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鎮化建設對于擴大我國內需的增長,加快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有著重要的作用,金融作為當今經濟體系中的關鍵,實證分析金融發展與城鎮化建設的關系,就具有很強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文從定量分析的角度來探究兩者的相互關系,進而針對湖南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城鎮化;產業結構;金融發展;VAR模型
一、變量選擇和數據選取
1.人口城鎮化指標。計算公式為Pop=城鎮人口數量/總人口數量。
2.經濟城鎮化指標。計算方式為Eco =第二產業總產值+第三產業總產值/GDP。
3.金融發展指標。計算方式為Fin =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GDP。
本文選取湖南省1982年-2012年之間的年度統計數據作為樣本(來源2013年湖南省統計年鑒)。為了計算的便利消除異方差問題,本文對采用的樣本數據進行了對數化的處理。
二、實證檢驗
1.單位根檢驗
對指標數據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是非平穩時間序列,則對其進行差分,使其成為平穩時間序列。運用Eviews軟件ADF方法對時間序列平穩性進行檢驗,得到的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到,原指標的時間序列的ADF檢驗值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均大于臨界值,說明原指標均為非平穩時間序列。對三個原指標時間序列做一階差分再進行ADF檢驗,顯示均為平穩時間序列。
注:檢驗類型(c,t,p),t為趨勢項,c為常數項, p為滯后階數。其中滯后階數是Eviews7.2根據Schwarz Info Criter準則自動選擇得到的結果,D為相應數據對數序列的一階差分項。
2.協整檢驗
本文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來對數據間的協整關系進行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其中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3個數據變量之間不存在協整關系的原假設,即認定變量之間是存在協整關系,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3.Granger因果性檢驗
通過Granger因果性檢驗可以對金融發展、經濟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和三個指標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檢驗和分析。
結果顯示:人口城鎮化和經濟城鎮化存在著單向的Granger因果關系。一般認為在經濟發展初期,由于非農產業的發展,造成勞動力因此向其他部門轉移,進而造成人口城鎮化的發展,即經濟城鎮化能導致人口城鎮化的發展。此外,人口城鎮化不是經濟城鎮化的原因。但格蘭杰因果檢驗只是對數據之間變動的先后順序的檢驗,并不代表內在的因果聯系。城鎮化的發展能夠帶來人口集中,帶動非農產業的發展。
此外緊急處置與金融發展存在著單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拒絕了經濟城鎮化是金融發展的原因,但是不高的P值說明經濟城鎮化的發展對金融發展還是有一定的作用。而金融發展與人口城鎮化具有單向的格蘭杰因果關系,肯定了金融發展使推動人口城鎮化發展的原因,拒絕了人口城鎮化是金融發展的原因。金融市場的發展能夠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提供融資支持,繁榮市場,促進企業的發展,吸引人才的到來,從而對于城鎮化的建設起推動作用,而經濟的繁榮和城鎮人口的增長反過來又能促進金融市場的發展。
4.VAR模型估計與脈沖響應分析
通過Eviews軟件構造三個數據指標的VAR模型,模型的滯后階數為2,得到如下模型:
從對VAR模型的脈沖響應分析的結果來看,經濟城鎮化指標對于本身初期的沖擊力最大,然后呈逐漸減弱的趨勢。人口城鎮化對經濟城鎮化指標初期的沖擊表現為負值,隨后逐步上升,到4期后達到最大并維持在一點水平上。人口城鎮化率對于自身的沖擊表現為初期較大,然后逐漸減弱,這表明人口城鎮化對于自身和經濟的影響在初期比較大,然后逐漸減弱,但卻持續著一定的影響。對于金融發展指標來講,經濟城鎮化指標和人口城鎮化對其初期沖擊都表現為最小,然后逐漸增大,其中經濟城鎮化比人口城鎮化對金融的沖擊更大,金融發展指標對自身最初的沖擊最大,然后呈逐漸減弱趨勢,不過影響系數則大于其他兩者對其的沖擊。
5.方差分解分析
經濟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方差分析結果中,經濟城鎮化水平最開始受到自身的影響,隨后這種影響逐漸降低,金融發展對其最初的作用很大,然后逐漸提升,到第4期達到了最大值8%,然后持續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人口城鎮化期初受自身的影響,隨后自身影響逐漸減弱,金融發展對其第二期的作用最大,從第一期的0%提升到第二期的21%,然后持續緩慢減弱。這表明,金融發展對經濟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最初發展的影響很大,
三、結論與政策建議
1.通過協整檢驗發現,代表城鎮化的經濟城鎮化、人口城鎮化兩個指標與金融發展存在著長期均衡的關系,金融發展對代表城鎮化水平之一的人口城鎮化有促進作用,和另一個城鎮化指標經濟城鎮化則是相互促進影響的關系。
2.通過VAR模型可以得出湖南省城鎮化與金融發展程度隨時間變動的規律。從方差分解分析可以明顯看出金融發展對于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
基于本文實證分析的結果,針對湖南省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戰略,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加快金融發展,滿足城鎮化建設中的融資需求。推動湖南省金融領域的開放,吸引包括國內外各大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的進駐,支持中小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鼓勵民間信貸機構發展。此外要鼓勵和推動湖南本地企業到滬深兩市及創業板上市融資,此外可以通過并購重組的方式進行融資和產業鏈拓展。逐步擴大債券的發行。構建多層次、全方位的投融資體系。
2.繼續推動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現代裝備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推進工業發展高端化、集群化、服務化、生態化,發展壯大高成長性產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此外還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探索一條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與工業化的發展相適應,農村人口的遷移與城鎮化的發展相適應,工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協調的和諧發展道路。
3.發揮城鎮化的引領作用。湖南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新階段,這一階段城鎮化建設將取代工業化成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新型城鎮化從統籌城鄉發展的戰略高度,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地區擴散,著力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局面,構建城鄉一體的發展格局,反過來又能促進湖南省金融業的發展和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使三者成為一個互相作用互相促進的整體,共同推動湖南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毅夫,孫希芳,姜燁.經濟發展中的最優金融結構理論初探[J].經濟研究,2009(8):4-17.
[2]孫長青.基于VAR模型的城鎮化、工業化與金融發展關系分析——以中原經濟區為例[J].經濟經緯,2012(6):17-21.
[3]孫林,楊俊.我國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關系再研究——基于我國三大區域面板數據的檢驗與分析[J].經濟經緯,2012(2):32-36.
[4]梁欣然.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金融支持[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7(5):7-9.
[5]朱建華,周彥伶,劉衛柏.欠發達地區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支持研究[J].城市發展研究,2010(4):9-11.
[6]鄧玲,張鷗.四川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效應的動態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1(12):115 -118.
作者簡介:彭智,湘潭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碩士研究生;劉婷,湘潭大學商學院金融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