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本、二本和三本高校名氣大小不同,三類本科院校學生的學習表現亦不相同,通常一本學生的學習表現最好,二本次之,三本居后。問卷調查和訪談調研的結果顯示,高校名氣對三類本科學生的學習心態有著不同的影響,且與其學習表現相吻合。二本,尤其是三本院校要減小乃至消除高校名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需要學校創建良好的校風學風和學生樹立正確的名氣觀及主觀上端正學習心態相結合。
關鍵詞 高校名氣 知名度 學習心態 校風學風
中圖分類號:B841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First, second, and third different sizes fame universities, three colleges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not the same, usually a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best, followed by second, then the third.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s show that the fame of the three type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mentality and consistent with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Two, in particular, three of the institutions to reduce or even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mpact brought fame college, you need to create a good school ethos study, and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fame and subjective correct learning attitude combined.
Key words college fame; visibility; learning attitude; ethos atmosphere
我國目前一共有2442所普通高校,其中本科院校1145所。①絕大多數社會公眾對這上千所高校認識不全,甚至連一些高校的名字都未曾聽說,其實也是正?,F象,更別說對這些高校的校園氛圍、軟硬件環境的深入了解。然而歷來有些機構對中國高校進行排名,方式亦多種多樣,例如綜合實力排名、學術水平排名、教師績效排名、新生入學質量排名、大學性價比排名等,②雖然排名的準確性有待商榷,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本科院校比高職高專的名氣大;一本高校名氣高于二本,二本則高于三本,一本中的985、211高校又比其他一本高校知名度高;同一類型的高校位居省會的又比非省會的出名。這也是社會公眾對高校名氣最直觀的認識。一般而言,本科學生的學習能力強于高職高專學生;一本學生的學習表現好于二本,而二本又好于三本。高校名氣與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本課題通過調研的形式,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了三類本科院校學生學習心理狀態的異同。
1 調研的對象及策略
高校名氣是高校整體實力和社會影響力的一種象征,公眾在看待高校名氣時基本不會考慮該校中各學科和專業的區別,即便是該校的學生也不會認為不同專業之間有優劣和名氣大小之分。因此,為方便研究,本課題的調研對象限定于三類本科高校中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學生,主要是基于課題組成員的專業方向考慮,便于課題組成員從專業上與學生及同行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
2013年4月至5月,課題組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活動,主要通過問卷和訪談的形式對南京、連云港兩地共6所高校進行了實地調研,其中每類高校各2所,以期了解高校名氣、校風學風對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情況。課題組共計發放調查問卷600份,收回問卷581份,收回率為96.8%,有效問卷率為96.8%。通過問卷調查,課題組獲得了不同類型高校學生關于高校名氣的看法及對待學習的認知和實際學習行為的不完全統計數據。然而,在問卷調查中難免有些學生會以敷衍和應付的態度來對待。因此,課題組同時采取了訪談調研的方式,從每所高校中隨機選擇30名學生作為訪談對象,以深入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和學習心理狀態,從而彌補問卷調查的不足。
2 高校名氣對不同類型高校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
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比較在意高校名氣,同時高校名氣的巨大心理暗示作用又會自覺不自覺的影響到大學生的學習心態。下面分別討論高校名氣對三類本科院校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
