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系統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外內控評價理論研究和國內企業的實踐狀況,對我國企業內控自我評價系統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上市公司
內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企業內部控制的狀況和有效性受到了監管者和資本市場的日益密切關注。而企業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作為企業內部控制執行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國內外學者的研究重點。
在國外學術界,對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的研究多集中于對審計過程的影響。在我國,由于特殊的制度背景,內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較晚,我國學者對內部控制標準及其相應的執行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規范性研究和簡單檢驗上,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研究主要是相關思路和方法的介紹。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文章結合國內外內控評價理論研究和國內企業的實踐狀況,對我國企業內控自我評價系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國內外內控評價理論分析
目前從整體來看,美國的經驗較為成熟。自薩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s以下簡稱SOX法案)出臺后,美國形成了一套基本完整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許多研究也圍繞此展開:Smith et al(2000)認為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有助于降低審計成本;Arel et al(2006)認為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會影響審計師的判斷,降低審計成本的同時也可能存在判斷偏差。可見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有效性對整個內部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我國相繼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標志著中國企業內部控制法制化體系已初步形成。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的信息披露也初步具有統一的標準與范式,張諫忠等(2005)通過反面案例對探討了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對風險評估等關系的影響。戴彥(2006)則認為內部控制評價體系應強化對行為的規劃和引導,實現全員參與內部控制評價過程,并合理選擇和設計相應的評價指標。程漢文等(2008)認為政府監管部門應當規范風險基礎的評價方法,引導企業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實施風險基礎法來評價和審計內部控制。
總體來說我國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的研究數量不多,尤其是對企業如何建立健全并持續改進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并不深刻。
二、我國企業內控自我評價系統
2012年,證監會聯合財政部頒布了《關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類分批實施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通知》,要求所有主板上市公司都應在披露年度年報的同時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以及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但是,由于我國還沒有建立規范具體的《內部控制評價制度》,大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體系還存在許多缺陷。
1.存在的問題
(1)對內部控制五要素的認識有待提高
COSO1992框架提出的企業內部控制的五要素,即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內部監督,成為指導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基本綱領。而我國企業的內控制度中對這五要素的體現并不明確,也沒有將這幾個要素形成有機的整體來理解和操作。
(2)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不明確
在內部控制評價中,內部控制缺陷的認定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必須有相對客觀、科學的標準,而大部分企業沒有給與內部控制缺陷明確的界定,更甚者沒有對缺陷等級或程度的認定,因此增加了內部控制評價的隨意性。
(3)內部監督流于形式
內部監督,包括針對某一方面的專項監督,對內部控制評價的有效執行提供重要保障。但大部分企業在內部監督方面存在問題,有的企業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虛設機構監督流于形式、或缺乏有效的反饋溝通機制導致監督職能失效。
2.相關建議
結合前面的分析,在當前推行強制性評價和披露的前提下,應從以下四方面完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機制:
(1)規范評價目標及范圍
控制目標的設立應該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是否存在管理缺陷或運行缺陷為依據。在建立健全評價目標的情況下進行戰略目標、經營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目標的評價,把每一個目標都與內控5要素結合起來。
(2)細化有效性標準和缺陷認定,提高可操作性
內部控制評價就是對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評價,而關于缺陷的認定直接關系到內部控制有效與否的判斷,客觀科學的標準和認定使公司出具的評價報告有足夠的證據支持。
(3)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責任追究機制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使各個職能部門充分發揮作用:使監事會在內控中全面的監控評價;還可以保證獨立董事的獨立性,維護公司整體利益。而有效的責任追究機制是提高內部控制評價運行的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保障。
(4)加強對內控評價工作的培訓和指導
我國當前的內控評價工作被動的成分大,缺乏相應的自主理念和指導工作,評價報告更多的體現為狀況的描述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評價。財政部門在加強有關宣傳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企業內控評價的培訓和指導。
三、結論
根據我國的現狀,建立起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系統,可以提高公司經營質量,保護投資者利益,減少違法違規事件。同時,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及時公開,也會增加企業的商譽,促進證券市場質量的提高,吸引外國投資者來華投資,有利于我國的資本市場。因此,建立規范有效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制度非常必要。
參考文獻:
[1]中國會計學會.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審計[R].中國版本圖書館.2010.
[2]李穎琦等.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評價信息披露:問題與改進[J].會計研究.2013(8).
[3]張先治戴文濤.中國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系統研究[J].審計研究.2011(1).
[4]張然等.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價與鑒證報告會降低資本成本嗎[J].審計研究.2012(1).
作者簡介:穆華澤,女,西安財經學院,審計學,碩士;閆瑞霞,女,西安財經學院,審計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