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吉林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也不斷加快發展,為了加快農產品的流通速度,建立立足于吉林省的農產品物流園區就成為必要。下面通過SWOT分析法對建設規劃物流園區過程中面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進行分析。
關鍵詞:農產品;物流園區;SWOT分析
吉林省地處東北三省的中間,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良好的氣候條件適宜農作物的生長,是我國的糧食主產區。物流業是融合了多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物流園區作為物流運輸的重要節點,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建設規劃,對于提升吉林省的整體競爭力,推動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一、優勢
1.農產品交易需求量不斷增加。建設規劃農產品物流園區的重要前提是農產品物流需求的規模、結構和特點。隨著吉林省改革全面深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居民消費增長不斷加快,對大宗農產品物流和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需求不斷增長,迫切要求建立一個完善、便捷、高效、安全的物流配送體系。吉林省是糧食主產區,每年有大量的糧食需要收儲、裝卸、運輸。近年來,鐵路方面開通了從東北南下的鐵路散糧列車和散糧集裝箱班列,打造“北糧南運”的運輸大通道,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園區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節點。此外,對鮮活農產品需求增長迅速,迫切需要打造“南菜北運”的運輸大通道,建立農產品物流集散的重要節點,完善冷鏈設施水平和冷鏈物流網絡就變得十分必要。
2.基礎設施網絡不斷完善。從已建成的農產品物流園區來看,這些物流園區均建設在各種交通樞紐的中心地,可以有效銜接各種運輸方式,實現多式聯運,方便貨物進出。吉林省位于中國東北中心位置,北接黑龍江省,南接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具有很強的地理優勢,通過農產品物流園區的貨物進出,可以將東北三省的經濟聯通起來。
近些年來,吉林省公路建設飛速發展。截至2012年末,全省公路總里程9.32萬公里,高速公路網絡已經覆蓋所有市(州),連接了區域內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物流集散中心、機場和鐵路,并全面對接了周邊省區的高速公路,形成了規模適當、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的公路網絡。吉林省鐵路網絡具有密度大,運力充足等特點。區域內各線路縱橫交錯,農產品運輸中轉非常方便。
二、劣勢
1.物流企業規模小。目前,吉林省內一些物流企業普遍規模較小,專業化程度低,很難應用先進技術,難以提供綜合性的物流服務。這就導致物流標準難以統一,產生迂回運輸、資源浪費的問題,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企業競爭力無法提升。
2.信息技術發展薄弱。對于農產品物流園區來說,信息化就是現代化物流的靈魂。我省的物流園區在信息化發展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并沒有在物流園區內廣泛應用。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滯后,無法有效整合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信息資源,沒有形成跨行業和跨區域的智能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物流信息鏈系統沒有完全建立,不能實現物流信息的全程可追蹤。
3.高素質物流人才短缺。隨著物流業的蓬勃發展,其吸納就業人數快速增加,物流人才需求總量急劇增加,但物流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吉林省的物流學科體系和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還需完善,在職人員培訓體系也還需完善。除運輸、配送、貨運代理等領域的物流人才緊缺外,相關的物流管理人才、專業操作人才,信息技術人才,掌握農產品配送和資金周轉、成本核算等專業知識和具體操作方法的物流高級人才十分緊缺。
三、機遇
1.政府政策規劃的機遇。2012年,吉林省政府提出《吉林省現代農業推進計劃》,提出綜合發展農、林、牧、漁及農產品深加工,推進建立和完善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農產品流通體系。2009年,國務院印發《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規劃建立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節能環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2014年,國務院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積極部署加快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建立和逐步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物流服務保障。2009年,國家公布《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長吉圖地區未來將成為東北地區新的重要增長極。以上這些政策規劃的出臺,為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園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2.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機遇。當前,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和我國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不斷加快,農產品交易流通數量也在不斷增長,這就迫切要求吉林省積極加快發展現代農產品物流業及其物流節點的建設,優化農產品資源配置,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和農產品供給時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增強吉林省經濟的整體競爭力。
四、挑戰
1.區域內外部之間協調發展的挑戰。由于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建設規劃區域跨越整個吉林省,管理比較分散,物流部門條塊分割現象十分嚴重,如何協調各個組成部分的職能和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此外,吉林省農產品物流園區的建設還面臨與鄰近省份同類園區協調發展的問題。黑龍江省和遼寧省都在積極建設立足本省,輻射東北的農產品物流園區,其區域之間的競爭會很激烈。這就需要吉林省與黑龍江省和遼寧省突破狹隘思想,積極進行協調合作,最終實現多贏。
2.環境保護的挑戰。在物流園區的建設過程中,隨著流轉的農產品規模越來越大,物流園區的運輸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如噪聲污染、大氣污染、交通堵塞等。此外,倉儲、包裝和流通加工也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劉慧.聊城物流園區SWOT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1(17).
[2]杜江.關于吉林省物流園區系統規劃的幾點思考[J].商,2013(10下).
[3]國務院.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國發[2014]42號).
[4]賈會遠.基于SWOT分析的鄭州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建設研究[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