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重大新聞事件一般都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也是“新聞大戰”的必爭之處,地方媒體自然要全力以赴積極報道。但是對于國內所發生的一些大事,甚至是國外的一些“大新聞”,比如說汶川大地震、昆明火車站暴恐案、馬航事件、“神舟”飛天等重大新聞。地方媒體應該怎樣讓它們快速及時地被報道,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在探析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巧妙地運用本土視角,做到揚長避短,運籌得當,地方媒體在重大新聞報道上同樣也可以有所作為。
關鍵詞 地方媒體 重大新聞 本土視角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Major news events are generally real life focus and focus people's attention, but also the \"news war\" will fight the Department, local media naturally want to go all the positive reports. But for some events that occur domestic, foreign and even some \"big news\", such as earthquake, fear of violence case Kunming Railway Station, Malaysia Airlines incident, the \"Shenzhou\" Flying and other major news. How should the local media make them quick and timely manner is reported that this is a question worth pondering. Lessons learned in the course of the clever use of local perspectives, so that weaknesses, logistics properly, local media reported on major news can also make a difference.
Key words local media; major news; local perspective
1 重大新聞事件的概念界定及其特點
1.1 重大新聞事件的概念界定
重大新聞事件一般可以分為“天災”或者“人為”。“天災”主要指的是自然災害類,比如說,洪水、海嘯、地震等,“人為”主要是指一些由于人類在生產生活中因為個人主觀因素造成的一些災禍事件,比如說,交通事故、恐怖襲擊、故意傷人、投毒、劫持人質等犯罪、恐怖事件,另外,類似經濟危機、社會治安危機、武裝沖突等嚴重的社會現象也會被列入重大新聞事件。
1.2 重大新聞事件的特點
首先,重大新聞事件具有突發性。一般來講,重大新聞的發生都是突然的,通常是在人們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發生的,所以才更緊急,報道難度也非常之大。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可以說,這是繼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又一件出乎意料、震驚世界、損失慘重的特大事件。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對于地震、海嘯等突發性自然災害的預警機制水平有所提高,但是,這種事件的突發性通常還是會讓人猝不及防,同時,對于新聞媒體來講,對于此類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要根據突發性進行報道節奏的調整。
其次,重大新聞事件具有重要性。重大新聞事件正是新聞價值的體現之處。在《新聞學大辭典》中,新聞價值的定義為“一則新聞所產生的社會效應。重大新聞事件無論內容是什么,評判的標準就是事件的重要程度以及其對社會以及世界所產生的影響程度。就汶川大地震而言,這是關系到中國乃至是世界如何看待中國的大事件,是一件極具有新聞價值的事件。汶川大地震和廣大受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大眾最為關注的涉及到自身安危的事件,中國政府如何對待這個重大新聞事件,同時也是世界了解中國的窗口。
再次,重大新聞事件具有持續性。通常,被定義為重大新聞事件,它的持續事件都是非常之久,一般會持續數周甚至數個月。汶川地震發生后,除去抗震救災、搶救生命之外,后續還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比如說如何安撫傷亡的家屬、如何安置受災民眾、如何進行災區重建等等,這都是需要經過更長更久的時間才可以完成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媒體始終要跟蹤持續道,扮演各種所需要的角色,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引發的影響帶有一定的潛伏期。
2 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策略分析
首先,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時需要進行新聞策劃,挖掘新聞價值。新聞策劃,是新聞報道主體對擬報道的新聞事件或活動進行反復的分析、構想和修正,發揮新聞記者或編輯的才智和謀略,增加新聞報道對受眾的心理沖擊力,以實現最佳傳播效果的一種手段。地方媒體為了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在復雜的媒介生態環境中生存,必須要在平常的報道中求新求異,在同類事件報道中吸引公眾的注意。因此,地方媒體在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時候,通常都有較強的新聞策劃意識,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邏輯的策劃行為,發掘新聞深度,探究新聞真相,并且避免將報道僅僅停留在事實的表面。但是新聞策劃也會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將新聞變成炒作,夸大事實,完全違背新聞的真實性。這樣的報道出來之后,事實會被歪曲,也會違背新聞規律。地方媒體應該加強自律,在強調策劃和創意的同時,重點挖掘新聞價值,更加關注事件背后的社會內涵。
