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體時代下,依托著數字技術的發展,網絡文學不斷開拓新的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獲取了成功。本文以網絡文學產業中異軍突起的盛大為例,指出盛大數字出版模式對于網絡文學發展的影響,包括有利于發掘草根作家和優秀文學作品、為網絡文學的版權維護和版權經營樹立了榜樣,有利于促進網絡文學走進主流化市場,但同時這種一家獨大的市場態勢也會影響到網絡文學生態。
【關鍵詞】網絡文學 盛大 數字出版
作為21世紀新媒體繁榮發展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網絡文學,不但開辟出一種嶄新的文學創作模式,更是在中國的數字出版行業中大膽實踐,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驕人成績。在網絡文學數字出版商業模式的探索中,尤以盛大公司最為成功。
盛大已經建立了一個完整而有效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包括從內容的發掘,版權的全范圍經營,到提供統一發布平臺,再到和終端的積極合作。盛大的數字出版商業模式,對于網絡文學生態所產生的影響不可小覷,既有正面的促進作用,也有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一、有利于發掘草根作家和優秀作品
在網絡產生之前,普通人很難通過寫書出名,也很難掙錢。“草根作家”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但網絡文學的出現,無疑是改變了這種人微言輕的局面。即使出版社不為普通人出版圖書,即使作者不能通過賣書這一條路來傳播自己的聲音,展示自己的才華、自己的故事,但他們可以通過網絡來做到這一切。
盛大文學主要盈利模式是“微支付”,這樣的盈利模式不同于圖書出版,雖然盈利輕微,但同時風險小,題材更多樣,內容更豐富。“微支付”實際上是一種聚沙成塔的贏利模式,這一點既體現在一部作品上,也和整個網站的所有作品相關。有時候,統計圖上看似只是小尾巴的產品反而能創造出更大的商機,而網絡時代人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也會促使各類微小市場的出現。事實證明,除了一些熱度非常高的作品,其他各種類型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點擊率和關注度,這種量的積累必然會發生質的改變。
盛大文學既然依靠這種盈利方式來獲益,就必須充分尊重和發掘每一部作品,任何一個作者都可以在盛大文學找到自己的位置,傳播自己的作品,只要他的作品足夠優秀。彼時的普通人,還和寫書著作相隔甚遠,甚至是想都沒有想過,但現在的他們,只要有實力,有能力,就可以鼠標一點,成為一個網絡文學作者,機緣巧合之下甚至可以成為一個網絡文學“大神”,那些曾經因為現實原因而被埋沒的人才和優秀文學作品在這種盈利模式之下得到了發掘。
當然,盛大數字出版模式有利于發掘和傳播優秀文學作品,不僅是針對非主流式網絡小說以及“草根作家”而言,對于主流傳統文學作品和知名作家而言也是一種極好的傳播途徑。簽約購買傳統圖書版權出售電子書,實現以各大網絡文學網站和“云中書城”的平臺發布,和手機服務商合作支持手機閱讀等渠道,對于傳統圖書的再開發和再傳播都非常有利。
二、為網絡文學的版權維護和全版權經營樹立了榜樣
網絡文學版權是個新興事物,它的維護和發展都有待于經營者們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摸索。文學網站在鼓勵和發掘網絡文學作品上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版權經營不善卻很容易就讓一個網站陷入僵局,甚至是死局。比如,“VIP微支付”最初是起點網站推出的收費閱讀方式,它們在面對“等死和找死”的兩難抉擇之中選擇了后者。但起點的VIP制度推出后不久,就進入了發展的瓶頸,因為一個網絡文學網站走商業化之路,必須要有一個強大的銷售渠道做支撐,并且要建設更多的輔助性開發服務。但當時的起點網站根本無法滿足架設一條完整多樣的銷售渠道的資金和人才需求。而作為中國最大的在線游戲運營商——盛大,則具備這種戰略眼光和實踐能力。
盛大文學在創立之后,就著手構造解決版權糾紛和發揮版權經營優勢的版權體系。首先是建立網站和作者之間成熟的版權合同關系,從網站的投稿約定聲明,對授權作品在作者、網站之間的權利加以限定,到雙方協商作品的授權級別(授權級別的高低將是決定最后稿酬的標準),再到簽署版權和約,并確定稿酬。這一確定版權的流程,能有效減少作者和網站之間版權糾紛,既是對網站利益的保障,也能對作者、作品進行有效保護。
盛大文學在取得版權代理權之后,就會安排經紀人來對知名網絡作家和知名作品進行包裝和版權分銷,“探索將小說的電子版權、無線發布權、紙質版權及動漫影視改編權等統一包裝、運營,打造一個以文學為核心,整合影視、版權、無線等多方資源的產業鏈。”比如起點網站作家南派三叔的作品《盜墓筆記》就出版了漫畫、有聲小說、廣播、實體書等系列,并且他本人也是媒體熱炒的對象,其作品本身以及作品之外的個人私事都是被炒作的新聞點。
盛大文學在版權管理上實行的是集體化管理,通過和作者簽署相關的權利約定,集體授權,統一收費,然后再按一定比例將費用分配至相關著作權人。通過網站的介入,作品本身得到了傳播,作者的版權也得到了維系和經營,這種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和運營方式,為網絡文學和文學網站的發展都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模板。當然,倘若從長遠角度來看,單純依靠網站自身版權維系戰略是難以應對現存網絡侵權、網絡盜版問題的,獲取國家的法律支持,才是網絡文學能良性且長遠發展的最大支持。
三、有利于促進網絡文學走進主流市場
