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陶行知的大愛奉獻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教材。行知精神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素材,可以引導大學生志愿服務,提升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質量,促進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可持續。
關鍵詞 行知精神 大學生 志愿服務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ao Xingzhi's great love dedication is the concentrative expression of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is also a vivid textbook of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spirit of Xingzhi is a good material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t can lead the volunteer servic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volunteer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volunteer service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Xingzhi Spirit; college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
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為后人留下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行知精神。大愛奉獻精神是行知精神的核心,具體表述就是陶行知的兩句經典名言:“愛滿天下”與“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的追求,也是我們新時期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指導思想。
前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在“2001國際志愿者年”啟動儀式上的講話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務、團結的理想和共同使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毙兄衽c這種志愿精神高度切合,是其在中華大地的具體體現。1994年12月5日,胡錦濤同志在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大會的賀詞中指出,要“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在青年一代中發揚光大”。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與以“大愛奉獻”為內核的行知精神更是高度一致,互助與進步也是行知精神的應有之義,“小先生制”就是互助精神的生動體現,而陶行知在辦教育的過程中大膽實踐、勇于探索,努力改革舊教育、創造新教育更是他一生追求進步的最好詮釋。
以行知精神為指引,積極推進大學生志愿服務是新時期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實踐,是新世紀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嘗試。
1 以服務社會為宗旨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以服務國家、奉獻社會為終身使命,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陶行知在金陵大學畢業論文《共和精義》中就明確指出“蓋個人之有價值,以其對于社會有天職之當盡耳”,他常常教導學生要以所學知識報效國家、服務老百姓。他在回復吳立邦小朋友的信中指出“服務社會,這是很好的志向”,并且認為服務社會往大處講就是服務國家,就是愛國的表現。他在辦社會大學時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所謂“親民”就是“要親近老百姓”,“要鉆進老百姓的隊伍里去和老百姓親近,變成老百姓的親人,并且要做到老百姓承認我們的確是他們的親人。”在曉莊師范、山海工學團和育才學校,學生們都按照陶行知的教導并在陶行知的親自帶領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為勞苦大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和豐富文化娛樂生活,受到了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大學生的優勢為基礎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切合行知精神。為此,高校的志愿服務管理部門應當開展必要的社會調研,要與城鄉社區加強溝通,搭建志愿服務供需平臺,探索訂單式、“點菜式”大學生社區志愿服務新模式。高校的黨團組織和志愿者協會要以行知精神為教材開展教育,要使學生自覺自愿參加志愿服務,要使學生在服務社會的過程中與人民群眾建立起良好的關系、培養真摯的情感。作為大學生黨員,更應當以志愿服務為載體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普通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的情況應當成為黨組織考察其入黨動機和政治表現的重要依據。
2 以改造社會為目的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在《中國鄉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指出“我們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萬個同志,創設一百萬所學校,改造一百萬個鄉村”、“一心一德的來為中國一百萬個鄉村創造一個新生命”,在《湘湖教學做討論會記》中更是強調“鄉村教師與未來的鄉村教師,心里都應當有一個‘理想的社會’”,為此大家“要把這個原有社會的惡習慣,壞事情,統統革除,把我們心中理想的新社會實現出來。雖然時間不許我們立刻完全成功,但是我們干一段去了,可以把未完工作交給第二屆同學,以至于第三屆第四屆第十屆……同學去干?!碧招兄褪沁@樣教育師生要積極投身改造社會的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推進社會文明進步、促進社會和諧互助。而對于怎樣才能擔負改造社會的使命,陶行知在《我們的信條》中教育曉莊師范師生“要常常念著農民的痛苦,常常念著他們所想得的幸福,我們必須有一個‘農民甘苦化的心’才配為農民服務,才配擔負改造鄉村生活的新使命?!辈还苁翘招兄畹哪甏€是21世紀的今天,社會上都有不少不令人滿意,甚至讓大家痛心疾首的事情,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些現象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便是優秀知識分子的神圣使命。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以實際行動投身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以志愿服務活動弘揚正氣、倡導文明,傳播正能量、凝聚正能量。為此,高校黨團組織要精心策劃組織,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精品項目、優秀團體為依托,不斷擴大社會影響力,大力提升教育宣傳力度。
