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杜蘭大學兩名女學生通過社交網站尋找室友,結識后成為好朋友。她們在聊天中得知,各自的父親都是來自哥倫比亞的捐精者,加上兩人長相相似,于是查詢捐精者編號,進而證實兩人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
發現彼此興趣相投
米凱拉·斯特恩-埃利斯現年19歲,去年考入杜蘭大學。去年夏天,她通過社交網站“臉譜”發帖尋找室友,結識了同歲的埃米莉·納皮,發現彼此興趣相投。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援引米凱拉的話報道:“當時有個在線調查,我們倆都對寄宿制學院沃爾感興趣。我在調查中尋找,看到埃米莉的回答,發現我們有許多相同點。”比如,兩人都喜歡表演,還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同一款毛衣。
兩人后來并未成為室友,不過仍繼續通過“臉譜”聊天,進而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父親是同一個捐精者
米凱拉和埃米莉在一次見面聊天中談及父親,都知道雙方的生物學父親是匿名捐精者,但當時兩人均未多想。
學校放寒假后,兩人各自回家。回家后,米凱拉告訴家人說自己與新朋友有不少相似之處。這引起她母親德布拉的注意。
德布拉看了埃米莉的照片,發覺對方跟女兒長得很像。德布拉于是讓女兒聯系埃米莉,詢問當年她母親捐精者的編號。
出乎意料的是,埃米莉發回的號碼表明,這名捐精者與向德布拉提供精子的竟然是同一人。也就是說,米凱拉和埃米莉是同父異母的姐妹。
感覺完美
米凱拉和埃米莉曾跟同學開玩笑說,因為她倆興趣一致,長得又像,有25%的可能是姐妹。被證實果真是姐妹的消息,讓兩個女孩大吃一驚。不過震驚很快變成喜悅,她們感謝以這種意外的方式找到彼此,稱“這種感覺堪稱完美”。
兩人隨后把“臉譜”頭像改為擁抱對方的合影。米凱拉還寫道:“一條看不見的線聯系著那些注定要相遇的人,無論時間、地點和境遇。”
“杜蘭大學讓我感覺良好。”米凱拉說,“這(認親)是諸多證明我做出正確決定的事之一。”她的母親德布拉也對這件事感到驚喜。她說,以為女兒去上學是收獲知識,沒想到意外“撿”回個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