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所不能的互聯網,盡管進入教育領域的年頭已不短,但始終沒有攻破來自線下傳統課堂的堅實堡壘,讓“在線教育”一直處于非主流地位。隨著去年眾多互聯網人士與機構相繼涉足這一領域,在老牌巨頭與業內新兵的共同作用下,“在線教育元年”也由此開啟。進入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資金正在不斷涌入到在線教育領域中。那么一旦有了錢,距離“主流”還有多遠?
資本熱捧線上課堂
沿著地鐵一號線國貿站的扶梯上下,人們很容易注意到墻上那些印有姚明大頭照的廣告。雖然已經退役兩年多,但TutorGroup依舊看重這位前NBA籃球運動員的國際影響力,年初邀請他為自己旗下的在線英語學習平臺VIPABC代言。而相對于吸引CBD核心區繁忙白領們的目光,這家全球最大的在線英語學習機構隨后發布的消息則顯得更加亮眼。2月TutorGroup對外表示已完成B輪融資,獲得阿里巴巴集團、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和啟明創投注資近1億美元,使其成為國內在線教育領域中最大的一筆融資項目。TutorGroup聯席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楊正大表示,計劃借此融資進一步加速增長其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并擴展美洲市場。
隨后一周,以做游戲平臺業務為主的歡聚時代宣布,正式成立獨立的在線教育事業部,推出教育平臺100教育,在該平臺上托福、雅思強化班課程將永久免費,未來兩年將向其投入10億元,覆蓋用戶將從10萬提升到百萬量級。據悉,僅為獲得“100.com”這一域名便花費了將近600萬元,就連董事長雷軍都一面覺得“有點兒多”,一面肯定團隊要把這一平臺做大做好的決心。
這讓自去年引發的在線教育熱潮,持續不退。相對于前兩者的高調,互聯網巨頭們在這一領域雖然行事低調,但想要從中搶占市場的意圖誰都看得明白。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同學”在去年夏天開始測試運營,起初采取了聚合線下教育的O2O模式以及在線教育視頻直播等功能,在線直播課程包含從K12(小學至高中)升學考試到職業技能培訓等目前所有主流教育領域,同時允許用戶自己開設課程。但在幾個月后正式上線時,取消了線下課程銷售板塊,表示將專注于在線授課模式。
早在2012年,百度文庫課程專區便已上線,提供“視頻+文檔”式的在線課程資源,并對上線教師進行認證。去年悄然推出教育頻道,今年年初則在其中新增“度學堂”,由入駐平臺的教育機構提供免費視頻直播課程。除此之外,百度還在去年向定位于教育領域電商平臺的傳課網投資350萬美元。而擁有超過7億活躍用戶的騰訊已在新版本的QQ群中加入支付與在線教育模式,為未來在這一領域的發展鋪平道路。
由此可見,互聯網三大巨頭BAT已然展開了在教育領域的競爭,加上網易、360以及眾多正在創業或已經頗有名氣的各類在線教育網站,一時間讓人眼花繚亂。各家的運營模式大概可以分成三種: 交易平臺型(百度教育、淘寶同學等);內容輸出平臺型(梯子網、華圖網校、好未來網校等)、授課平臺型(100教育、QQ教育、新東方在線等)。它們的出現讓學習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海量的學習內容透過電腦或手機屏幕一下子撲到人們眼前。各家的盈利模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通過銷售課程,有的向入駐平臺的教育機構收取費用,而梯子網、100教育等平臺現在對于用戶都是免費的,意在布局市場,培養用戶粘性。
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沈哲彥對記者表示,4G時代來臨后,有利于在線教育的功能創新,為用戶提供更多便利。目前在線教育受到資本熱烈追捧,眾多互聯網公司都要來分一杯羹。與傳統教育機構相比。這些企業的經營和管理的共同優勢是均具有良好的互聯網思維基礎,創新性較強,能夠為用戶提供體驗度較高的線上教育產品。
局內人的想法
據艾媒咨詢數據分析,2013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預計為924億元,較2012年同比增長32.9%,有數十億資金進入該行業。未來幾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將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超過1600億元。有研究機構調查后稱,目前平均每天國內便會新增2.6家在線教育平臺,僅2月一周就涌入20億風投。空前廣闊的市場讓在線教育成為巨頭與創業者們的熱門之選。
“與相對私密的征婚交友不同,學習是件讓人們樂于分享的事。”龔海燕這樣對記者說。2011年世紀佳緣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一年半后,她辭去CEO職務,離開了這家由自己一手創辦的國內最大婚戀網站,開始二次創業。這一次她把目標對準了在線教育領域,去年她的“91外教網”和“梯子網”分別在年初和年尾問世,前者主打在線英語學習,出售外教課程,變現能力較強。后者則是中小學教育資源共享平臺,面向學生、老師和家長免費開放,她說目前自己的精力更多放在梯子網的產品和市場開發上。
