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擴大社會就業以及推動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一直以來,由于我國資本市場和擔保體系不完善,缺乏法律約束和政策支持以及中小企業自身缺乏信用資產等原因,融資問題長期制約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小企業融資存在著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單一以及歧視性融資待遇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助于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ヂ摼W金融打破了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壁壘,降低了融資交易成本,便利了中小企業融資,對于提高金融效率和服務實體經濟,具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互聯網金融
一、中小企業傳統融資難原因剖析
法律環境因素。我國中小企業缺少法律的約束和政策的支持。首先是我國尚缺乏統一的專門面向中小企業的服務型管理機構,如針對中小企業的評級機構和擔保公司。再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的出臺雖然給予中小企業一定的支持,但由于其粗放式的條款,并不能對所有權性質不同的中小企業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經濟環境因素。我國擔保信用體系不完善,而中小企業又缺乏證明自身信用的資產。中小企業規模較小,尤其是處于服務業和創新領域的中小企業,其資產主要是專利、技術等無形資產,其輕資產重無形的性質使其很難獲得銀行抵押貸款。中小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違規、逃稅、拖欠帶等行為也損害了中小企業的信譽。而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也決定了中小企業很難從股票市場獲得直接融資。
技術環境因素。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更加注重企業規模和負債償還能力,而在傳統的技術條件下,很難獲得關于中小企業長期以來企業經營的狀況和償還貸款的信用條件等。同時,市場上資金提供方和需求方的信息不對稱,使得投資意愿和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有效的對接。
二、互聯網金融開辟中小企業融資新模式
P2P、眾籌融資、阿里金融等一些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的出現,打破了過去企業融資以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與商業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傳統融資方式,為拓展中小企業的融資途徑提供了可能。
1.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和功能
互聯網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聯網而新創的金融業態,支付結算資金都可以在網絡上直接實現,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不存在金融中介的情況下,資金供需雙方直接進行交易。和傳統的融資模式相比,互聯網的融資模式相對與傳統融資模式的突出特點是效率更高、信息量更大以及交易成本更低。目前市場上最熱門、討論最多的互聯網金融模式是拍拍貸為代表的線上P2P模式和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介入金融領域的阿里金融模式。
互聯網金融模式建立在現代發達的信息技術上,依靠大數據、云計算等,具備了更多更實際的金融功能:
(1)提供平臺的功能?;ヂ摼W金融以互聯網為基礎建立電子商務平臺或P2P網站,將會提供客戶更豐富全面的金融產品,客戶在互聯網平臺上就可以完成一系列傳統的金融活動。
(2)快捷融資功能。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中,解決了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信貸配給問題。依靠互聯網金融提供的公開透明的信息,金融機構可以建立信貸評價模型,來區別對待不同信用程度的信貸需求,從而規避風險并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和企業信息。
(3)處理信息功能。傳統金融模式難以處理復雜分散的信息資源,而互聯網金融通過對大數據的采集和處理,可以有效提供企業的管理信息、信用信息和財務信息等數據。
2.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產品類型多、放款速度快以及貸款審批流程簡單等。從而達到融資成本、融資門檻降低,這正符合中小企業的尋貸需求。
平臺融資解決了信貸配給問題,降低了融資門檻。在阿里金融、P2P等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提供者不但可以了解資金需求信息,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獲得中小企業日常營業收入、現金流量狀況等歷史經營信息或者通過第三方機構獲得資金借貸方的信用信息,這樣,既解決了信貸配給問題又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
整合多渠道資本為中小企業提供充足資金。以阿里巴巴、蘇寧云商等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盈利能力強,又掌控著大量的短期資金,本身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信貸資金。并且互聯網金融企業依靠其網絡平臺優勢,擁有相對豐富的資金來源,可以整合來自銀行、金融機構、PE/VC,以及其它渠道的民間資本,使資本與資金需求形成有效的對接。
依靠現代信息技術支撐中小企業實現快捷融資?;ヂ摼W金融融資模式弱化了傳統金融業的專業化分工,借助互聯網平臺,企業和銀行、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等近距離接觸,減少了由于市場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資源浪費,信息的獲取和處理成本大幅減少,資源配置的效率大幅提高。在互聯網技術下,簡化了流程,降低了時間成本,這樣中小企業融資相比于傳統融資模式便捷很多。
三、互聯網金融服務中小企業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資金的來源。阿里小貸自有資金有限,因此對中小企業的覆蓋面也較有限,p2p、眾籌等模式監管部門還沒有規范的標準,不能搭建合法的資金池,貸款成本較高。
其次是客戶的數字化??蛻粜畔底只?、集中化、關聯化的前提是大數據、云計算。中小企業除中小電商外,很多的信息都在線下沒有數字化的整合,這就不能全面的評估企業的信用,因此融資的規模和風險的把控都會受到影響。
再次是融資成本,目前互聯網融資的成本都在年息10%以上,而商業銀行的小微貸款利率基本不超過10%。如何在保持資產質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融資利率,這是互聯網金融需要持續改進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建超.互聯網金融淺析[J].時代金融(中旬),2014,(4):56-57.
[2]劉淑華.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及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2006,(15):42-43.
[3]邱家龍,曹彥棟.互聯網金融: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新途徑[J].商業會計,2014,(12):42-43.
作者簡介:俞凌光,浙江財經大學經濟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