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著名的教育家波斯納在對教師的成長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新課程改革對高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必須善于研究和反思教學問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從自己常規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中發現教學問題,更好的解決問題,提升教學水平。因此,高中化學教學反思是必要的,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一、高中新課程改革的特點
1.1鮮明的時代性
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了化學學科的深刻變革,而在新課程改革被禁閣下,化學教學必須與時俱進,增加了大量的對學生發展有重要意義的最新化學研究成果和新進展,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另外,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學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構建一種和諧的、民主的、相互尊重的師生關系。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時代性還體現在終生學習意識上的培養,要不但的保持學習,才能夠不斷的更新知識結構,掌握最新的化學研究成果和新的實踐成果,讓學生更加主動、積極的投入化學領域中。
1.2堅實的基礎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高中化學教育已經成為了大眾化的教育,是面向全體性的,因此,高中化學教學已經不再是專長教學,而是通過高中化學教學提高高深的學科理論和從事化學事業做準備,全面提高化學學科素養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的教材有新的劃分,其中,《化學1》和《化學2》是面向全體的必修模塊,另外有《化學與生活》等六個選修模塊。前兩個模塊的特點就是對化學基本原理的解釋和應用到生活實際問題中的教育,該特點要求學生在社會中自主的展開探究性學習。
1.3突出的選擇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化學教學給予學生和教師更多的自由空間,在教學內容方面,為學生提供必修課和選修課,通過選修課讓有興趣的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知識;在教學方式方面,尊重學生的主體性,采用自主、探索和合作等各種探究性學習模式;在評價方式方面,也應該構建多樣性的評價方式;另外,習題類型多樣化、獲取資源的方式多樣化等也突出了新課程改革下高中化學的選擇性特點。
二、高中化學教學反思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是新課程改革的需求,是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的需求。教師需要不斷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以及時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積累教學經驗,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教學理念的反思
教學理念的改革是高中化學教學改革的前提。新課程改革強調要圍繞學生未來發展的需求構建知識與技能相融合的化學課程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化學知識教學的同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情感體驗的關注和培養,要打破傳統的知識灌輸和接受技能訓練的教學模式。教學教學理念的更新是高中化學反思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
一方面,要倡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特別是要改變應試教育背景下過于強調接受知識、機械的死記硬背知識的狀況,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化學學習中,積極的去探究性學習,主動去動手做實驗等,并且要加強對學生收集、整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該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促進者,構建師生之間和諧平等的關系,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建立起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具備多層次的知識體系。高中化學工作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師應該包含多元化的知識體系,如教育學、心理學、化學專業等作為化學教師的專業素質,還必須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優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知識日新月異發展的需求。
四、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新課程改革中,高中化學教學方法應該多元化。應該打破傳統的說教方式,圍繞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法方法,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課堂實驗,實驗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的手動能力。因此,一定不能夠跳過實驗,應該保證實驗的完全進行,甚至開發一些課題之外的安全的化學實驗課程資源。教師還應該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多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另外,在科學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多媒體技術成為了教學的重要工具。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CAI動畫、錄像等手段進行教學,通過制作課件,視頻立體的演示,豐富課題教學信息和內容,使抽象化的化學問題變得簡單易懂。
五、教學過程的反思
首先,高中化學實驗的反思。實驗是化學學習和教育的基礎,但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是開放性的、時代性和選擇性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并不是只有一種固定的展開模式,未必要按部就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實驗和優化實驗。如可以通過創設探究情景,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據覅學生探究性情趣,展開探究,變驗證性的化學實驗為探究性的化學實驗。
其次,公開課的反思。對于公開課,教師不應該提前進行精心安排,而是應該求真務實,遵循教學規律,避免粉飾,才能夠發現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及時改正,才能夠實現優質高效的教學目標。最后,在作業布置和測試方面,也應該進行創新和反思,一方面要充分重視教材習題的內容,要進行詳細的解答和分析。另一方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對作業進行分門別類,不同的問題和內容進行歸類整理,或者自己編選試題,題目精選,緊扣教材,與學生實際情況相契合,兼顧學生的差距。
六、結論
我國新課程改革推進了高中化學的改革,化學新課程的特點對高中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必須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教師還必須加強研究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發現問題,及時改進。因此,教學反思對于提高高中化學教師質量,適應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明.高中化學教學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對策[J].現代教育.2010.08
[2]李佳佳.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的新特點[J].中小學教育.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