對于已經大獲成功的知名創業者來說,為何會以全新的姿態投入在線教育領域?龔海燕認為首先這緣于自己對教育的情結。高中輟學,外出打工三年多后又回到課堂,最終以當地高考文科狀元的身份進入北京大學中文系,讀書期間為攢夠為母親治病的錢,曾經同時做12份家教工作。特殊的經歷讓龔海燕格外看重教育資源的公平與均衡,而自己超過十年的互聯網從業經歷,讓她關注到至今未被網絡改造的教育領域。從外部環境來看,平板電腦與智能手機的運用以及網絡環境的不斷提升,都為在線教育提供了絕好的發展機會。“中國的網民人數越來越多,網絡和硬件條件讓互動直播可以很方便地實現,大部分學校都已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龔海燕說。
盡管目前各種網站層出不窮,但龔海燕覺得類似梯子網這種平臺型產品,由于投入較大,門檻高,因此競爭對手會少一些。據稱網站初期投入將近8000萬元,今年還要投入1.5億元,并將180人的團隊擴充至300人,現在的狀態是“每天都在進人”。而除了在北京的全職團隊,還有分散在全國各地的600多名簽約教師,他們負責收集試題、課件,同時為網站提供大量原創題目,梳理各地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識點,再由網站工作人員制成知識圖譜。在她看來,教育類產品用戶,尤其是在校學生與老師,由于所處環境比較單一,更容易形成口碑傳播。梯子網上線4個多月,目前已經擁有20多萬用戶,其中絕大多數是學生。
與所有互聯網項目一樣,在線教育也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前四年應該都在燒錢,不會賺錢,主要還是考慮如何發展用戶,把他們粘住,獲取流量。”龔海燕說,由于自己是二次創業,起點比較高,也容易獲得信任,但仍有不少投資機構抱著懷疑的態度,認為短期內沒有任何回報,簡直就是一場豪賭。
沈哲彥則認為,更多資本的進入一方面將加強行業創新,吸引更多人才進入,另一方面也將使風險增加,目前在線教育技術還未完全成熟,在眾多資本逐鹿下,實力較弱的企業將面臨較大威脅。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在線教育的快速發展,今年在線教育產業的投融資趨勢還將維持高溫。
來自線下的問題
參與了TutorGroup首輪融資的啟明創投,2月依舊出現在其B輪融資機構的名單中,主管合伙人甘劍平表示,自從兩年前的上一輪融資到現在,看到TutorGroup經歷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對方的技術和平臺擴大了其在亞洲的地位和規模化,而且在美洲進行擴張。因此期待與其繼續保持長期合作關系。顯而易見,只有在線教育市場不斷發展,才能給資本市場帶來信心。但現實中,一些人對于上網學習這件事,并不像從業者和投資人那么有好感。
“我們并不推薦學生們在課下利用網絡學習。”蘇艷是北京二十五中學初一某班的班主任,她解釋說,初中生正處于養成教育階段,需要重點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語言和思維習慣。如果聽講和作業沒有問題,那就不用太擔心成績,沒必要放學后,還要上網學習,就連查找資料,老師們都不鼓勵上網,因為學生很容易就不知道點到哪里去了。而成績一般的高中生,由于自覺性差,也不推薦使用網絡。她提到過去曾有學生自發上網校,但真學起來,感覺不如面對面的家教。“我自己也上過在線課堂,但沒有上課氛圍,教育本身的意義在于言傳身教,這是無法替代的。”蘇艷說這一觀點是大多數在校老師的共識。而龔海燕也發覺,目前線上線下互相看不上,有一種觀點認為:“你們只懂互聯網不行,教育哪里是這么簡單的事情?”
對此,沈哲彥向記者表示:“相對于課堂教學,近年在線教育此前銷售視頻與教材的方式已經出現改變,個性化、針對性較強、真人互動型等模式逐漸成為主流。由于在線教育的體驗度提高,接受在線教育的消費者逐漸增多。但這一領域有待解決的則是學習氛圍和盜版等問題。”目前很多在線英語教學網站已不單純是直播課堂,而是采取真人一對一教學模式。以VIPABC為例,客服人員告訴記者,網站365天24小時開課,只要提前一天預約上課的時間,便可通過電腦、耳機和話筒與外教互動上課。
在線上線下正處于革新與融合之時,人們很容易想到上下通吃的“新東方”。作為中國最知名的教育品牌,2000年便推出“新東方在線”,但學生們仍然熱衷擠在它的線下課堂里聽講。而在BAT紛紛進軍這一領域后,新東方的反應顯得有些遲緩。在100教育問世后,俞敏洪顯得不以為然,在朋友圈中表示新東方可以迅速實現從線上到線下的轉化,但100教育只有線上,難以實現轉化。所謂“永久免費”也是沿襲了新東方20年前用過的“免費講座+免費講課”模式。與此同時,業內傳來新東方將全面獨立化運作線上業務的消息,有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新東方在線將與騰訊共同出資成立公司,大舉進軍在線教育領域。
巨頭們動作頻頻,但對于像龔海燕這類的創業者來說,需要換個角度看。“巨頭公司擁有更多的流量和用戶,但有可能不會全心全意把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而我們的優勢則是專注。”
龔海燕說:“我理想中的在線教育模式是所有人都可以免費使用,只有很少的人需要購買個性增值服務。現在創業氛圍熱烈,但目前這一行業還處于初始階段,遠未成熟,這不是靠幾家公司短時間內就能改變的,未來將會實現線上線下互補融合,在空間和時間上給予人們學習上的更多自由。”她預計今年將會有更多的人和資金進入這一熱門領域,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競爭也會比較激烈,明年淘汰掉一批,后年繼續淘汰,五年之內確定格局。“很多人落后半年到一年,我們是先行者。”龔海燕自信滿滿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