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針對高職院校數學教學的現狀,通過一些實例研究了數學如何與專業相結合的問題(以經管類專業為例)。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提高高職院校數學課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 高職數學教學 數學與專業的結合 學以致用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For the status quo of vocational college mathematics teaching, through a number of examples of how mathematics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combining question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for example). Principles embodied apply their knowledge; improve learning in math clas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combine mathematics and professional; apply the knowledge
當代數學的一大特點就是數學以空前的規模和力度滲透進幾乎所有的科學領域,數學應用的范圍變得更加廣泛了,它不僅僅應用于天文、力學、物理等傳統領域,而且涉及到了與人們以往認為與數學關系不大的領域,例如生物、地理、化學、金融、經濟等。一方面,這些領域都滲入了數學的概念和方法,另一方面數學也由于在這些領域的應用的需要也不斷豐富起來。這些都對當今大學數學的教學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1 目前高職院校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獲得了較大發展。國家也多次出臺相關政策,強調要把職業教育放到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特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基本形成,但在培養模式上還有待改善。體現在數學方面就是有兩種不好的傾向,一是許多學校還是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生搬硬套普通高校的授課方式,側重講數學理論,忽視應用。 再加上近幾年來總體招生形勢的原因,大部分職業院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較薄弱,對抽象的數學理論根本聽不懂。數學給很多學生的感覺就是既難又沒用,這樣就不能激發學習的興趣。另外一個是過分強調數學的工具性,凡是涉及到理論的一概不講,只給出結論,這樣就破壞了數學的邏輯性,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數學方法難以形成。這兩種傾向都對學生學習數學帶來了不利的影響。數學這個自然科學的皇后,在這里成了落難的鳳凰,被邊緣化了。數學是思想性與工具性兼備的學科,二者不可偏廢。面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尤其是那些職業院校的學生,我們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樣教數學了。這些只通過老師的說教是解決不了的,只有通過把數學教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感到數學的作用,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 數學與經濟學關系的歷史回顧
把數學應用于經濟學肇始于十九世紀,在二十世紀中期數學已全面進入經濟學。尤其是自1969年設立諾貝爾經濟學獎以來,有一半以上的獲獎者都是有深厚數學功底的經濟學家,在他們的獲獎成果中幾乎都用到了數學。有些獲獎者本身就是數學家,如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蘇聯數學家康托羅維奇,1983年的獲獎者美國數學家德布勒,1994年的獲獎者美國數學家納什。盡管還存在很多爭議,但數學已經是研究經濟學不可或缺的工具。理論經濟學家們認為數學在經濟學的理論分析中有以下作用:(1)使得所用語言更加精確和精煉,假設前提條件的陳述更加清楚,這樣可以減少由于定義不清造成的爭議;(2)分析的邏輯更加嚴謹,并且清楚地闡述了一個經濟結論的成立的使用范圍給出了一個理論成立的確切條件;(3)利用數學有利于得到不是那么直觀就得到的結果;(4)它可改進或推廣已有的經濟理論。
3 數學教學與專業結合的問題
3.1 微積分的課堂教學與專業結合的問題
數學中的很多概念和方法都來源于人類的社會生產實踐,比如資本主義工業革命促使科學家研究機械運動規律,而這些與力學問題的研究就是微分學概念及方法產生的原動力。而微積分學建立以后,人們又賦予它更多的內容,成了研究各種問題的利器。所以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講這些概念和方法時,不必拘泥于一種形式。比如大部分教科書在引人導數概念時都采用了切線斜率和瞬時速度作為實際引例,這當然令初學者容易理解。對于經管類的學生而言當他們對微積分的概念和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后還要把它們的經濟學意義講透。這里,筆者就簡單地談一下導數概念和方法在經濟學中是怎樣提出的,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方法解決經濟學中的問題。
3.2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的課堂教學與專業結合的問題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是經管類專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部分,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特別是經管類專業)都把它作為一必修課程。對于數學基礎相對薄弱的高職學生而言,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的很多概念和方法都是比較難以理解的,所以在教學中不應過分強調其理論知識的推導過程,而應突出該門學科的實際應用。多找一些與經濟專業有關的“案例”,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例如在商品銷售環節中,商品的進貨量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商品賣不出去,要支付保管費、商品折損費等費用 ,既要保證商品 不脫銷,又要保證商品不積壓 ,因此商品銷售者確定進貨量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我們舉例說明利用數學期望確定商品進貨量。
例 假設一家商店在某個時期內該商品的銷售量是一個隨機變量(單位:件),并且服從區間[2000,4000]均勻分布,設每售出一件這種商品,獲利30元,但如果銷售不出而囤積于倉庫,則每件損失10元,問題是商店要進多少貨,才能使收益最大。
4 結束語
數學與專業相結合的實例非常廣泛和深入,只要我們用心去挖掘還有很多。對于不同專業要尋找它們與數學的最佳結合方式,只有數學和專業緊密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才能提高職業院校中數學課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樹嫄.微積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 盛驟,謝式千,潘承毅.概率論與數理統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劉吉佑,徐誠浩.線性代數(經管類)[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 鄧宗琦.數學經濟學的歷史和現狀[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6.33(2).
[5] 屈力進.論數學方法在經濟學中的應用[J].當代經濟,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