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暑癥的自我鑒別
暑熱癥和暑濕癥的鑒別主要是全身表現,發熱、咽干咽痛比較明顯者為暑熱癥;胸悶、身體沉重無力感比較明顯者為暑濕癥。另外,還可以自己觀察一下舌苔,舌頭顏色較紅、上面有一層黃色舌苔、看起來比較干燥的為暑熱癥;而舌頭顏色比較淡、舌頭表面比較濕潤、舌苔厚的為暑濕癥。
暑熱癥常用中成藥
六一散適應證:夏季見發熱、口渴、泄瀉、小便黃少比較明顯者。
用法:調服或包煎服,每次6~9克,每日1~2次;外用,撲撒患處。孕婦忌服;外用時用畢洗手,切勿接觸眼睛,皮膚破潰處忌用。
清暑益氣丸適應證:平時身體較弱,頭暈、身熱、四肢疲倦、汗多者。
用法:口服,每次1~2丸,每日2次。
龍虎人丹適應證:中暑后頭暈、惡心、嘔吐、腹瀉明顯者及暈車、暈船者。
用法:口服或含服,每次4~8粒。藥品含朱砂,注意不可超量服用,以防汞中毒;嬰幼兒及小兒不宜服用。
清暑解毒沖劑適應證:夏季身上易出癤腫、痱子者及頭痛、咽干咽痛者。
用法:開水沖服或含服,每次1袋,每日4~5次。
暑濕癥常用中成藥
藿香正氣水適應證:胃腸型感冒,嘔吐泄瀉、頭痛昏重。
用法:口服,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用時搖勻。①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②本品含乙醇(酒精)40%~50%,服藥后不得駕駛機、車、船,不得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四正丸適應證:頭暈身重、發熱怕冷、惡心嘔吐、食欲差、腹脹。
用法:姜湯或溫開水送服。每次2丸,每日2次。①發熱體溫超過38.5℃的病人,應前往醫院就診;②吐瀉嚴重者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生茂午時茶適應證:感冒發熱、腹痛嘔吐、頭痛頭暈。
用法:煎服,每次1~2塊(茶塊),或泡服,每次1~2包(袋泡茶)。
清熱去濕茶適應證: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干舌燥、皮膚瘡癤、小便赤痛。
用法:水煎服,每次1袋,每日1~2次,重癥2袋,小兒酌減。
祛暑丸適應證:中暑受寒后發熱怕冷、頭痛身倦、胸腹脹滿、嘔吐泄瀉。
用法:口服,成年人每次服1丸,每日2次,空腹溫開水送下,兒童酌減。
服解暑中成藥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服藥期間,飲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成藥。
3.平時睡覺有出汗、口干口渴、身體乏力、腰膝酸軟等明顯癥狀者不宜服用;陰虛體質者不宜服用。
4.病后體弱及孕婦慎用;兒童、老年人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均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6.中暑出現神志不清、昏迷、高熱及癥狀嚴重者,均應去醫院接受治療。
7.服藥3天后癥狀無改善,或出現發熱、咳嗽加重,并有其他嚴重癥狀時應前往醫院就診。
8.對服用藥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