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在新興媒體的沖擊和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傳統平面媒體面臨著生存發展和激烈競爭的嚴峻挑戰。地市級黨報面臨的生存發展危機日益顯露出來,呈現出大城市的各類媒體包圍中等城市,與地市級黨報爭搶新聞資源、廣告資源,同時也挖掘地市級黨報的“人才墻腳”的大趨勢,地市級黨報“壟斷”經營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明顯處于未來競爭的極其不利的劣勢地位。因此,地市報必須積聚資本、打造報紙品牌,才有構建人才高地的物質基礎。
【關鍵詞】地市報 用人制度 績效考核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強調:“沒有強大的人才隊伍作后盾,自主創新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提出要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用好用活人才。我們要不斷優化完善人才培養引進政策措施,破除阻礙人才發揮作用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拘一格選拔、使用人才”。《國家戰略——人才改變世界》一書中講道:“當今世界競爭的核心是人才的競爭,隨著全球化的深入,國際人才競爭日益成為決定各國走向世界命運的重要因素”。
作為媒體,知識密集型人才多,流動性較大,人才管理工作復雜而又至關重要。近年來,江門日報社以“創建一流的地市報”為戰略目標,積極發展網絡、文化等多種經營,并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改革:
1、積極推進以聘用制為核心的基本用人制度,領導干部實行公推公選,中層干部實行競爭上崗,職員崗位實行雙向選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與時俱進。
(1)打破了人員身份的界限,實行同工同酬,大大地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2)領導干部實行公推公選。公推公選出來的干部素質較高,能力較強,業績顯著,普遍得到群眾的擁護。
(3)中層(科級)干部實行競爭上崗。中層(科級)干部全部實行競爭上崗,一些非在編人員也被聘用到正科級工作崗位上。實行晉升與能力掛鉤,只要你有能力,就一定能在報社這個平臺上展示你的才華。
2、制定《江門日報社人力資源管理方案》,實現人才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打破了舊的人事管理模式,著力構建“職、責、績、酬”四位一體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為了提高該方案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出臺了《采編人員績效管理操作方案》、《見報稿件和版面打分辦法》、《廣告中心管理大綱》、《江門日報社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方案》等幾十個配套方案,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報業發展規律,切合我社實際,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的人才工作制度。
3、制定《江門日報社人力資源規劃》,強化人才工作的規劃意識和用人的成本意識。我社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根據《江門日報社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了《人力資源規劃》。通過深入實際了解情況,收集數據,全面掌握本社人才隊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預測報社五年內人員需求數量和實現的目標,制定實現目標的措施和方法。各級部門尤其是經營部門,都根據事業發展的需要定員定崗,明確崗位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
4、健全和嚴格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最關鍵的就是員工的績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的改革。按照“按勞分配,績酬掛鉤、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總原則,我社不斷完善和嚴格執行《績效管理辦法》和《薪酬管理制度》。方案試行過程中,廣泛收集數據,虛心聽取意見,一次又一次進行模擬和分析,使《績效管理辦法》和《薪酬管理制度》這兩個關系到每一位員工切身利益的方案修改完善,在報社職工代表大會上得以全票通過。
5、用好政策留人,規范人才招聘工作,提高招聘質量。我社不斷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水平,在人才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通過公推公選和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提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備、群眾擁護的領導和中層干部,讓一批年輕有為的人才脫穎而出,初步形成了結構合理,綜合素質較高的管理人才梯隊。二是通過員工崗位雙向選擇和嚴格執行績效考核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促進了人才的全面發展。三是通過有效的人員招聘,為我社的人才隊伍不斷補充新鮮血液,使報社初步建設了一支政治性強、業務精,又朝氣蓬勃的人才隊伍,為不斷開創報社建設的新局面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綜上所述,構建地市報業人才高地,是媒體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的重要體現。構建地市報業人才高地的對策,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制定報業人才發展的目標規劃
第一步,作為一家媒體,應當清楚掌握自己的人才家底,深入分析人才陣容、人才結構的現狀,建立人才存量的臺賬,明確各類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發展的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第二步,必須形成人才梯隊,合理調整老中青人才的結構,既要擁有一批公認的業務拔尖人才,又要儲備一批基本成熟并且頗具培養潛質的人才,還要嚴格選拔引進一批可塑性較強的新鮮血液,認真破解新聞從業人員隊伍青黃不接的難題。第三步,必須著眼于報業生存發展、組建報業集團、與新興媒體激烈競爭的戰略。聚集既懂采編業務又有經營和營銷意識的復合型人才,聚焦具有數字化、網絡化操作運用能力而且可以滿足數字化報業發展需要的網絡寫作、網絡編輯、網絡技術、網絡管理人才。只有構建起報業人才高地、具備參與高層次競爭實力的新聞媒體,才能在新媒體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
2、著手建立報業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機制
(1)建立引進機制。根據人才需求,堅持每年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挑選一定數量的科班人才加盟采編隊伍;適當引進碩士、博士等高學歷人才,不斷改善媒體干部隊伍的知識結構;考察、選拔、引進具有副高職稱、正高職稱的報業高級人才;大膽引進數字化報業、版式設計、網絡設計、經營管理等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
(2)建立培訓機制。堅持實行定期培訓制度,加強中層以上干部、副高職稱以上采編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道德、業務素質和政策法規水平;堅持有計劃、有步驟地舉辦業務講座、采編培訓班、新聞學術活動周等,進行上崗培訓、崗位培訓、強化訓練和學術探討。
(3)建立績效薪酬制度。按照“按勞分配,績酬掛鉤、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分配總原則,打破身份的管理,以崗位考核為主,以績效取薪,使優秀的人才獲得足夠的薪酬和福利,增強人才的穩定性。
(4)建立激勵機制。制定好新聞作品獎勵制度,并與績效工資、晉升職務等方面向專業人才、管理人才傾斜,搭建平臺留人、待遇用人、環境留人、文化留人、感情留人。
(5)建立使用機制。堅持把在工作實踐中表現較好的高職稱、高學歷、高級管理人才調到重要崗位,對采編人員實施名記者、名編輯、名欄目“三名”工程,把出彩、出名的擔子給他們,鞭策他們在實戰中成長成才。
(6)建立評價機制。建立人才臺帳和人才檔案,建立科學、公平、合理的人才評價體系,每年對人才的德、能、勤、績進行一次綜合考核和評價,并作為獎罰的重要依據。
3、著力實施地市黨報人才發展戰略工程
構建地市報業人才高地,是一項戰略工程、系統工程,必須實功實做,求真務實,一要按照人才發展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地落實具體措施,推動各項培訓活動卓有成效地開展,確保實現每年的人才發展目標;二要充分運用人才培訓機制,堅強有力地促進全員業務素質、綜合素養、整體素質的提升;三要瞄準數字化報業發展的未來,堅定不移地、持之以恒地造就一批批復合型新聞采編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實現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出實力的高度統一。
在新興媒體的沖擊和其它因素的影響下,地市報媒體要勇敢迎接這種挑戰,把挑戰作為一種發展的契機,實現思維模式、產業模式、管理模式、博弈模式的突破,才能在以資本、人才、品牌為主的高層次戰略競爭中取得優勢,才能真正獲得開拓創新、發展壯大的美好前景。□
(作者單位:廣東江門日報社)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