2.1 高校名氣對一本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
在我國,“師從名門”的觀念歷來深入人心,因此對學生而言,一本院校無非是最好的選擇。調研的結果顯示,86.4%的一本學生認為高校的知名度比較重要或很重要;90%左右的學生比較滿意或很滿意自己的學校,10%的學生覺得如果可能還是會選擇知名度更高一點的學校學習。在與一本學生的訪談交流中,我們能夠感受到高校名氣給他們所帶來的鮮明的優越感和較強的自信心?!笆⒚聼o虛士”,一本院校較高的知名度賦予了學生優越感的同時也激勵著學生努力學習,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名校大學生。調研數據顯示,71.2%的一本學生都或多或少感受到學校名氣所帶來的無形的壓力,因此在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方面表現得較好??傮w而言,一本高校名氣傳遞著一種正能量,促使著學生以積極上進的心態來面對學習,同時學生的良好學習表現又反饋給高校,助長其知名度,自然而然學校名氣和學生的學習表現進入到一種良性循環狀態,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2.2 高校名氣對二本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
相對一本而言,二本院校的綜合實力偏弱,名氣亦不及一本。調研結果表明,64.3%的二本學生認為高校知名度對個人的學習和發展比較重要;72.4%的學生對自己的學校比較滿意或很滿意;88.6%的學生認為校風學風對自己的學習影響較大,但超過65%的學生卻認為學校學風一般,僅有30%的學生覺得學風較好。在與二本學生的訪談了解中,我們發現約8%的學生(主要為大一新生)呈現出比較焦慮和失落的心態,這些學生入學成績排名前列,尤其那些成績達到一本卻上了二本的學生更是如此。因為期望與現實的落差,這些學生的學習心態不夠穩定,學習表現和學習成績也不盡理想。那些入學成績中等偏上的學生學習心態相對穩定,他們清楚自己的學習能力,對自己學校的名氣還是比較滿意的。另外,部分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雖然認同學校的名氣還可以,卻感覺校風學風很一般,自身的學習心態會受到影響。
2.3 高校名氣對三本學生學習心態的影響
三本院校通常指的是民辦本科和獨立學院。在公眾心目中,三本不及二本,更遠不及一本。調研數據顯示,72.7%的三本學生認為高校名氣比較重要,對個人影響很大;但超過60%的三本學生對自己學校的名氣和環境不夠滿意;約80%的學生認為校風學風很一般,甚至10%左右的學生覺得學風較差。在與三本學生的交流中,我們發現約半數的學生對學習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只求能夠順利畢業;另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學習目標很迷茫,常常處于一種渾渾噩噩的學習狀態中,或者干脆在學校里混日子;剩下的一部分學生學習心態比較浮躁,一方面不滿意于所在學習的名氣,另一方面由于身處其中雖想追求上進卻又看不到什么希望,時常處在一種糾結矛盾的心態中。
實際上,校風學風也是影響高校知名度的一個重要因素。通常而言,知名度高的院校校風學風都很好,這是有目共睹的,但并不意味著名氣不大的高校校風學風就一定不好。對于知名度不高的院校,加強學風建設并凸顯這一因素也可以無形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心態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3 端正高校學生學習心態的對策與建議
調研結果告訴我們,高校名氣對學生的學習心態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高校名氣的大小甚至會對部分學生有著截然不同性質的影響。如何看待高校名氣,端正學習心態對大學生而言尤顯重要。通過深入地分析探討,我們提出了一些建議與對策,希望能夠讓學生以客觀的態度看待名氣,并從外因和內因兩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1 辯證看待高校排名,樹立正確的名氣觀
雖說高校排名的精準度有待商酌,但也能大致反映出一所高校的綜合實力及社會影響力大小。一些著名的一本高校,如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都有著百年以上的校史,歷史影響力、社會影響力深入人心,其顯著的學科優勢、豐厚的文化底蘊亦被社會所認知。這些老牌著名高校與多數建校史不長的二本院校,甚至建校史更短的三本院校是不可同日而語的。這種歷史及現實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在短期內,甚至是相當長一段時期內都難以改變。因此,二本、三本學生,也包括那些名氣稍弱的一本院校的學生應該面對現實、正視差距,樹立正確的名氣觀,不應該讓高校名氣成為影響自己學習心態的包袱。此外,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大學排行榜,誠然其對排名靠后的高校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同時它也有著積極的一面,對高校而言,大學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高??梢酝ㄟ^與同一類型院?;蛲坏貐^、同一省份的同類院校比較看出自身的某些差距與不足,為今后的發展提供參考。
3.2 深入了解本校特色,堅定信心努力學習