3 以學做真人為目標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說學生的根本任務就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真人”就是有真道德、真知識、真本領的人?!皩W做真人”離不開實踐,離不開生活,只有在社會實踐中、生活中才能塑造“真人”。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一文中指出“學校中所通行的修身倫理,很少實行的機會。既或有之,亦不過練習儀式而已。所以嘴里講道德,耳朵聽道德,而所行所為卻不能合乎道德標準,無形無影當中,把道德和行為分而為二。若想除去這種弊端,非給學生種種機會練習道德的行為不可。”德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道德實踐進行德育是最有效的途徑。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培育“真人”的必然要求,按照陶行知的生活德育理論,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學生通過過有道德的生活來培育道德認同、提升道德水平。志愿服務是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公益活動,是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的道德實踐活動,大學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是過有道德的生活的具體體現,可以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學生的精神追求,外化為實實在在的自覺行動。
4 以校園服務為起點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在《預備鋼頭碰鐵釘——致吳立邦》的信中指出“大凡服務社會,要‘遠處著眼,近處著手’”,即可以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他還在《南京中等學校訓育研究會》一文中告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不應當忘記同學互相感化的影響;最好還要運用同學去感化同學——運用朋友去感化朋友。”這些思想對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很有指導意義。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可以從服務同學、服務老師和服務學校做起,可以從校園“微公益”活動開始,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集聚校園正能量。不少高校志愿服務協會推出的“圖書愛心漂移”、“電腦愛心維修服務站”、“自行車義務維修站”、“快遞愛心傳遞員”、“學長愛心學業輔導團”等等校園公益活動深受大學生的歡迎,并且可以很好地動員每一大學生都來成為志愿者,發揮所長、盡其所能服務同學,同時也能享受同學的服務,從而在大學校園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
5 以集體服務為形式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他在《新教育》中說:“在學校中不能共同做事,一到社會也是不能的。所以要國民有共和的精神,先要學生有共和的精神,先要使他有共同的生活,有互助的力量?!币詫W生團隊開展集體的志愿服務有利于互相學習、互相激勵、互相監督,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協同配合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務的質量和影響。選配優秀的團隊負責人是開展好大學生集體志愿服務活動的關鍵,此外建立穩定的服務基地和打造品牌服務團隊也非常重要。南京曉莊學院的大學生義務講解隊就是集體服務的典型,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雨花臺烈士陵園和陶行知紀念館就是他們的服務基地,其中成立于1994年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義務講解隊”是受到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表彰的“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先進集體”和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文明辦等表彰的“江蘇省青年志愿者行動先進集體”,是南京曉莊學院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知名品牌。
6 以自我管理為方法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
陶行知將自治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他認為“自治”是德育的核心和培養新公民的必由之路,自治教育旨在培養學生的共和精神,主要是民主意識、自治精神、合作精神和自治能力。陶行知在《學生自治問題之研究》中認為“學生自治,有三個要點:第一,學生指全校的同學,有團體的意思;第二、自治指自己管理自己,有自己的立法、執法、司法的意思;第三、學生自治與別的自治稍有不同,因為學生還在求學的時代,就有一種練習自治的意思。把這三點結臺起來,我們可以下一個定義:‘學生自治是學生結起團體,大家學習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續’”并且認為“事體參與的人愈普及的,愈宜學生共同負責,愈宜學生共同自治”。志愿服務已成為大學校園一項普及活動,據我們的調查,參加過志愿服務的大學生超過70%。參加志愿服務、奉獻社會本身就是大學生履行公民職責的實踐,在這項活動中鼓勵和支持大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很有意義,不僅可以培養自治精神和自治能力,還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順應當代90后大學生追求自立自主的需要。自我管理最重要的是將活動的策劃、組織交由學生志愿服務團隊來負責。當然,自我管理不是自由放任,需要以學校志愿服務的相關管理規定為準繩,同時也要有定期的評估和督導。學校的黨團組織可以通過優秀項目的申報來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也可以通過優秀項目或優秀團隊的評選來給予鼓勵和支持。
7 結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而廣泛開展以志愿服務為主要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是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益指導。
基金項目:南京曉莊學院2014年度黨建研究項目《以志愿服務為載體,增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編號:2014DJKT07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2]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1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周德藩,王鐵軍,孟曉東.走近陶行知——學生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