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會同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維護正常醫療秩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稱,對于暴力傷醫、殺醫、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行為,法院應依法準確定罪量刑。對于犯罪手段殘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被告人或者社會影響惡劣的涉醫犯罪,要依法從嚴懲處。
溫嶺殺醫案主犯一審判死刑
近年來,全國發生多起殺醫、傷醫案件,最近判決的一起涉醫犯罪案件發生在浙江溫嶺。2013年10月,溫嶺一醫院的3名醫生在為患者看病時被一名男子捅傷,其中一名醫生死亡。2014年1月,臺州市中院一審判處被告人連恩青死刑。
針對越來越多的故意傷害醫務人員案件,《意見》明確,在醫療機構內毆打醫務人員或者故意傷害醫務人員身體、故意損毀公私財物,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給予治安處罰。故意殺害醫務人員,或故意傷害醫務人員造成輕傷以上嚴重后果,或隨意毆打醫務人員情節惡劣、任意損毀公私財物情節嚴重,分別構成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毀壞財物罪、尋釁滋事罪的,依照刑法的有關規定定罪處罰。
加大查處“醫鬧”違法犯罪力度
《意見》同時規定,公安機關要加大對暴力傷醫、殺醫、擾亂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活動的查處力度。各級檢察院應及時依法批捕、起訴,對于重大涉醫犯罪案件,必要時可派員適時介入偵查活動。人民法院應當加快審理進度,對于犯罪手段殘忍、主觀惡性深、人身危險性大的被告人或社會影響惡劣的涉醫犯罪行為,要依法從嚴懲處。
針對在醫療機構及其公共開放區域,采取違規停放尸體、私設靈堂、擺放花圈、焚燒紙錢、懸掛橫幅、堵塞大門等方式,擾亂醫療秩序或者其他公共秩序的行為,《意見》稱,尚未造成嚴重損失,經勸說、警告無效的,要依法驅散,對拒不服從人員要依法帶離現場;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給予行政拘留、罰款等治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
侮辱恐嚇醫生可究刑責
《意見》明確,以不準離開工作場所等方式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采取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情節嚴重(惡劣),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責。
摘要:6類涉醫違法犯罪行為
在醫療機構內毆打或故意殺害、傷害醫務人員,故意損毀公私財物
在醫療機構私設靈堂、擺放花圈、懸掛橫幅及在醫療機構公共開放區域違規停放尸體等擾亂醫療秩序
以不準離開工作場所等方式非法限制醫務人員人身自由
采取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恐嚇醫務人員
非法攜帶槍支、彈藥、管制器具或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等物品進入醫療機構
故意擴大事態,教唆他人實施針對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的違法犯罪行為
解讀:涉醫案將“快偵快訴快審”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第五庭副庭長馬巖表示,“《意見》規定了故意殺害、傷害醫務人員,非法限制人身自由,侮辱恐嚇醫務人員及擾亂醫療秩序等6類典型涉醫違法犯罪行為將受嚴懲。這樣,司法機關在處罰打擊相應的違法犯罪行為時,法律依據將更明確,‘快偵、快訴、快審’也將更具操作性。”
還有專家指出,《意見》的一大亮點,是針對故意擴大事態、教唆他人實施涉醫違法犯罪行為或借醫療糾紛實施敲詐勒索的“醫鬧”行為,提出了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有關規定從嚴懲處的意見。
北京律師協會醫藥衛生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萬欣認為,我國目前的法律中還沒有針對“醫鬧”的相關條款,《意見》明確提出對職業“醫鬧”要嚴懲不貸,這一執法困境將有望得到解決。
延伸閱讀:最高法公布涉醫犯罪四大典型案例
2014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依法懲處涉醫違法犯罪的情況,還公布了4宗涉醫犯罪典型案例。
案例一:王英生故意殺人案,被判死刑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英生,男,漢族,1950年12月24日出生,退休職工。
2012年10月14日,被告人王英生因患腦血栓病到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就醫,該院針灸科主任醫師康紅千(被害人,女,歿年46歲)為其進行針灸治療。王英生接受治療后自感病痛沒有緩解,反而有所加重,認為系康紅千針灸所致,產生報復之念。同年11月29日13時許,王英生攜帶斧子到康紅千所在診室,持斧子朝康紅千的頭面部猛砍數下,致康紅千重度顱腦損傷死亡。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天津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最高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了死刑復核。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英生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且犯罪手段殘忍,情節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對被告人王英生判處并核準死刑。