一本高校的辦學特色鮮明自不必多說,二本和三本院校建校初始也基本確定了辦學宗旨和辦學特色。二本、三本院校的建立既有社會的需求,同時也考慮到當地經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無論是二本還是三本,無論是在發達城市還是在偏遠地區,其中重要一條就是這些高校主動適應并服務于地方經濟為其發展輸送人才。因此,二本、三本都會產生一定的區域效應,至少為這些區域的人們所熟知,并在當地會享有一定的名氣。例如,淮海工學院地處蘇北連云港市,其辦學具有鮮明的海洋特色,為沿海發展培養應用性復合型人才。另有,連云港市的東港學院為淮海工學院下屬民辦二級學院(三本),東港學院在國內高校中率先推行完全學分制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享有充分的學業選擇自主權,其辦學特色即是立足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春9W院及東港學院每年都會有部分畢業生選擇本地謀求發展,從反饋信息來看,兩校畢業生在當地企事業單位也較受歡迎,亦加深了學校在當地人們心中的印象。其實,每所高校在確立自己辦學特色的時候都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培養的人才都會有相應的需求市場。一本學生,尤其二本和三本學生更應清楚地了解本校的辦學特色,堅定學校為學生服務的信念,堅定讓自己成才的信心而努力學習。
3.3 加強校風學風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校風學風是高校知名度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名氣大的高校校風學風必定良好,反之如若高校校風學風很差其知名度一定不會高。因此,加強校風學風建設無論是對高校知名度的提高還是今后的發展都是有益的。校風既象征著一所高校的文化底蘊,也傳達著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校風蘊含的同化力及隱形的約束力會潛移默化地烙印于學生心中。大部分一本學生心里都會有種無形的緊迫性和危機感在時刻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努力學習、自覺學習、追求進步,不能夠落后于他人,其實這是學生對學校名氣的感受同時也是對校風學風的深刻感受。加強校風學風建設,創造良好學習氛圍,以優良學風這一外因喚醒學生學習的熱情尤為重要。加強校風建設需全面落實校園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員服務意識,狠抓課堂教學質量,加強班級學風建設,深入做好每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校風建設需嚴抓考風考紀,杜絕人情分現象,并通過獎懲機制表彰先進,發揮榜樣的力量;懲處違紀,讓他人引以為戒。加強校風建設應時常開展大規模的校風建設系列活動,讓所有的師生都參與其中,讓校風意識深入人心。值得一提的是,校風學風問題與部分高校所顧慮的入學率及就業率問題其實并不矛盾,相反,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3.4 樹立正確價值觀念,自覺端正學習心態
雖然高校名氣對不同類型大學生的學習心態有著不同的影響,但這終究還是外因。對學習目的的深刻認識和發自內心地對學習的渴望是影響學習心態的強大內因,是勝于外因的內因。高校教育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教育,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心理教育,要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和定位自我,確立適宜的人生目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對待學習也好,對待工作也罷,“一份付出,一份收獲”,道理淺顯,然而奇怪的是許多學生卻看不明白,或者根本就是無視,這是價值觀念的缺失。高校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政教育,從新生抓起,多舉并行,特別對那些學習心態消極被動的學生要不斷地強化正確的學習觀念,讓“付出才有回報”的觀念深入其心。有了正確價值觀念的支配,學生必定能夠端正學習心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真正在學習中做到自立、自為和自律,從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高校名氣對大學生的學習心態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作為高校,無論是一本、二本還是三本都應當創建盡可能好的學習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作為學習主體的大學生應當正視高校的名氣,自覺端正學習心態,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將高校校風學風和學生學習心態,外因和內因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高校就能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不同類型高校學生的學習差異研究》(課題編號:C-b/2011/01/30)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校(機構)數[DB/OL].[2013-1-5]. http://www.moe.gov.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 201309/156873.html.
② 武書連.挑大學選專業(2013)[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