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自身實際,闡述了企業日常運營管理模式中精細化管理模式的運用。針對精細化管理的特點進行分析,指出精細化管理是企業發展壯大的要素,對中小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精細化管理;成本控制;流程管理
一、由財務報銷所想到的
前段時間出差回來去財務報銷,由于時間周期長,人數多,票據繁雜,整整貼了2份報銷單。在結算的時候,財務人員指出票據黏貼不符合財務的管理規定,要重新貼。按財務的規定,需要在長24cm,寬14cm的單據上,將這些規格不一,材質不同,大小不等,厚薄不均的票據統一黏貼在報銷單據的范圍內,不能起伏不平,不能超過單據的邊線……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大題小做,浪費時間,需要花幾十分鐘來重新粘貼這些單據,這不是浪費人力物力資源是什么?然而當財務人員打開資料柜,露出里面一排排裝訂整齊的單據時,我很驚訝,會計說這些單據做成這種規范大小,易于查找,裝訂,近20年的票據都能找的到。審計時,審計人員都會對單位財務資料的規范化表示贊賞。隨后財務人員手把手的教我怎么貼這些單據,A3、A4的單據怎么折,非常規化票據如何裁剪。最終我花了近一個小時重新整理,順利的完成了報銷手續。
二、精細化管理的特點
事情很小,卻發人深思。我們經常抱怨各種管理條例、框架限制給工作帶來的不便;抱怨制定這些制度、細則的人沒有從實際出發。這讓我想起在IBM的IPD管理中有這樣一句話:先僵化,在優化。一個綜合型企業的運作,實際上是由各個部門的管理架構交織在一起構成的,財務,人力,采購,物流,制造,研發,生產等等。每個部門的管理制度都是結合自身部門的特點制定的,當企業管理方法縱橫交織的時候,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進行精細化管理。
“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而精細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便是對管理工作要作到制度化,格式化,程序化,強調的是執行力,一般需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標準化,規范化
還是以上述的票據粘貼為例:A4紙需要對折,火車票這種硬殼票據不得貼于左上角以免無法裝訂,不同的票據都有一個標準的方法進行操作。放到生產制造過程中,便可以細分到每一個動作,每一步操作都有固定的流程,消除多余不必要的,留下的都是正確有效的,按標準化的流程進行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盲區和誤區環節,看似死板,卻是達成目標最便捷的路徑。
2.可執行性
精細化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是靠著管理者坐在那拍腦袋決定的,必然是在無數前輩成功失敗,經驗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得來的財富。對于那些剛剛進入精細化管理環境的人而言,一開始往往感到手腳被套上了枷鎖,不能自由發揮。而對于熟悉了這個環境的人來說,感覺就如同在暢通無阻的高速上開車一樣。為何會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體驗?精細化的體制需要的是人去適應制度,而不是制度適應人。在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必然是希望可以復制這些成功,這也是現代管理體制對成功的定義。
3.靈活性
精細化管理,不是死板的一成不變的管理。相反,在管理規定的范圍內,工作是完全可以自由發揮的。小小的一張單據內,你左右,橫豎,上下都可以貼發票;過大、過長、過寬的單據你都可以裁剪,只要確保保留金額和單位信息,最終滿足平,整,齊這幾點要求即可。我們企業所提倡的精細化管理也應該遵循、鼓勵提倡這個原則。
三、身邊的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其實已經遍布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放眼身邊,處處皆管理。實施管理精細化的最終目的便是成本控制最優化,損耗最小化,目的最大化。在企業而言,目的最大化的實現體現在工作效率的提升和利潤的增加。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的過程事實上就是精細化的過程。按照YINTL精細化管理方法的精髓:
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簡單的事情→流程化
流程化事情→定量化
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一個問題總是得不得解決,那說明我們分的還不夠細。要層層分解到無法在細分,自然也就找到了癥結所在。如果我們能夠將每個崗位的職責都能進行細分,細分到工作權責落實到人,那么就能盡量減低一些工作崗位因員工個人素質而受到的影響。
F1賽車中,視輪胎的磨損和油耗必須擇時進入維修站換胎和加油。而每一次進站需要21人各司其職,協同作戰來完成。21個人,在6-12秒來為賽車完成輪胎的裝卸、加油、設備調整一系列任務。我們來細看一下這些人的任務劃分:
1.負責后部千斤頂支撐的技師
2.負責安裝左后輪的技師
3.持裝左后輪電動扳手的技師
4.負責卸左后輪的技師
5.負責車輛支援的技師
6.電子顯示屏幕清理員
7.卸左前輪的技師
8.持裝左前輪電動扳手的技師
9.安裝左前輪的技師
10.持修理控制牌的主技師
11.前部千斤頂支撐的技師
12.負責卸右前輪的技師
13.持裝右前輪電動扳手的技師
14.負責安裝右前輪的技師
15.擦洗油濺污物的技師
16.負責油料軟管供給的技師
17.負責噴油嘴的技師
18.持裝右后輪電動扳手的技師
19.卸右后輪的技師
20.裝右后輪的技師
企業的精細化管理進程是個長期推進,不斷完善的過程,企業利用精細化的管理發展自己,而伴隨企業的發展壯大,需要更多更精細化的管理來完善經營方針。先僵化在優化不代表一成不變,與時俱進的精細化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作者簡介:秦曼(1985- ),女,漢族,湖北人,工程師,學歷:研究生,2009年參加工作,現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長辦公室工作,主要從事企業文案,文字秘書及紀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