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制定專業標準是高職教育作為市場經濟產物的必然結果,對于規范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加強宏觀管理、對接專業與職業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述了制定專業標準的原因、意義、基本原則及必須重點考慮的幾個重要因素,試圖從理論上為制定專業標準提供可以借鑒的思路。
關鍵詞 高職教育 校企合作 專業標準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Develop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re the produc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n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o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engthen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nd occupational docking is import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of reason, sense, basic principles and essential focus on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to consider in an attempt to provide theoretically can learn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tandard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fessional standards
專業標準建設對于高職教育來說是一個歷久彌新的命題。國家高職示范院校建設計劃項目的實施與完成,國家職教試驗區的探索與實踐使內涵建設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大力提倡校企合作的時代背景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順應潮流,制定高職教育專業標準。
1 為什么要制定專業標準
職業教育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很多長一段時間,有不少人認為學生是學校的產品,其實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高職教育以專業為依托,向學生提供教育服務,向企業提供人才支持,企業與學生均是學校的服務對象(客戶),專業才是學校的核心產品,限于學校的特殊性,學生是學校產品的載體,順延了部分產品功能。從市場經營的角度,作為一種產品,必然應該有統一標準,否則,市場無法衡定其質量好壞,消費者(企業)也無法真正消費這種產品。目前的現狀是,很多高職院校無視自身實際, 不能正確處理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強勢專業與弱勢專業之間的關系,對于專業前景的把握沒有前瞻性,因此,專業建設缺乏宏觀規劃。這就要求教育管理部門征詢多方意見,迅速出臺專業標準,從根本上為高職教育指明方向,減少辦學的盲目性。
2 制定專業標準的意義
從近年來各省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下調的事實來看,高職教育面臨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制定專業標準,實行專業準入制度,對于規范職業教育市場,促進職業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引導職業院校加強品牌專業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1)有利于規范專業建設,減少盲目性。由于缺乏客觀統一的專業標準,不同學校開設的同名專業,能力體系和課程體系千差萬別。部分高職院校重大樓、輕大師,重規模、輕內涵,重招生就業、輕教育教學,重技能教育、輕職業素養,在眼前利益和市場競爭的驅動下,不管條件是否具備,盲目上馬所謂的熱門專業,不僅加劇了職業院校之間的無序競爭,造成專業發展的大起大落,而且直接導致了專業內涵混亂。這些現象的存在嚴重制約了職業教育的平穩與可持續發展。
(2)有利于加強職業教育的宏觀管理。由于缺乏客觀統一的專業標準,我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只能采用辦學條件、畢業生、就業率、社會聲譽等指標來間接反映職業院校的教育質量,其管理具有粗放性、事后性、被動性等特征。制定明確的專業標準,構建科學的專業教育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政府就可以精確到按專業招生數量核定投資金額,促進職業教育市場的有序競爭和健康發展。
(3)有利于實現專業與職業的有效對接。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與行業、企業有著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要深化職業教育辦學體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辦學格局。”專業標準的制定,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各職業院校自行其是,自主進行專業設置,自行開發專業課程和支撐資料的現狀,從而在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保證社會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3 制定專業標準的基本原則
理論上,職業教育的專業標準是由國家統一頒布,強制學校執行的專業規范。實際上,目前我們并沒有全國統一的職業教育專業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辦學行為的混亂,直接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推行統一的專業標準迫在眉睫。在制定高職教育專業標準時,必須遵循如下原則:
(1)層次性原則。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標準顯然不可能也不現實。就像企業產品一樣,有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區域標準,高職教育專業標準也應該體現出層次性。區域性標準的確立是高職教育正視地區差異的必然要求,它統攝于國家標準之下,體現了特殊性與一般性的統一。目前各高職院校執行的學校標準顯然不被社會各界認可,需要教育管理部門進行統一的提升,以提高高職教育的社會認可程度。
