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新課程標準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運用理論與案例教學已成為高中地理教學重要手段,如何實施案例教學,以及選擇合適的案例進行教學對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對如何在教學中應用及選擇案例提出設想。
關鍵詞:高中地理;案例教學
1、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
案例教學是由美國哈弗大學法學院前院長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朗代爾于1870年首創,后由美國傳播到世界各地,案例教學與傳統的大綱教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傳統大綱教學,按考試大綱上課,照本宣科,以教師單方面的教,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機會較少,不利于學生思考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相對傳統教學,案例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案例教學相對開放,學生能在一個相對開放的環境中思考問題,師生之間能有更多交流空間,師生之間能有更多的信息傳輸,情感交流和意向溝通,這樣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并在實踐中利用地理知識,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2、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的實施
依據現行高中地理教學大綱編寫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在必修及選修課中,案例教學占有重要地位,教材案例只提供了一種情景,問題的設置需要教師的創造,教學任務就是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基本為四個步驟實施,呈現案例情景,引導學生思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對整個案例中的問題進行小結。
3、地理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3·1地理案例的選擇
地理案例選擇有兩種主要的途徑,一是利用課本上現有案例進行教學,二是教師課前收集案例教學資料進行教學。無論采取哪種方式,都應注意,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選擇。與學生心理特征相結合,根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設置懸念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這樣才能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例如體育特長生,本來對理論性知識興趣度不高,怎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知識進行探討,是急需解決的。講解地轉偏向力這個概念時,以無論是世界性比賽還是平時訓練,運動員都是逆時針跑動為案例,這個看似平常,但接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做到事半功倍。
3·2地理案例教學的組織形式
地理案例教學的基本形式是討論,課堂討論的形式有以個人發言為主的小型討論會,有分組討論會,全班集體辯論會等等。案例教學組織過程中,根據高中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采用引導的方式,開展知識競賽,是學生的精力更加集中,思維更加敏捷,通過學習競賽環節的設計,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加到課堂案例教學中來。案例教學在組織中,對于比較復雜的問題,可采用逐層遞進式提問方法,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自信心。
4、結語
綜上所述,地理案例教學相對傳統教學模式優勢較大,但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教師及學生要求較高,要求教師感情充沛,組織能力及課堂調控能力較高,閱歷豐富,知識面廣。學生能迅速進入角色,并具備一定的獨立思考分析能力及一定的知識儲備。案例教學優勢明顯,對學生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終身學習方法的養成具有重大意義。但由于目前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很多案例教學教學方式并不靈活,還是以講授為主,如何讓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思考,仍是案例教學實施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5、參考文獻
[1]林國銀.新課程理念下地理案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福建地理,2005(2):
[2]吳子萍.新時期高中地理案例教學的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
[3]張世玲.探討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J】時代教育2014(3)
作者簡介:汪佳林,女,漢,新洲區,大學本科,黃石市體育運動中學,地理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