相較于有幾千年歷史沉淀的傳統文學而言,網絡文學多是幼稚、膚淺的,但它的形式新穎,題材活潑,想象豐富,所以它能被眾多讀者所喜愛。隨著網絡文學的不斷發展,它所固有的一些缺點,比如類型化、模式化、重視情節大于思想,用詞用史不夠嚴謹等,都會隨著整個網絡創作環境的改善和作者水平的提升而逐漸弱化。最終,傳統文學和網絡文學之間的界限會慢慢淡化。
在推進網絡文學不斷主流化的趨勢中,盛大做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盛大文學在創立之初就非常注重提升網絡文學的地位,除了努力打造網絡文學的版權經營鏈條,為了獲得更大用戶群的認可,盛大文學采取了大量措施推動網絡文學的主流化。
首先,盛大文學在2008年開始提高現實題材作品在原創網絡文學中的比例,改變過去網絡文學以穿越、玄幻為主的現狀,像是現實類題材電視劇《裸婚時代》就是改編自盛大文學的網絡小說。
其次,盛大文學非常注重加強同傳統作家的緊密聯系,花重金邀約知名作家在網絡上進行創作,在盛大首發他們的文學作品,目前已有嚴歌苓、韓寒、郭敬明等許多作家加入進來。除了邀請傳統作家進駐網站,盛大文學還一直在致力于推廣自己的網絡文學作家,幫他們進入中國作家協會,去電視臺增加曝光率和知名度等等。
第三,“盛大文學斥巨資購買已經出版的圖書版權,放到網上和手機頻道上。迄今為止,盛大文學已經購買了各類圖書版權接近10000部,其中包括王蒙、賈平凹、莫言、阿來、麥家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2008年,盛大文學專門購買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的網絡版權,把作品放到起點中文網上加以推廣。
第四,取得中國作家協會的支持,同魯迅文學院合作,舉辦網絡作家培訓班,提高網絡作家的寫作水平。另外,眾多網絡人氣小說也被紛紛進行實體出版,比如《星辰變》、《鬼吹燈》這類受讀者追捧的小說,往往都是被加印數次才能滿足讀者需求。這種電子書和紙質書之間的線上和線下交流,數字出版和傳統出版之間的互動融合,既有利于網絡文學慢慢脫離“異類”標簽,也有益于傳統出版走近數字出版。
2009年,盛大文學加入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成為該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盛大文學開始真正從組織上融入出版產業的主流。
四、一家獨大的市場態勢會影響網絡文學生態
盛大文學一經創立,最先做的就是跑馬圈地,到處收購、并購知名網絡文學網站,不斷搶占網絡文學資源,曾經最多的時候占到了網絡文學市場90%的份額,坐實了“寡頭”之稱。這種幾乎一家獨大的市場態勢,很容易讓盛大遭受來自同行和讀者的“壟斷”質疑和“不正當競爭”攻擊。
盡管盛大文學不愿意給自己戴上“壟斷”的帽子,且后來隨著其他網站開始涉入或者是壯大其網絡文學業務,盛大文學的市場份額也開始在下降,但從電商數據顯示,盛大文學目前的網絡文學市場份額依然超過70%。而且艾瑞咨詢發布的2013年2月垂直文學網站行業數據也顯示,“垂直文學網站日均覆蓋人數1220萬人。其中,起點中文網日均覆蓋人數達178萬人,網民到達率達0.9%,位居第一;晉江原創網日均覆蓋人數達109萬人,網民到達率達0.5%,位居第二”。
就曾經和現在的狀態來說,盛大文學在垂直文學網站中依然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盛大這種市場絕對優勢的地位,對于其競爭對手以及作者、讀者來說,都不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盛大的強勢地位,毫無疑問在威脅著其他競爭對手的生存,比如淘寶文學,勢必會面臨可以合作的網絡文學網站資源有限,難以挖掘優秀網絡文學作者和作品,缺少足夠用戶資源的困境。大多數文學網站可能在盛大的“逼宮”之下,要么就是被并購,要么就是轉型,但盛大憑借已有的優勢繼續在市場上“大魚吃小魚”的狀況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另外,盛大的行業壟斷一旦正式形成,它也就掌握了在線閱讀的定價權和分成模式話語權,這對于辛苦碼字的網絡作者和廣大讀者來說肯定不是一個好消息。雖然CEO侯小強表示盛大文學不會對旗下文學網站進行具體業務干涉,各大網站的定價都是自主的,配合“一人一書”計劃推出的云中書城更是一個開放平臺,內容商們都是自由接入,自主定價。但一些網友對于這份解釋并不買賬,紛紛控訴盛大文學“挖墻腳”行為,認為只要盛大繼續壟斷整個網絡文學市場,就必然會操控定價權,最終受傷害的只是讀者和作者。
可以說,盛大的數字出版模式并不完美,但算是比較成熟,它一方面迎合了網絡文學的特質,尋找和開發盈利模式,在自身獲益的同時也促進了網絡文學的發展;而另一方面其壟斷之勢又會影響到整個網絡文學生態,對作者和讀者都會造成傷害。□
參考文獻
①賀子岳、鄒燕,《盛大文學發展研究》[J].《編輯之友》,2010(1)
②趙伯翰、潘敏,《盛大:數字出版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J].《電子商務》,2011(1)
③方善紅,《文學網站內容生產的“微支付”模式與版權解決體系分析——以盛大網絡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0(6)
④周洪立,《網絡文學的主流化趨勢》,中國作家網,2010-1
⑤《盛大文學全版權運營模式研究》[OL].《第三屆數字時代出版產業發展與人才培養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3
⑥于曉輝,《我國網絡原創文學的出版研究——以盛大文學公司為例》[D].南京師范大學,2013
⑦郝志舟,《數字出版的商業模式探析》[J].《觀點》,2012(5)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2012級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