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4年8月,蘋果公司正式宣布完成對耳機http://product.it.sohu.com/list/subcate_223_1.html制造商Beats 30億美元的收購交易,這項交易是蘋果公司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收購交易。自從5月份蘋果宣布該交易,人們的目光聚焦于Beats這家快速成長的公司,本文試圖從組織社會學角度來分析Beats的成功,為其他公司提供借鑒。
關鍵詞: Beats; 組織決策; 核心能力; 外包
2008年,當Dr. Dre還在考慮是否要推出自己的運動鞋品牌時,Jimmy Iovine勸他道,“別做跑鞋了,我們一起做音響吧?!蓖?,Dr. Dre與Iovine以及其他幾位合伙人一起推出了Beats耳機。Beats公司迅速發展,直至2014年被蘋果公司30億美元收購,一個毫無技術儲備的公司是如何做到快速發展呢?下文將從組織社會學視角對Beats公司的成長展開分析。
將非核心業務外包
外包(Out Souring)是指組織將非核心業務轉移給在此環節上具有優勢的第三方,從而達到降低成本、集中精神于核心業務,或獲得專業服務的戰略。也就是說,企業可以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在此業務上具有優勢的企業,從而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獲得優質服務的目的。
外包戰略的優勢就在于:首先,節省了大量的成本,有利于高效的管理。外包可以將組織從不擅長的領域中解放出來從而更加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其次,外包模式能有效降低行業不景氣時可能產生的風險,從而將損失減少到最小。最后,組織能夠把精力集中本身所具有的優勢領域,所謂的優勢領域也就是他們真正區別于競爭對手的技能和知識。
Beats公司成立之初并沒有任何技術積累,但Beats抓住自己在消費心理把握和營銷手段上的優勢,然后選擇與Monster合作。Monster的線材在發燒友中有很高的地位,早期也推出過音箱產品,擁有深厚的音頻技術儲備。在多番談判后,Beats 與 Monster 定下了為期五年的合作協議,Monster負責 Beats 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Beats 官方聲稱是共同研發,但是從外部信息分析,Beats 至多是參與了產品線規劃和工業設計,并對調音給予意見。很多人以為紅圈加B的標志就是魔聲“MONSTER”,事實上Beats和魔聲是兩個公司,只是Beats獨家授權給Monster制造和銷售。Monster負責 Beats 品牌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實際的核心研發和銷售渠道搭建都是魔聲一手在做,Beats 則著力于其品牌營銷。
把握核心能力
企業核心能力是指企業通過對其組織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有機結合與發揮,而能有效地獲取、協調和配置各種資源和技術一體化的優勢能力 。
Beats的兩位創始人,創立Beats之前在音樂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Dr. Dre是非洲裔美國音樂制作人、饒舌歌手,他是Hip Hop音樂界最具影響力,最著名制作人之一。Jimmy Iovine是企業家,唱片制作人,電影制片人,環球唱片下屬的Interscope(新視鏡)唱片公司董事長,而Interscope旗下藝人有Lady Gaga,麥當娜等。兩位創始人,前者深諳音樂流行方向,后者則因為旗下藝人的巨大明星效應在營銷手段上具有了無限可能。
Beats則將產品植入INTERSCOPE旗下明星的 MTV、電影、訪談節目,讓他們把 Beats 耳機掛在脖子上,在公眾媒體上頻繁出鏡。2010年,歌壇天后Lady Gaga 不再滿足只是代言Beats耳機品牌,與Beats耳機品牌聯合設計了一款以自己命名的型號Lady Gaga heartBeats,后續賈斯汀比伯、Diddy等商業價值較高的歌星,均開始設計推出聯名合作款,在音樂節蔚為奇觀。2010年 Beats耳機開始進軍電影,成為眾多好萊塢大片植入的耳機品牌,包括像鐵甲鋼拳、艾利之書等經典美國電影。
積極擴展影響力
耳機市場的成功,迅速提升了 Beats 的品牌價值。Beats 不滿足于單純的耳機產品設計銷售,希望能更廣泛的涉足音頻消費市場。于是搭上了多年 PC 市場第一份額的 HP,宣稱合作開發 Beats Audio 音效系統。從這個產品的名稱就能知道,這是個音效軟件,而非杜比、DTS 之類的軟硬件系統標準。簡單來說,這就是一款獨立的 EQ 軟件,或者說是聲音濾鏡。與和Monster的合作如出一轍,Beats 無非是參與了產品規劃和界面設計,實際核心應該是由 HP 公司完成的。Beats擁有自主產權,并將產品應用及品牌授權給 HP。
擁有Beats Audio后, Beats繼續擴大合作范圍,2011年與老牌車廠克萊斯勒集團敲定合作協議,將Beats Audio引入汽車領域。Beats當時表示,汽車已不再是從這到哪兒的工具,而是少數幾個能享受音樂的地方。
謀求獨立發展
資源依賴理論認為組織為了自身發展的需求,會對外部資源產生一定的依賴,然后通過獲取和控制外部資源來為自己賺取利潤。因為組織與組織之間是密切聯系的,所以他們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對方 。
但是Beats并不滿足于依賴于Monster,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協議Beats獲取了Monster為其開發的產品的專利。Beats開始謀求獨立發展。
2011年8月,HTC斥資3億美元收購Beats 50.1%股權,同時,該公司向Beats借貸2.25億美元。在 HTC 入資控股 Beats 后,后者借用前者的資金開始過河拆橋,擺脫 Monster 品牌。為期五年的合作就此分手,而且似乎透露出不歡而散的信息。
通過擺脫Monster,Beats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直至被蘋果收購。Beats的成功,擁有很大的不可復制因素,但是,一般規律,對于其他企業,仍有相當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