(2)類型化原則。國家在制定專業標準時要充分考慮職業教育專業與職業對接的可能性。高職教育專業標準的制定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考慮的是學科建設,職業教育則應該充分考慮專業與產業的結合,以及與職業崗位的適應程度。可以按照產業大類,以類型化的原則設置不同的建設標準,這樣才可以更好地發揮標準的引導作用。
(3)科學性原則。專業的開發、并轉、撤消,規模的擴大與減縮,要有一定的市場預見性,不能在熱門專業上盲目擴張,也不能在冷門專業上盲目縮減,這樣不符合市場規律。這就要求制定專業標準時要充分征詢社會各界的意見,尤其是行業與企業的意見,要保證同時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市場規律,努力做到調整先于市場而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擁有寬松的市場選擇。
(4)發展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是考慮到高職院校骨干專業、品牌專業的長遠發展。在制定專業標準時,根據行業和企業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本著實事求是和可操作性的原則,要適當為專業發展預留一定量的市場飽和度。專業標準可以在一定時間段進行微調,或三年,或五年,及時準確地反映行業與企業的要求,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地適應經濟發展現狀。
4 制定專業標準必須重點考慮的幾個因素
專業標準的制定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把幾個核心要素規定清楚,就能很好地指導專業建設。與專業標準相伴而生的是課程標準和師資標準。因此,制定專業標準時要充分考慮到這兩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1)學生。很多高職院校的品牌專業規模過大,在外人看來很有吸引力,但就業前景卻不一定最好。學校為了保證足夠的就業崗位,只好惟企業是從,被動適應的結果在一定意義上會消解辦學的獨立性,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專業建設。相反,一些所謂的冷門專業卻出現了企業追著學校跑的喜人局面。因此,即便是強勢專業,也要適當控制招生人數,從入口上保證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2)教師。以前教育部評估高職院校時,學歷、職稱結構是師資隊伍的重要指標,學歷反映出一個人的學習與研究水平,職稱在目前的評審制度下也只是反映出一個人的研究水平與教學資歷。對于高職教育而言,這兩個指標雖然要考慮,但絕對不能成為最重要的指標,因為這兩個指標與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能力并無必然的因果關系。很多高職院校在引進許多碩士、博士或者高級職稱后,發現這并不能解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面臨的根本問題,師資隊伍反而出現了華而不實的不良傾向。因此,從現實意義上解決高職教育師資隊伍“雙師素質與雙師結構”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完善專業建設的治本之舉。
(3)核心能力及課程。專業核心能力與課程的標準是決定專業標準可操作性與社會認可程度的關鍵,具有動態特征,最不容易把握,因此,要充分征詢行業與企業的意見,了解市場動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職業能力與專業能力的完美對接。專業核心能力的確定要根據市場變化,作為培養核心能力的載體——課程也就要相應變化。
(4)教學及質量評價。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教學組織、教學制度、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教學計劃、教材、教學方法與手段等,但最重要的因素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關系,這個比例關系是決定學生職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和諧發展的關鍵。質量評價包括政府、行業、企業、學生家長、同行等社會各界的認可程度,最終通過學生就業率來表現。因此,就業率是專業標準重要的預警標志。
(5)社會服務。社會服務是高職教育的宗旨所在,專業標準制定一定要考慮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專業的社會服務主要體現在對外技能培訓、技術推廣等方面,比如涉農專業對于農民培訓、農業技術推廣,工科類專業對于企業員工的技術培訓等。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是專業與企業和社會高度粘合的一個有效途徑,明確專業的社會服務能力,就是明確了校企合作的辦學方向以及為企業和經濟發展服務的職教理念。
(6)特色。特色是專業存在的個性化特征,是必須從專業文化層面予以保護的要素。特色是專業標準制定時最不好確定的因素,因為它只能描述而不能定性。著眼于發展,必須凝練鮮明的專業特色,除了專業質量,特色是最能吸引企業和學生的因素。標準的制定必須考慮專業特色。
近幾年來,理論界已經認識到制定專業標準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教育部也多次組織專家學者探討高職教育專業標準建設的可行性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制定高職教育專業標準的客觀環境正在形成。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組織教學與科研兩方面的專業力量,全面開展高職教育各項辦學指標,尤其是專業標準與課程標準的研究與實踐,其中師資隊伍建設標準已經被省教育廳正式確定為省級重點研究項目,專業標準研究團隊也已經全面開始研究工作。作為全國首批、陜西首所國家示范高職院校,學院要充分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在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為高職教育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黎璞琛.工學結合高職課程標準開發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2.18:129.
[2] 胡艷,孫曉東.構建工學結合的數控技術專業教學質量標準體系[J].科技致富向導,2012.29:175+311.
[3] 鄧振義,王云江.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條件下高職專業標準的創建[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7:50-52+59.
[4] 楊延.國家專業教學標準: 工學結合深層次改革的關鍵[J].職業技術教育,2007.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