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因其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而獲得無窮的生命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生本教育實驗在我校已大力推行了兩個學年,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始終堅信英語教學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可行性。它符合《新課程標準》對英語教學總體目標的要求,即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的實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生本教育”的生成過程。兩年的生本教育實踐,讓我受益匪淺。
一、談好課堂序曲,啟動學生的英語思維
傳統的英語課堂中,教師總是讓學生聽到是“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這樣的開頭語,現在看來,這是很不科學的。我在生本教育實踐過程中,采用了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的教學法。首先,精心設計課堂導語,課堂導語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它如同橋梁,又似路標,能夠聯系新舊知識,啟發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之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從而調節課堂節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初二英語“Food festival”這一話題,引言部分,教師可以把學生經常吃的東西提出來,繼而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看看Maria和她來自不同國度的朋友們都喜歡吃什么,放錄音,讓學生扮演角色。這樣的導入,使學生在興趣和愉快中學,教學效果甚佳。其次,課前安排學生三到五分鐘的free talk,這也是一個理想序曲。教師每節課不定人、不定題地要求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話題,學生會選好自己的話題,其他學生注意聽,進而產生互動,學生在緊張而又愉快中學習,啟發了學生的英語思維。
英語課的導入設計較多,教師要力求做到新、奇、巧、多樣,盡量避免傳統課堂上以復習舊課導入新課的方式,要做到創設情境,激發想象,運用生活中的話題啟發學生思維。
二、利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當今,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已走進課堂,有力地推動了教學改革、創新和發展。尤其是英語課堂,多媒體教學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多媒體能夠給學生一個生動形象的畫面,為學生創造喜聞樂見的語言環境,輕松愉快地理解和感知畫面,多方面調動學生的感觀,自覺學習語言技能。學生在視聽說過程中感知、理解、操練和運用的幾個步驟,既是學生從感知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又是全方位學習、多角度掌握知識點的優化過程,學生達到創造性地學習,就會逐步獨立地用英語表達思想。例如,教學初一英語“The seasons of the year”時,我們可以在屏幕上展示四季的圖片,簡單地給出提示詞,讓學生看圖結合自身的經歷用英語說話。這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再通過不同地區的四季圖片,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多媒體稱為強化教學的過程,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圖片和錄音,對所學知識進行加工處理,形成正確的理解,再用英語把自己看到和聽到的內容完整地表達出來,把教學內容強化到說上,英語成為學生的交際語言,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
三、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的交際語言能力
借助直觀教具、多媒體、語言描寫、動作表情等,為學生創造英語語言環境,使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交際活動,實現課堂的多樣化、趣味化,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我們可以采用“演、唱、畫”等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師生協同,樂在其中,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得到提高。
“演、唱、畫”,是一種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更適合于經濟條件不發達的農村英語課堂。首先,“演”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中顯示出很大威力,尤其是扮演角色進行會話,是高層次、高素質的交際能力,更能發展和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例如,在教現在進行時這個語法時,教師可以找個學生到前面,讓他做各種動作,然后提出問題:What is he doing?要求學生回答。這樣的表演,不僅有效使學生領悟了所做動作,而且對現在進行時的運用和形式加深了理解和記憶。又如,初一英語前兩個單元是簡單的口語對話,如果采用傳統的操練方法,教師只需幾分鐘就可以操練完畢,完成教學,如果用扮演角色的教學方法,就可以使課堂生動有趣,每個學生都爭著扮演角色,使每個學生都會說話,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符合“生本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在小組內部進行表演,實行加分制,促進各組之間的競爭,這樣英語口語差的同學,也會扮演角色,生動地模仿,讓他們在英語課堂找到樂趣。其次,把“戲”引入課堂,也是獨具一格的,將游戲引入課堂,是新教材的鮮明特點。實踐表明:英語游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能夠將學生從單詞、句式乏味的記憶中解脫出來。初一英語“My Body”這個話題,我們可以讓學生指著自己的各個部位,用“This is my head/...”的表達說出來,而后進行強化訓練,即“Touch your head,put up your hands,open your eyes ...”,做錯動作的同學,被小組罰“跳躍”或下蹲,大家都會開心不已,內心十分高興,課堂氣氛活躍,這樣學生就會在濃情趣味中獲得知識,這種游戲法,也是英語教學中鞏固知識、強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性。再次,運用簡筆畫、卡片、掛圖等教學方法,簡便易行動,生動又活潑,加深了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教學,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生本教育”真正“落戶”于英語課堂,全面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大技能,使英語成為交際的工具,隨著教育思想的不斷改革,新的英語課堂模式也在探索中前行。因此,我相信:在英語教學中時刻以生本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行為,會使農村英語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讓農村學生享受什么是“學中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