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著板車/從春天出發/把一家人的溫飽/連同希望/裝上車……”這首網絡轉載率很高的詩《板車,在歲月里蹣跚》,描述的是安徽女孩黃鳳救父的感人故事。她5歲時父親高位截癱,6歲時母親離家出走,奶奶哭瞎了雙眼。從此,她成了家里的頂梁柱,稚嫩的肩頭挑起了照顧爸爸和奶奶的重擔。從12歲開始,黃鳳多次用板車拉著爸爸到上海、北京等地求醫,被無數人感動地稱為“板車女孩”……
父親癱瘓母親出走,6歲女孩成為父親和眼瞎奶奶的依靠
2002年春節后,家住安徽省五河縣申集鎮黃李村的黃志仁,和鄰居一起去江蘇一家企業打工。同年4月的一天,黃志仁不慎從宿舍樓二樓摔到一樓,頸椎嚴重受傷。他被工友送到醫院后,經過20多天搶救才脫離生命危險,但頸部以下高位截癱,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
事發后,黃志仁打工的那家企業在墊付了5萬元搶救費后,就不再過問。無奈之下,1個多月后,黃志仁便跟妻子回到五河老家。那時,黃志仁的女兒黃鳳剛滿5歲。
一年后,黃志仁的妻子不堪生活重壓,向他提出了離婚,接著從家里不辭而別。媽媽無情地拋棄了這個家,奶奶因傷心過度哭瞎了雙眼,爸爸絕望得要絕食自殺,6歲的小黃鳳悲傷和恐懼得“哇哇”大哭。可當她看到可憐的的爸爸、奶奶一臉無助時,她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意識到癱瘓的爸爸和眼瞎的奶奶需要她照顧。小黃鳳擦干眼淚,拉著爸爸雙手,大聲說:“我已經沒有了媽媽,不能再沒有爸爸和奶奶了。我們都要活下去,我來照顧你們!”懂事的女兒一席話感染了黃志仁,給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他與女兒拉鉤為誓:爸爸一定好好活下去,我們的家不會散!
從這天起,小黃鳳成了爸爸和奶奶的依靠。當時,黃鳳的個子沒有灶臺高,她便踩在板凳上做飯、炒菜。她還學著洗衣服,雙手搓不動時,就放在大盆里用腳踩。當時,小黃鳳每天最主要的任務是照顧護理爸爸,給爸爸喂飯、擦澡、換衣服。別的還好說,給爸爸翻身是最大的難題。每次,她都先將爸爸的雙腿疊在一起,然后用頭頂著爸爸的身體,或者用牙咬著爸爸的衣服,往一旁拽;當爸爸身體傾斜后,她再繞到床的另一邊,雙手放在爸爸的肩膀上,頭拱著爸爸的背,全身用力,慢慢地讓爸爸翻過身。每幫爸爸翻一次身,小黃鳳總累得氣喘吁吁。
那一年除夕,小黃鳳請鄰居幫忙將家里的一只老母雞殺了,燉了一鍋雞湯,這便是全家的年夜飯。在給奶奶和爸爸各盛了一大碗后,她自己的碗里只剩下一個雞頭。
因同情小黃鳳一家的不幸遭遇,親友們主動幫他們代種幾畝田地,村里也將他們一家列為五保戶。盡管如此,這個家依舊非常貧困。2004年9月,7歲的黃鳳在黃李村小學上學了。雖然每天要上學,但干活利索的她一點不耽誤照顧爸爸、奶奶和料理家務。
拉著板車帶爸爸踏上求醫路,赴上海求醫無果而返
在黃鳳的悉心照料下,黃志仁癱瘓臥床幾年,身上沒長過一次褥瘡。但漸漸長大懂事的黃鳳,不再滿足于把爸爸照顧好,她想要給爸爸治病,讓爸爸站起來。一開始,她到鎮衛生院找醫生給爸爸開了不少中草藥。爸爸吃了那些藥后,病情并沒有好轉。2006年11月的一天,黃鳳拿著爸爸的病歷來到五河縣城,找到縣醫院,懇求一位看門診的老醫生診斷。這位老醫生告訴黃鳳,她爸爸的病治愈無望。黃鳳沒有氣餒,她又拿著父親的病歷來到蚌埠市的一家醫院求診,得到的還是同樣的答復。
爸爸的病真的沒有辦法治療,只能一輩子就這樣躺著嗎?不!肯定有更好的醫生能讓爸爸站起來!黃鳳不甘心放棄,她在醞釀著一個救父計劃。
黃鳳央求鄰居大伯幫她焊接一個可以推動的板車。鄰居大伯答應了,花一周時間制作了一輛鐵制的板車,無償送給了黃鳳。黃鳳高興極了。
2007年5月1日,學校放假,黃鳳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帶爸爸去上海求醫。這天一大早,黃鳳將鄉鄰們湊給她爸爸看病的300多元錢揣在懷里,請鄰居大伯將爸爸抱上板車,她拉著板車,奶奶摸索著跟在車后面,一家人就這樣啟程了。當時黃鳳身高才1.4米,體重不過30多公斤,從家里到鎮上有十幾公里,黃鳳拉著板車艱難挪動,不一會便氣喘吁吁、汗水淋漓。“向前一步,爸爸治病的希望就近了一步!”這份企盼化作強大的力量,激勵她咬牙向前邁步。下午,黃鳳終于將板車拉到了縣城。她的腳底磨出了血泡,肩膀被繩索勒得皮破流血。當天晚上,黃鳳將板車拉進一家醫院,在走廊上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黃鳳決定繼續拉車往蚌埠方向走。黃志仁心疼女兒太累,直喊回老家算了,可黃鳳不同意:“爸爸,我就是爬也要爬到上海去!”
