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來,隨著藝考生數量的越來越多,很多的高職院校都獲得了藝考生的招生資格,然而由于高職院校藝考生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及自身專業的特點使得這些學生很容易在心理上產生一些問題,從而學生甚至學校的發展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鑒于此,在考察和分析當今高職院校藝術專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藝術類學生 教育心理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candidates with the art more and more, many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gained enrollment eligibility arts candidates, however, due to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environ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rts candidates and their professional features make these some students are very prone to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u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students even have been a certain extent. In view of this, the study and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today's ar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ut forward their own proposal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art students; education psychology
1 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片面的強調個性,普遍敏感偏激。作為心理特征的常用術語,個性一詞在心理學被頻繁用來描述藝術專業的學生。其含義是指個體的與眾不同性質,即與其他個體存在的差異,包括個性傾向、能力、氣質和性格等內容。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為人處世的行為模式往往直接由他的個性決定,對人的心理健康影響極大。當前高職院校的藝術類學生由于受藝術類專業的影響,在他們平時學習藝術技巧和藝術理論的同時,老師也在給他們灌輸著藝術家個性的自我彰顯的心理特征,這種長時間的誘導讓一部分學生片面的追求與眾不同的特征,一味地標新立異以至于偏離自己的本性,常見的行為有奇裝異服、抽煙、蓄胡須、留長發等。在這種狹隘地追求個性的導向下和作用下,他們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能理智的解決問題,常常傾向于采用暴力和偏激的方處理。長此以往,他們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人際交往種種沖突現象。尤其是當他人意見或主張與其相左的情況下,他們往往表現得固執己見。
(2)缺乏責任心、自由散慢。由于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經常需要較為封閉和枯燥的環境去進行思考和訓練,如經常需要在琴房訓練兩三個小時,或者在封閉的畫室內畫幾個小時的畫。長期這樣訓練的結果是使人的性格變得較為孤僻,導致對周圍的事物失去興趣。從而造成了現在高職院校的藝術專業的許多學生對周遭事物的淡漠,沒有奉獻精神和關愛品質,而一味單純地標新立異的個性。最顯著的跡象就是這些高校的學生漠視法律、法規、校紀,生活散漫、頹廢。
(3)偏感性認識,缺乏理性分析。敏感、偏執、張揚是藝術類專業學生的主要性格特征。而冷酷、憂郁、感性又大都是其氣質方面的表現。這種性格特征導致藝術類高校學生在處理問題時,不是從理性的角度分析和判斷,而是往往比較沖動和意氣用事,往往僅憑自己的一腔熱血去辦事。例如,要舉行畫展,他們首先表現出的不是如何制定詳盡的計劃和實施方案,而只是單純的情緒高漲和熱情洋溢,這些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操作運行中往往出現不能合理的分工、彼此協調配合等問題,導致活動不能圓滿舉行和完成,常常無疾而終。這時他們的行事的熱情就會遭到打擊,更重要的是其自信心與自豪感也隨之受挫。
(4)心理偏執。近年來,由于擴招政策的影響,市場的需求量遠小于高校畢業生的數量。尤其是畢業生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掌握狀況并不良好,不能達到社會要求的標準。此外,藝術類學生的缺乏求職技巧,就業態度也存在不端正問題。以上成為了藝術畢業生就業難題的根源所在。目前,我國的就業機制并不完善,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等現象是在所難免的。這一方面造成了不良風氣的產生,另一方面,對藝術類畢業生的心理發展也有消極的影響,使他們面對困難更加情緒化,處理問題傾向于感性化趨勢。有甚者將自己遭遇的一切徹底歸結于社會,體制,而不肯理性思索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問題。認知方面存在狹隘和偏執的心理特征。
2 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分析
(1)主觀原因。當前很多考生和家長對藝術專業的選擇存在著盲目性。由于普通高考競爭壓力較大,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一個較為理想的大學而讓學生選擇藝術專業,更有一些家長認為學習藝術賺錢容易,就業前景好而讓自己的孩子選擇藝術專業。這就造成了選擇藝術類專業并非學生真實的興趣所在的問題。從而導致了他們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缺乏創作的熱情。一方面,由于缺乏創作熱情和藝術天賦,他們對自己即將學習和從事的專業沒有起碼的認知,不利于他們在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等方面的提升和深造。另一方面,對于未來的擇業和生活,他們不能像其他自主選擇專業的學生那樣,可以給自己制定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和合理定位。這樣在遇到各種生活和學業上的困難及壓力時,就比較產生心理上的問題。
(2)客觀因素。除卻以上內在因素外,很多外在因素也會導致現在的高職院校藝術學生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比如社會環境、學校環境和家庭環境。如,大學生受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影響,尤其是他們未曾踏入社會,心智并不如年齡表現的那樣成熟,辨別能力和控制能力較差的學生經受不住社會各方面的誘惑,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學校層面上,當今很多高職院校對藝術類學生的心理教育重視程度不夠,不能有效的進行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能給學生一個好的引導,教師和鋪導員也不注重與學生進行溝通,導致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家庭層面來說,很多家長對學生的管教僅限于要求孩子認真學習,但在平時的生活中與孩子交流較少,也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導致一部分學生在出現問題時無處訴說,久而久之形成心理問題。
3 加強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心理教育的途徑
(1)學校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當今社會,心理健康日漸受到人們的重視,面對自己心中的苦悶和困難等問題,他們都希望能夠找人傾訴,得到緩解和幫助。故,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具有現實性和可行性。由于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他們更容易得到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和解決途徑。這對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來說是一條科學的途徑。
(2)充分發揮班主任和輔導員的作用。班主任和輔導員在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往往擔任著引路人和指導者的角色。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必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其主要可通過班委匯報、宿舍談心等途徑來了解和掌握相關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這有利于問題的提早發現和解決。通過交流和溝通,有針對性的找到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更加健康有序的生活和學習。
(3)教師應加強對藝術類學生的心理和德育教育。教師對學生的作用不僅僅是傳授相關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在于教師要通過自身的良好風貌與素質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感染學生。因此,首先,教師在平時要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給自己的學生樹立一個標桿,一個榜樣。其次,要將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日常課堂教學中,把德育課程與專業知識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在學習到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能獲得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的正確引導。
(4)改善教學環境,教學管理新模式。術業有專攻,文化修養不高、文化基礎差是藝術類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素質低通常是藝術類學生的標簽,而社會發展又要普遍要求學生具有可以應對和處理問題的全面性標準。因此,面對如此現狀,學校應該針對本校學生存在的問題,完善他們的知識、技能。例如,為豐富學生的眼界、提高實踐能力、開拓他們的眼界,學校可舉辦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再者,舉辦與其專業有關的職業規劃、專業發展等學術講座等,讓他們對未來學習、就業有明確的認識和了解,進而設置奮斗目標和發展方向。
(5)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這就要求學校在開學之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予以測驗并記錄在案,并對相關的測試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并整理建檔。在篩選、分類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進行心理輔導,做到有的放矢,因病施藥。
4 結語
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其成長成才的前提和基礎,高校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與引導,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加強高職院校藝術類學生心理教育的途徑,希望能對高職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起到一個借鑒與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周森,高瑋瑋.試論藝術類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2007(3).
[2] 康寧.理工類院校藝術生教育與管理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0(29).
[3] 歐陽俊虎.新時期藝術類學生的特點及教育管理對策[J].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