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已成為各職業學校探索的熱點,本文通過對南京工程高等職業學校近幾年技能大賽現狀分析,提出職業學校技能大賽選手選拔和培養的途徑,并為提高全校學生整體技能水平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 技能大賽 選拔 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Skills Competition player selection has become a hot spot to explore in various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aper Nanjing engineering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vocational school skills competition route selection and training of athletes and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kill level of all students provide appropriate solutions.
Key words skill competition; selection; training
1 技能大賽選手選拔的現狀分析
1.1 國內技能大賽選手選拔現狀
目前各職業學校及專業教師紛紛從實踐和理論層面對技能大賽選手選拔進行了探討,如:吳旭乾等在《高職職業技能培訓與技能大賽有效結合模式探討》中提出以職業技能培訓考核結果為依據,選拔技能競賽選手;呂霞等在《職業技能大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提出以任課教師推薦選拔選手;胡延華在《構建經管類專業職業技能大賽選手選拔培訓機制的探索與實踐》中提出學生協會、社團、任課教師推薦選拔選手等。但如何建立合適的選拔機制,體現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還需進行深入探討,以便提高選手選拔的效率并提高全體學生技能水平。
1.2 我校技能大賽選手選拔現狀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校積極開展技能大賽選手選拔方面的思考,如在單片機技能大賽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強的選手可以縮短培訓周期,同時能對其中程序設計進行相應優化,從而有效增加選手獲得優良成績的幾率;另外在文科類職業技能大賽導游項目的比賽中,一名普通話標準、才藝出眾的選手一般會成為該項目的優選對象。針對不同的項目,不同的教練探索了一些方法,目前主要為校內競賽、任課過程挖掘兩種方式,其中兩種方式的出發點很好,但由于職業學校學生自身的特點,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依然不高,很多參賽選手從最初的熱情似火到后來的冷若冰霜,往往出現技能大賽選手選拔難、教育難、吃苦意識不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也導致技能培訓覆蓋面不廣,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與技能大賽的初衷有出入。
2 技能大賽選手選拔途徑探析
技能參賽選手的選拔關系到學生能否從市賽突圍、省賽奪牌,關系到社會對學校的教育產品的認可。在上述國內及我校現狀分析的基礎上,筆者認為目前各職業學校在技能大賽選手選拔上可以采取“三培二推三賽”選拔機制。
2.1 宣傳發動及技能選手初選階段
在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時間安排流程中,從12月的市級比賽到3月份的省級比賽再到5月份的國賽,時間對每個參賽學校、參賽選手都很緊湊,留給各個學校選手選拔的時間基本為6月~11月,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選拔出優秀的選手,筆者認為首先應該在校內營造技能競賽的氛圍,此階段主要宣傳技能獲獎選手的學習深造、就業情況,組織上一年獲獎選手現身說法,并通過主題德育班會宣傳技能學習的重要性。
在加強宣傳的同時進行第一輪選手的報名工作,在初選階段通過總結我校的經驗及相應思考,筆者認為采用導師推薦、任課教師推薦、班主任推薦、學生自我推薦、協會推薦及班級間技能考核獲勝選手6種推薦方式進行。其中在導師推薦上,主要是在學生入校第一年學習后,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技能指導教師選擇,并由被選擇的指導教師負責該生后4年的技能學習輔導工作,由于導師制的推行,學生更加明確今后技能要求與自身的技能短板,同時導師在推薦技能大賽選手上更加有針對性。在6種方式中,我校為提高全體學生技能水平定期組織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技能比賽,以及對學生進行隨機技能抽測,通過班級比賽及技能抽測能及時發現學生中技能愛好者、技能水平拔尖者、技能水平欠缺者,從而有利于選優補缺,提高選拔的效率并提高學校學生整體技能(下轉第46頁)(上接第17頁)水平。
2.2 培訓—競技—培訓階段
在此階段,因各種方式推薦的選手對技能大賽相關知識點了解不一致,所以先對初選出的選手進行學習培訓,培訓內容主要以技能大賽基礎知識為切入點,培訓時間為3天左右。通過對初選選手的培訓及過程性考核,可以在短暫時間內考查選手的學習能力、團結合作能力、抗壓能力等。在經過初次培訓后,組織校內各類項目技能競賽,如我校一般選擇在5月開展校內技能節,通過技能節的競技,從初選選手中篩選出市賽允許報名選手數量兩倍的比例進入后續再培訓階段。在第二次培訓中,需深化技能競賽的知識點并對技能規范提出一定的要求,此階段培訓方式可根據各學校校情,采取封閉或半封閉方式進行。
2.3 校內二輪選拔階段
為提高比賽的激烈程度以及學生展示技能的機會,在對選手進行二輪培訓后,學校可組織第二輪選拔, 時間一般放在6月底7月初,參賽選手增加導師推薦選手及自我推薦選手。通過增加選手,讓一部分在初選中發揮失常的選手參與到比賽中并獲得出線機會,同時也提高參培選手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意識,從而更好地發現人才。為提高此階段的公平性,學校編制的技能知識點及技能要求讀本需發到相關專業每一個學生手中,并通過實驗實訓室的定時開放來增加未參培選手的學習練習機會。
2.4 組建團隊—培訓—選拔階段
在校內二輪選拔后,本年度參賽選手隊伍就比較穩定了,為提高培訓效率和效果,我校在此階段會組建專門的技能競賽指導教師團隊,主要由有經驗的技能競賽指導教師、企業專家、年輕教師、系部領導組成。指導團隊主要負責7月~11月期間的培訓計劃制定、指導、實施,并注重針對選手的特點開展個性化輔導。在此段時間中,我校加強選手的過程性考核,主要考察其職業素養,并要求選手每天寫好反思日記,指導教師每天進行批閱,以便及時發現培訓的不足,提高培訓的針對性。
在經過大約兩個月的培訓后,對參培選手進行市賽前最后一輪的選拔,此階段的選拔可適當按照省賽或國賽的要求進行,以觀測選手的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能。在經歷以上四個階段后,參加市級技能的各位參賽選手均經過技能和心理的考驗,已經具備較高的競技水平。
3 總結
技能大賽選手的選拔不僅僅關系到學校能否在各級技能大賽中取得好的成績,也關系到學生整體技能水平的提高,在選拔過程中,學校需加強技能選手梯隊建設,注重利用國賽、省賽獲金選手輔助選手培訓,從而提高技能選手板凳的厚度,并提高學生資源的利用效率。
項目資助:本論文得到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單片機技能競賽與課程教學互動建設研究》(課題編號:B/2012/07002)資助
參考文獻
[1] 吳旭乾等.高職職業技能培訓與技能大賽有效結合模式探討[J].韶關學院學報,2013(5).
[2] 呂霞等.職業技能大賽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韶關學院學報,2013(5).
[3] 胡延華.構建經管類專業職業技能大賽選手選拔培訓機制的探索與實踐[J].韶關學院學報,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