罪犯王英生已于2014年4月22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案例二:王運生故意殺人案,被判死刑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運生,男,漢族,1987年9月5日出生,農民。
被告人王運生因患肺結核病,于2011年7月27日至8月23日在湖南省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南院)住院治療,入院時由十二病區主任陳文明接診,后由陳妤娜(被害人,女,歿年33歲)擔任主治醫生。住院期間,王運生對治療效果不滿,多次與陳妤娜發生爭執。出院后,王運生發現病情惡化,認為系陳妤娜在治療過程中停藥、換藥、減藥所致,由此產生怨恨,決意報復陳妤娜或陳文明。為此,王運生先后兩次從其打工地廣東省來到衡陽市伺機報復,但均因故未能實施。2012年4月28日14時許,王運生攜帶事先準備的折疊刀來到該醫院,戴上口罩進入第十二病區,見陳妤娜獨自在醫生辦公室,遂持刀捅刺陳背部。陳妤娜被刺后起身跑向辦公室門口并跌倒在地,王運生又上前朝陳的頸部、胸部、背部等處捅刺20余刀,致陳妤娜頸動脈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湖南省衡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最高人民法院對本案進行了死刑復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運生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犯罪手段殘忍,情節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對被告人王運生判處并核準死刑。
罪犯王運生已于2014年4月21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案例三:劉曉東故意傷害案,被判有期徒刑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劉曉東,男,漢族,1968年7月3日出生,無業。
2012年12月3日零時30分許,被告人劉曉東因頭部受傷,到遼寧省丹東市中醫院就診。劉曉東對接診醫生宋峰(被害人,男,時年46歲)稱自己可能顱骨骨折,宋峰建議劉曉東去其他醫院治療。劉曉東對宋峰建議其轉院治療不滿,離開十幾分鐘后返回,拽掉宋峰的眼鏡,用頭撞擊宋峰的口、鼻處,并對宋峰進行毆打,致宋峰2顆牙齒折斷,鼻骨線形骨折,構成輕傷。
(二)裁判結果
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曉東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致輕傷,其行為已構成故意傷害罪。鑒于劉曉東當庭自愿認罪,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劉曉東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四個月。
該案一審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訴,檢察機關未抗訴,上述判決刑事部分已于2013年12月9日發生法律效力。
案例四:卞井奎等尋釁滋事案,被判有期徒刑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卞井奎等6人,皆為80后、90后農民。2013年11月9日晚,被告人卞井奎、卞龍、劉浩、王阜南、宋孝猛、姜玉一起飲酒。當日23時許,卞井奎在其他5人陪同下到浙江省寧波市第七醫院治療手傷。卞井奎等6人因違反就醫流程要求拍片,被該院放射科值班醫生王成偉、秦鵬程拒絕,遂謾罵并踹門進入放射科辦公室毆打二人,致王成偉頭部、右上肢損傷,秦鵬程右耳、面部、口唇皮膚裂傷,二人傷情均構成輕微傷。卞井奎等6人還造成放射科辦公室內醫用顯示器、櫸木門和2把木凳毀壞,價值人民幣4167元。
(二)裁判結果
本案由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法院一審,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卞井奎、卞龍、劉浩、王阜南、宋孝猛、姜玉等人的行為均已構成尋釁滋事罪,應依法懲處。卞井奎、卞龍、劉浩、宋孝猛、姜玉歸案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自愿認罪,應依法從輕處罰;上述5人積極賠償被害人、被害單位經濟損失,可酌情從輕處罰。據此,依法對被告人卞井奎、王阜南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個月,對被告人宋孝猛、姜玉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對被告人卞龍、劉浩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上述裁判已于2014年4月16日發生法律效力。
(據新華社、《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