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官小名氣大,因為他的詩、畫、書法都是滿紙醉墨,獨具特色,自成一家。
2002年冬,我去了一次鄭板橋的家鄉興化市。參觀他的故居時,我在二樓的一個告示牌前停下來,駐足良久。鄭板橋罷官回鄉后以出賣字畫為生,這個告示是他親筆寫的收費價碼,自右向左,依次寫道:
大幅六兩
中幅四兩
小幅二兩
對聯一兩
扇面斗方五錢
兄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
兄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
送現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
下面的字看不清楚,大體的意思是買字畫者不要糾纏,不準賒欠之類的嚴正聲明。
我給這告示牌拍了一張照片,不單是為了留作紀念,也為證明鄭板橋斤斤計較賣字畫的收入,絲毫沒有糊涂一下的意思。
鄭板橋除了寫過“難得糊涂”之外,還寫過“吃虧是?!彼膫€大字,但從他生前的行為和對死后的打算上看,他既不愿糊涂求生,也不想吃虧得福。
“難得糊涂”廣泛傳播的結果,是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增加了舉世無雙的“糊涂哲學”。“難得糊涂”之所以代代走紅,是因為中國社會各階層的人,大都需要這四個字的功能,有助于茍活、生存和取巧。
不同的人,對“難得糊涂”的妙處有不同的理解,各取所需。弱者小民,害怕招禍,平安是福,因此“難得糊涂”也便成了護身的法寶了;老于世故的人,善于自保,裝糊涂是生存最重要的妙言要義;沒有責任感的人,從“難得糊涂”這名言中,剛好找到了油瓶子倒了不去扶的圣賢之理;有些精明的商家,在辦公室里高懸“難得糊涂”四個大字,既附庸風雅,又放了煙幕彈。
最重要的是在官場。如果只謀私不謀義的話,必得深通為官的平安和升遷之道,學會裝糊涂是很重要的一條。明知上司干了壞事,只有裝糊涂才能不惹禍;明知同僚干了壞事,裝糊涂,彼此可以互相照應;明知下屬干了壞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是一種能得到回報的關懷……總而言之,認真不得。什么叫成熟?什么叫老練?學會裝糊涂是要素之一。
以上的種種糊涂,其實都是因為太明白了,才能做到裝糊涂。所以,我想給板橋大叔的名言加上一個字:難得不糊涂。否則的話,世上爬滿了昏蟲,如何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