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資源緊缺和水污染現象嚴重是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從總體上來看,我國水資源分布廣泛且儲量豐富,但由于我國人口眾多,加之工農業的快速發展,使得對水資源的需求量遠遠大于供給量,水資源如何能夠達到循環有效的利用是近年來人們主要的探求目標。城市給排水系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水資源的收集和循環再利用,不失為一種解決用水問題的有效途徑,要想充分發揮給排水系統的作用,就要在系統設計上進行全面綜合的考量,在施工時遵循科學規范的操作流程,使城市給排水系統最優化,文章對城市給排水系統設計和施工原則加以科學分析,并提供了具體的施工方案以及注意事項,希望對城市給排水系統設計和施工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給排水系統;功能性;設計原則;施工步驟;注意問題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使得大量的農村人口流動到城市,城鎮人口數量的激增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帶來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水資源的緊缺和浪費就是其中一項,而且在城鎮化進程中,市政工程的管理遠遠滯后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步伐,大量的市政設施不完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為此,大力發展市政工程建設,其意義十分重大。市政工程是以政府部門作為主導,以完善和保障人們的生產生活需求為目標,進行城市配套設施的建設,其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道路交通,供排水,電力,燃氣,綠化等方面,幾乎囊括了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市政建設是一個系統性網絡化建設,每一建設步驟都環環相扣,市政工程設計應本著更加實用,更加人性化和環保化的原則進行,在具體施工中,也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操作,實現市政建設的根本目的。給排水的設計和施工也是市政工程的一項重要環節,它的設計施工是否能夠滿足實際需求關系到整個市政工程的成敗,同時也影響其他工程的進展。
1 市政給排水工程設計的綜合性和功能性需要
城市市政工程建設極具系統性和整體性,給排水施工作為市政工程的一部分,其設計工作的要求也不例外。在給排水設計時,需要應用到多方面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參與設計的各方面力量能夠互相配合,合理安排設計工作的分工和設計步驟,從全局角度出發,高效有序的開展設計作業,包括做好設計的交接工作,以保證下一階段工作的順利開展。
給排水設計時要重視其功能性的需要。對水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和排放是給排水設計最重要的設計依據,在管道的設計和施工中,要事先對城市的地理位置和地勢條件有準確的把握,確定總體管道的走向,在管道角度設計時要根據地勢條件而定,降傾斜角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注意盡量避免波動幅度過大或者過于突然。在管道銜接部分設計時要盡量簡潔,保證排水的流暢性,以免發生積水現象。另外,管道的設計還要注重科學環保,既要考慮施工操作的難度,還要盡可能精簡不必要的設計,在保證功能性的前提下減少材料的浪費,降低施工成本。
2 給排水設計應遵循的原則和具體施工步驟
2.1 給排水工程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給排水管道設計要與整個城市規劃相協調,包括現有的道路規劃,地下設施的規劃以及計劃中的市政規劃等方面,設計線路方向時要與道路走向相平行,不要將管道進行交叉設計,還要根據建筑物的實際需要進行綜合考慮。
要考慮管道設計的整體性,城市市政工程是一個綜合型項目,每一項施工環節都不能脫離市政系統單獨存在,在給排水設計時要考慮道路設計的方位和便利性,同樣,在道路設計時也要結合給排水設計的因素,精確計算道路的標高,保證道路高度符合埋置排水管道的需要。
給排水設計要遵循經濟性原則,從長遠的城市發展角度出發,不要只為了緩解局部的暫時性問題而大興土木,更不能為了追求局部進排水需要而影響力整個給排水管道的功能。設計管道要避免重復和出現多余拐角,盡量節省材料,降低施工難度。
給排水設計要注重環保性,合理設置污水管道和污水排放口。給排水設計要遵循由高到低的方向,在洪水和暴雨多發地區,要增加排進水口的數量,擴大排進水口的面積,以便于水流的有效排放,實現防洪排澇的目的。
2.2 給排水工程的具體施工步驟
2.2.1 施工放線
在排除地面可見障礙之后,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打樁撤灰放線。由于在中心線及邊坡系數增加的情況下,會對開挖造成一定限制,致使開挖面變窄,因此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必須在溝槽內設置支撐,以此防止發生塌方等安全事故。
2.2.2 管溝開挖
運用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法進行邊坡放坡,確保施工的經濟性和安全性。不得存在溝內超挖現象,對超挖部分進行及時回填并夯實,禁止在回填中使用垃圾土、淤泥、腐殖土等,以防止低洼進水積水。針對土質相對較差或因放線受限致使開挖面較小的部位,應當設置支撐,切不可馬虎大意。
2.2.3 條基制做
在驗收合格管溝開挖工序后,即可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標號、尺寸、中心線等施工。為了確保施工按期完工,應當充分考慮材料運輸距離、氣候變化、維護保養等相關因素,也可采取提高一個標號或使用早強劑的方式,力求縮短施工時間,在達到規定的強度后下管。
2.2.4 施工測量
這是一項貫穿于給排水施工全過程的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必須配置專人完成此項工作。為了確保完成后的每道工序經檢驗無任何差錯,應當在自檢自測中將偏差精度與規定的偏差精度相比提高50%。
2.2.5 管道質量控制
掌握好管道材料的運輸時間,可在交通流量少的時段進行材料運輸,材料進場的時機要合適,過早進場將阻礙其他施工步驟的進行,而過晚則會延誤工期。對管道的質量要嚴格檢驗,主要做好防漏項目的檢查,對于管道材料的批次和型號進行仔細核對,保證材料符合施工標準。
2.3 施工時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2.3.1 加強管道的密封性,防止發生漏水情況。通常情況下,給排水管道與檢查井以環形方式相連接時,一般都是將硅膠套環直接砌于檢查井的內壁當中,套環的內壁與管材之間則是用橡膠圈進行密封,以此來形成柔性連接。根據對以往一些工程實踐進行分析發現,管道與檢查井的連接口常常會出現滲漏水的情況,這也是給排水管道銜接中較為常見的質量問題之一。為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此加以注意。采用柔性接口或是承插管件進行連接時,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可以直接砌進檢查井的內壁當中,同時檢查井的底板應當與管道的墊層進行平緩順接,而管道與檢查井則應采用承插管件進行連接,這有助于避免滲漏水的情況發生。
2.3.2 管道的鋪設要參照地勢條件,注意銜接問題。整體管道的埋深要以地勢最低處作為參照點,在不影響使用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管道埋置深度,這樣做有利于減輕施工強度和總體成本。管道間的設計角度要循序漸進,銜接處要實現平滑過渡,這樣有利于管道間有效的銜接,提高水流的流速,減少水流和淤泥的沉積。
3 結束語
城市給排水工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在管道設計時要拓寬思路,以實用性和科學性為首要依據,在具體施工時要嚴格執行設計方案,保證工程質量。只有建設更多高標準,高質量的市政工程,才能真正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參考文獻
[1]常玉欣,張書峰.淺談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通病[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22).
[2]張健春.淺談市政給排水改造工程施工管理[J].中國科技博覽,2011(28).
[3]汪玉泉,朱彩珍.淺論頂管技術在市政給排水工程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