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介紹了穩健性原則的概念,并對其在企業會計實務中常用的五個模塊進行了分析,結合當下的幾項應用問題提出了優化意見,希望有助于該原則應用能效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穩健性原則;會計;運用方法
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令各種企業會計需處理內容的多元性、復雜性、不確定性節節攀升,這迫使企業不得不把降低會計信息的風險性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這種背景下,穩健性原則越來越受到各個企業的青睞,我國的會計準則也針對該原則做出了一系列的規定,提高了其實際應用能效。
一、穩健性原則概述
穩健性原則亦稱謹慎性原則,是目前企業會計實務常用的一種核算原則,由于該原則對充滿不確定因素的市場背景與經濟活動具有很高的適應性,能最大限度地規避會計處理風險,所以相當受企業歡迎。該原則的特點是對預期損失進行合理計量,但對預期收入不進行過高預測,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穩健性。
二、穩健性原則應用于會計實務的具體模塊
1.應用穩健性原則處理或有事項
在企業的會計實務中,經常會有或有事項需要處理,這些事項由于自身特征而擁有極強的不確定性,因此在處理時有必要依照穩健性原則進行。具體來說,當或有負債與或有資產均符合會計處理條件時,僅進行或有負債的確認,或有資產的確認需要加以排除。這種處理方式體現在報表上則為:將或有負債當作企業流出的經濟利益,以其可靠金額作為計量負債披露在報表里;將或有資產看作最大限度的有利因素,只披露于會計報表的附注部分即可。
2.應用穩健性原則處理壞賬準備金
企業作為納稅人理應為全部的應收款項準備一定的壞賬準備金,這種對壞賬準備金的處理會以一種準備金提取的方式體現在會計核算里。目前,我國為了核算壞賬所造成的損失,在會計核算中應用了備抵法,將包括應收賬款在內的各項應收款全部囊括進計提范圍。事實上,這種備抵法屬于穩健性原則的外在體現之一,因為使用備抵法對壞賬進行核算時需要按期對壞賬損失進行估算,這些損失在進行當期損益計算時都按照穩健性原則當作損失計入。
3.應用穩健性原則處理存貨
存貨處理是會計核算的主要工作之一,由于存貨成本和市價往往存在差異,所以在進行相關會計核算時必須依照《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執行。具體來說,一旦會計區間結束,會計人員有必要親自全面清查存貨,對存貨依照相關準則進行計價。當存貨產生售價低于成本、陳舊(部分或全部均包括在內)、損毀等現象時,其部分或全部會產生不可收回現象,在這種情況下,依照穩健性原則,會計人員有必要對存貨的跌價準備進行提取核算。
4.應用穩健性原則處理不確定資產
企業的會計工作經常會牽扯到大量的不確定資產,常見的包括在建工程、長期投資、無形資產、固定資產等,傳統的會計準則對這些資產的會計處理原則缺乏規定,導致了會計核算的混亂。但新的會計準則已經明確規定了這些資產的核算準則,以無形資產為例,這類資產的使用壽命難以預估,由此導致了極強的不確定性,所以按照相關規定,有必要通過穩健性原則對無形資產進行減值測試,以核校資產的實際價值。從實際的經驗來看,穩健性原則在該模塊的應用并不理想,由于減值測試操作程序不嚴格,所以測試的人為操作性增強了,穩健性原則并未得到落實。
5.應用穩健性原則處理短期投資
短期投資的形式以有價證券為主,但也包括各種股票和基金,其共同特征是預期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下,而且可以隨時進行變現。短期投資往往伴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所以會計制度里對這種投資的會計計量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依照穩健性原則對其進行核算。具體來說,會計人員在處理短期投資時只把該投資在市價下跌情況下的損失計入,對上漲收益不進行確認,這樣一來才能應對不規則且頻繁的證券市場變動,令企業財務以真實穩健的狀態運作。
三、穩健性原則應用于會計實務的優化措施
1.通過完善法規,抑制穩健性原則的矛盾性
穩健性原則只是會計原則之一,所以在有些情況下難免和其他的會計原則產生一定的矛盾與沖突,目前這種矛盾大多是依照牽扯金額的大小來處理的。以經常與穩健性原則發生沖突的重要性原則為例,根據重要性原則,首先應確保對企業現金流量、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反映足夠全面完整,其次要考慮的是會計核算內容對信息使用者所做決策造成的影響,依照影響的重要程度來確定核算精度與會計報表上的反映情況。如果牽扯金額較大,往往優先穩健性原則,而牽涉金額較小時則通常以重要性原則優先。這種矛盾處理方式的主觀性過強,不利于會計核算的規范化,所以急需通過相關法規加以明確和完善。
2.通過規范條款,提高穩健性原則的操作性
由于相關條款的不規范,我國傳統會計核算在應用穩健性原則時的可操作性受到很大的限制,這種情況需要通過對條款的規范加以改善。舉例來說,會計準則中針對減值準備、減值跡象、無形資產測試等方面的穩健性原則應用條款,或者相對不完善,或者不能完全囊括全新的核算情況,或者與現有的會計核算條件存在脫節。這些條款的不完善令穩健性原則在操作指導上存在一定的空白,可操作性由此降低。所以有必要結合最新的會計需求,對舊有的穩健性原則相關條款進行重規范,以此提高穩健性原則的應用能效。
3.通過培訓人員,保證穩健性原則的落實性
企業會計人員素質的參差不齊是導致穩健性原則得不到完全落實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針對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綜合性的素質培訓,保證他們的專業素養,為穩健性原則的落實提供足夠的人力資源保障。
參考文獻:
[1]楊麗芳.淺談穩健性原則在會計中的運用[J].當代經濟,2011(6).
[2]吳煜麗.穩健性原則在會計中的運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4).
[3]陳茜.穩健性原則在企業會計中的正確運用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