其次,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時要根據不同的階段調整報道的角度和重點。在面對重大突發性新聞事件的時候,它所帶來的影響尚無法確定是好還是壞,在這個時候,地方媒體在進行報道的時候,需要分階段來定義不同的角度和重點。特別是地方媒體,由于不在事發現場,更應該將報道分階段進行,這樣才能夠持續長久地進行跟蹤報道。這樣可以達到報道的目的,同時穩定受眾的情緒,由小及大地讓受眾接受,這也符合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重大事件一般都關涉公共議題,報道的內容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報道重大新聞事件的時候,不忘注入人文關懷,可以體現媒介中“以人為本”的特征,同時也贏得了受眾的喜愛。
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時要擴大新聞視野,既要有全局觀念,也要注重注入本土元素。對于大多數地方媒體來說,主要的受眾群體還是本地人。但是人們并不會因為自己遠離重大新聞事件的發生地,就不關心這件重大新聞事件。受眾有知曉天下事的需求,這就要求新聞媒體在立題和報道的時候擴大新聞視野,在遵循新聞規律的同時,也要尊重受眾的客觀需求,進行報道。從受眾心理學來說,新聞不僅要講求貼近性,尤其是地域的貼近,如果大量的報道都是在受眾正常的生活范圍之中的,而且新聞人物本身就是受眾熟悉甚至就是受眾本人的話,那么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報道效果。比如說,也可以在本地盡量尋找一些和重大新聞事件相關的任務進行采訪報道。比如說,2005年10月,聶海勝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時,我們作為地方媒體就在廈門本地找到了聶海勝當年的戰友們,在他們觀看“神六”飛天時進行采訪,讓他們談談他們眼中真實的聶海勝。結果,新聞播出后獲得很好的反響,那條新聞也被中央臺采用。所以如果在報道異地重大新聞的時候多注入一些本土元素,不但會牢牢地吸引受眾,也會提升新聞本身的價值。
用好專家團隊,挖掘有價值的新聞源和新聞細節。因為重大新聞事件發生在異地,采訪過程和采訪結果不免受到地域或多方面的限制,因此,地方媒體在報道異地新聞時,很多新聞素材會使用到其他媒體采制的內容,而在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度和精細加工的同時,難免會使用到專家團隊的采訪。如何用好專家團隊,在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時,尤其是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新聞背后的價值時、講述新聞細節時,專家團隊會起到難以替代的作用。
3 地方媒體報道異地重大新聞事件的可能性
地方媒體將國內外重大新聞報道進行本土化的時候必須找準一個點、一條線以及一個面。“點”指的就是利益的相關點、新聞要素的接近點或者心理上的動情點,這就要求地方媒體必須要充分、完整地解讀新聞源,準確地把握其內涵,并且預知新聞會為本地讀者帶來的影響。“線”就是地方媒體報道國內外重大新聞事件的新聞策劃的主線,這就要求新聞媒體不僅要了解新聞本身的前因后果和發展趨勢,同時要在遵循新聞規律的前提下,將新聞報道有計劃、有層級地逐步展示給本地讀者。“面”指的就是“點”和“線”的組合,這就要求新聞媒體需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有計劃地對現有的新聞資源進行重新整合、包裝,體現獨創性,同時要花大力氣進行深度挖掘,使之凸顯出新聞價值。
4 綜述
異地重大新聞事件具有突發性、重要性和持續性的特點,地方媒體在異地報道時,存在時間、財力、物力、空間等客觀因素的制約,那么這就要求地方媒體既要有全局觀念制作新聞,又要從本土視角出發,全方位、細致地展現新聞事件和新聞背景,即使是地方媒體,也能在異地重大新聞事件報道中搶占先機、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陳新焱.都市報新聞評論的四大發展趨勢[J].傳媒觀察,2012(4).
[2] 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曹衛東等,譯.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3] 羅彬.新聞傳播人本責任研究[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4] 鄭保章,宴志成.遼寧重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現狀與分析[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
[5] 劉國杰.新聞報道的特殊模式——由汶川地震看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J].魅力中國,2009(6).
[6] 王彬.突發新聞事件的報道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09.
[7] 甘惜分.新聞學大辭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8] 蘇娜.探討我國媒體在重大突發新聞事件中的報道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09.
[9] 張洪忠.大眾傳播學的議程設置理論與框架理論關系探討[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