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企業單位人才戰略的變化,因此中職學校要明確企業單位所需人才類型,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中職老師要根據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制定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并尊重學生是課堂教學主體的地位,以有效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教學有效性。筆者先是對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概述,又分別詳細闡述了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多層次教學,尊重個體差異,最后分析介紹了競爭機制,促進學生學習。
關鍵詞:中職 計算機課堂 教學模式 選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b)-0092-01
中職計算機學科屬于一門要求實踐與理論知識綜合運用的學科,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在中職傳統計算機課堂中,老師只是單純性講授教材知識,學生處在被動接受位置,因此會逐漸喪失對計算機課堂學習的興趣,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隨著我國新課改的實施,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老師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以及以后的就業情況,對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進與創新,以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推動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發展。
1 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現狀
在中職教學科目中,計算機屬于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逐漸降低。但是老師又不能過于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導致學生形成一種錯覺,對計算機專業中的一些專業術語掌握不足,形成重實踐輕理論的局面,因此中職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的就業率不高,導致中職學校生源量的急劇減少,造成中職計算機專業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發展、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因此老師要在教授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同時,注意把握好中間的度,以有效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人才,更好的解決中職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就業問題,為中職計算機專業提供了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
2 情景教學,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學生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情感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要原因。一般情況下,中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較差,且對所選專業沒有興趣,更沒有自信心。且筆者所教的班級中,很多學生選擇計算機專業知識因為喜歡打游戲和上網聊天,因此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分析,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創設情境,以體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老師還要幫助學生認清三年后就要就業的現實,要分析用人單位招聘時看重部分,除了傳授學生計算機的專業知識外,老師還需要對現場招聘進行模擬,以幫助學生提前感受招聘會的氣氛,以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從而有效提高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效率,實現事半功倍。
3 多層次教學,尊重個體差異
在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因此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建構,而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因此學生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上、技術的操作上、設計思維上等都存在著極大的差別。老師要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采取多層次教學模式,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真正的學習到知識,嚴防揠苗助長的存在,反對傳統教學中的一刀切模式,不應使用同一標準對待所有的學生,防止吃不了、吃不飽以及吃不好現象的存在。因此老師通過分層教學,重視中職學生的多樣化發展,保證每個學生都有適于其能力的知識存在,以幫助學生實現滿足感。
在網頁制作、動畫制作以及圖像制作的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設計與創新,老師只能教授學生最基本的操作,而學生要根據老師的要求,通過自己的理念整合出符合老師要求的作品,且作品要極富有個人特點。中職老師要通過分層教學模式,來實現對學生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例如:筆者在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先是為學生播放了一段動畫,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就對學生說他們可以制作,學生自然是大大不相信,然后就像學生講述字幕以及動畫的制作過程與操作步驟,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分為多個小組,通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幫助接受能力差學生的形式,來實現互補。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與分析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團結力,懂得集眾人所長,且學生的想法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制作出的動畫也存在很多的創新性與新穎點,并在學生之間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4 競爭機制,促進學生學習
中職老師在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懂得利用競爭機制,也就是學生自我展示,追求成功的心理,為學生營造一種張揚個性、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要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因為一旦進入社會,企業最重視的就是團隊合作與團隊精神,特別是計算機行業,更是需要多個合作完成,因此老師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團隊意識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只有團隊合作和諧,才能實現最大化的進步。在中職計算機專業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運用競爭機制,通過各小組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來充分實現學生在自己團隊中的作用與價值。因此筆者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比較注意學生在完成各個作業中的交流與溝通,并對自己小組中的創意與成果進行分享,并對作業時間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進行交流。而在網頁制作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筆者舉行了網頁設計比賽,學生自行組組,每個組3~5個人,利用1天的時間,來完成自己組員較為滿意的作品,并通過全班學生和專業老師的投票選出最為優秀的作品,來參加學校中的設計比賽。
競爭機制能夠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能力,而在競爭機制中,就必須有評價的存在,一次評價并不是結束,而是下一次進步的推動力。在日常計算機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盡最大努力照顧到每個學生,并對每個學生所作的貢獻進行點評,以及時的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進行學習方式的調整,以完善學生個人的知識體系。而在評價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口吻,不能用命令的語氣進行,而是通過建議,來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將專業知識、操作技能以及創新思維等進行有效融合。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明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民主化,積極開展分層教學、競爭機制,對學生的作品給予肯定和鼓勵,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引導,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劉瑞冰.分層任務型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課堂的實踐應用[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3).
[2]江世文.淺談中職計算機課堂的情境任務驅動教學模式[J].新課程學習,2013(3).
[3]羅炯彪.中職計算機課堂“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7).
[4]陳愛貞.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常遇到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考試周刊,2013(77).
[5]黃志東.試論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優化[J].科技資訊,2013(34).
[6]李石磊.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在中職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