師們不會選用。
2.作文教學的缺憾。
最大的問題在于對中考“唯命是從”,教學“功利”色彩太重。為了符合考試出題趨勢和評分原則,忽視生活和真情實感的表達,作文教學時,人為地給學生套上很多“緊箍咒”,嚴重約束學生想象力和情感的表達。最普遍的一個不合理現象是,我們對初中生作文的要求其中有一條:選材新穎、典型。什么是新穎?由于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志趣不同,自然對于新穎的理解不同。再者,初中階段仍處于稚氣未脫的年齡段,是學校和家庭生活為主的時光,他們該經歷怎樣的生活才能換回成年人眼中所謂的新穎呢?這是一種不公平的要求。也正是這個要求,學生一寫作文就杜撰故事,博取同情,以吸引眼球,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是不可能表達出真情實感的。發展學生的情感體驗是語文最重要的功用之一,從小假話空話式的作文練習不僅傷害了學生的體悟能力,更是一種智力浪費。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茍題意所含非學生所克勝,勉強成篇,此與其興味及推理力摧殘殊甚?!雹?/p>
教師評價作文的能力不高,負面評價多于正面評價;泛泛而談多于細節點評,既無法給學生任何有效信息,又打擊寫作熱情。另外,我們必須承認,對于學生的作文,大多數教師的思想理念是不夠開闊多元的。究其原因,以成人眼光看世界;以中考評分為原則,這些都是教學中的重大缺失。
二、初中作文教學方法
1.教學要系統化。
每個學期或者學年都有一個系統的作文教學計劃,跳出教材的框框,自行設定合理的作文教材。比如,根據七年級學生的特點,我們可以把整個學年的作文核心設定為記事寫人,側重于訓練言之有物,事中帶情。以記事寫人為基礎,強化情感體驗和感情抒發。按照表達方式訓練記敘、抒情、描寫和議論的方法,還可以細化到對人物描寫、場景描寫的應用。
2.激發想象,寫出真話。
首先,“寫真話”、“說真事”、“表真情”,這“三真”原則應當是教學宗旨。對于敢寫真事、敢表真情的作文,給予充分鼓勵。不要一個作文題布置下去,稍作引導就讓學生“孤軍奮戰”,可以讓學生先把自己想到的相關真人真事講出來,然后一起討論分析,幫助學生找到寫點、發掘亮點。
其次,激發想象。我不認為想象和寫真話是矛盾的,任何一門學科都離不開想象力。激發想象力,留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我覺得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它可以鍛煉思維的活躍性,更重要的是它能幫助學生加深情感體驗,是提高學生對生活的思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作文(除了實用性文本)是主觀產物,主觀思維對于客觀事實的加工方式、深度和角度都會體現在寫作表達上。所以,適當的想象刺激是寫作指導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
3.情境創設法的活用。
情境創設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其實每個專業老師都不陌生,真實的情境是實施教學刺激的最佳途徑。學生寫作最難的是缺選材、缺體驗、少觀察,我們可以活用情境創設解決這些問題。寫作教學中,教師主動創設情境給予學生生活體驗,簡而言之,就是主動帶領學生刻意經歷。比如,寫足球賽,可以讓學生按照意愿分別當觀眾、拉拉隊和球員,舉行球賽,然后以此為題進行寫作。再如,以景色為主題,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外仔細刻意地觀察某處或者某幾處景色,然后寫成文。當然,情境創設不能流于形式,要充當好啟發者的角色。這樣做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經歷,另一方面可以積累情感體驗,樹立觀察生活的范本,可以說一舉三得。
三、結語
沒有一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思想可以涵蓋所有的教育行為,如作文課這樣綜合性和靈活性強的教學內容,我們更無法僅以某一種或者某幾種教學方式加以應對。要教好學生,首先要練好自己的基本功,要教好作文,自己也要筆耕不輟,“真要對學生練習作文起作用,給學生切合實際的引導和指點,還在乎老師消化那些書而不是轉述那些書,還在乎老師在作文實踐中深知作文的甘苦。因此,經常動動筆是大有好處的”②。
注釋:
①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347.
②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編.葉圣陶論語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12,第1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