中午時分,黃鳳一家在路邊休息時,來了一輛去上海的長途客車。沒等黃鳳招手,司機便將車停了下來。問清緣由后,好心的司機叫他們趕緊上車,說要免費把他們載到上海。車上幾個叔叔阿姨下車將黃鳳的爸爸背到車上,放在后排座椅躺下后,又幫他們把板車拆了,裝到車頂貨架上。一家人上車后,乘客還自發給他們捐了幾百塊錢。第一次出門就遇見這么多好心人,黃鳳疲憊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也更堅定了她給爸爸治病的信心。
到達上海后,黃鳳拉著板車走在大街上,一路向人打聽醫院的情況。她拉板車帶爸爸求醫的身影,被一位上海網友拍成視頻并配發了簡要的文字說明發到了網上,立即感動了眾多網友。幾位志愿者自發將黃鳳一家護送到長征醫院,并出資為黃志仁掛號看病。專家診斷后認為,黃志仁的病情由于拖得太久,即使治療也很難有效。隨后,醫院給黃鳳一家組織了一次捐款,并勸他們回家。
得知爸爸病情難以好轉,千里路途中沒有掉一滴淚的黃鳳大哭了一場。
帶爸爸六赴北京求醫,奇跡終于誕生
從上海回來后,黃鳳并沒有就此死心。2009年3月的一天,黃鳳從鄰居家電視上看到,北京的宣武醫院治好了一個和她爸爸類似的癱瘓病人。她當即決定:帶著爸爸去北京這家醫院治病。
這年暑假一到,黃鳳借來了500元錢,并請鄰居大伯將板車修理了一番,又找到了鄰村一個打算開貨車去北京做生意的叔叔帶她搭便車。7月1日這天,黃鳳和爸爸再次上路。7月3日到了北京后,黃鳳裝好板車,拉著爸爸走上了北京的街頭,順利找到了宣武醫院。可是,醫院專家診斷后,和上海長征醫院的專家說法一樣,黃鳳再一次無功而返。
2010年4月30日,趕上五一放假,黃鳳再次帶著爸爸來到北京求醫。這一次,經北京好心人介紹,武警總醫院破例讓費用不夠的黃志仁住進了醫院。醫院特地為黃志仁制訂了治療方案,成功為他進行了神經干細胞手術,讓他8年來無法排汗的脖子以下部位恢復正常排汗功能。在醫院里,許多患者家屬被黃鳳的故事感動,紛紛慷慨解囊資助她,甚至連幾名外國友人也稱小黃鳳是“女英雄”,熱心資助她。
2010年秋天,黃鳳開始在五河縣申集中學讀初一了。為了更好地照顧爸爸和奶奶,黃鳳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在學校對面租了兩間民房,將家搬了過來。
2012年春節前,黃鳳又帶著父親去北京武警總醫院進行第二個療程的治療。到2013年夏天,在社會熱心人士的資助下,黃志仁在北京先后進行了6次神經干細胞移植手術,他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四肢恢復知覺能夠活動了,也可以坐輪椅了。自己多年的堅持和努力終究沒有白費,黃鳳激動地摟著爸爸,父女二人喜極而泣。
近幾年來,在社會各方的關愛下,黃家祖孫3代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面對怎樣支配社會各界捐贈的30多萬元錢,父女倆產生了分歧。黃志仁想把錢留下來,給黃鳳上大學用,可黃鳳始終堅持用這筆錢給爸爸治病。
2013年秋,黃鳳升入五河二中讀高一,全家又一起搬入縣城。為了方便爸爸就醫,黃鳳就在縣城中醫院附近租了間簡陋的房子。
2013年9月,黃鳳獲評“孝老愛親類”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3年11月7日,由中央電視臺主辦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動名單正式揭曉,黃鳳與其他11位少年獲“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稱號。
黃志仁告訴筆者,女兒向他保證,高中階段一定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提起女兒多年來對自己的照顧,黃志仁含著淚說,有這個女兒,實在是他這輩子最大的福氣!
如今,讀高中的黃鳳一面刻苦學習,一面堅持帶爸爸進行后續的鞏固治療,在家幫爸爸進行康復訓練。她說,她最大的期望是爸爸能夠站起來,爸爸的健康就是她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