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衛生系統在網絡化、信息化過程中目前正處于瓶頸階段,如何能夠順利通過這個階段實現整體信息化,將是在未來的幾年內研究的重點。文章首先對網絡體系結構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構建網絡體系必須的基礎設施、軟件以及人員三個方面的要素,并分析了我國衛生系統在這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加大基礎設施普及力度、擴展軟件類別以及聘用專業人才這三個幫助衛生系統突破瓶頸的方案。
關鍵詞:衛生系統;網絡體系;傳播;設施;構建
一、網絡傳播體系結構
(一)基礎設施
隨著我國信息化腳步的加快,各行各業都已經對互聯網的威力作出了重新認識,政府機構也在加強對網絡工具的運用來宣傳方案以及事件。但是對于網絡傳播機構的認識,機構尚處在初級階段。
網絡傳播體系結構的組建工作,最主要也是必須滿足的就是硬件基礎設施的完善,基礎設施包括計算機、網絡交換機、路由器等等組成底層結構的硬件。這屬于基礎設施的一個范疇,而在基礎設施之上的,就是對這些基礎設施進行合理的組裝,形成網狀的拓撲結構,依照各部門的結構,將主干部分放在領導辦公室里,便于檢查和監督。其他的分支結構分別拓展到下層辦公室中;依照這樣從高到低的邏輯分層和拓撲結構,可以從一個辦公室擴展到一個組織,也可以從一個組織擴展到一個市、一個省、多個省,直至全國范圍,這種拓撲方式最適合政府部門或者機構,比如我國的衛生系統網絡傳播體系的構建,就可以運用這種擴展方式。
(二)應用軟件
在底層硬件部分搭建好之后,以硬件基礎設施為依托,將專業的聯網控制軟件以及機構內使用的軟件安裝在基礎設施的節點計算機中,以硬件拓展方式為例,將軟件分為主干和分支,依次安裝在硬件計算機中,通過聯網測試,形成一個市或者一個省、多個省甚至是全國范圍的整體網絡系統。
軟件又可以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系統軟件為了確保政府機構部門的網絡安全,推薦使用國產操作系統。應用軟件部分,可以使用政府部門或者機構專用的應用軟件。我國的衛生系統中,不僅有各個市、省的網站,同時在內部也有相應的疾病信息發布或者管理系統,這種系統通過整體聯網,實現了疾病傳播信息實時共享,為很多醫院以及地區衛生部門爭取了更多的疾病預防和控制時間。
(三)人員結構
在網絡基礎設施以及軟件安裝完畢之后,需要有人將其運行起來,這就涉及到了專業人才的問題,如何能夠確保網絡系統能夠順利高效地運行,是專業人才必須仔細考慮并且要實際做到的,這樣才能夠發揮出網絡結構的威力。
二、我國衛生系統網絡傳播體系結構概況
(一)基礎設施不到位,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
國家十一五規劃發展期間,國內政府組織與機構網絡化、信息化腳步逐漸加快,衛生系統也正面臨突破網絡化以及信息化瓶頸階段,期間對于組成網絡體系的基礎設施硬件部門普及率還是不高,尤其是在與大眾接觸頻繁的基層部門中,計算機數量要比高層部門少很多。
但是歸根結底,基礎設施建設決定了以后的發展,即使是基層人員意識到了群眾問題,但也會因為設施不完善不能夠做到問題上報與問題共享,網絡系統整體信息化程度不高,沒有發揮出網絡系統獨有的信息傳播速度快、共享范圍廣的特點。
(二)軟件類型少,對于網絡輿論重視程度不夠
在衛生系統網絡系統內部的軟件層上,軟件類型比較少,除了專有的內部軟件之外,其他網絡中的熱門通訊軟件幾乎沒有,或者禁止使用。比如目前非常流行的騰訊QQ、微信以及客戶端微博等,要知道這三款應用軟件是目前最流行也是最受到群眾關注的即時通訊軟件,如果能夠運用好這三款軟件,那么對于衛生系統中的信息共享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同時來自群眾的聲音也能夠及時地反映到問題處理中心去,比如重大疫情等關乎國人生命健康的重要事件。
(三)人才資源匱乏,網絡系統整體效率低下
在人才方面,衛生系統內部設立專門負責網絡運行人員的部門很少,很多都是非網絡維護人員在兼著專業網絡人員的工作,由于對網絡系統了解不多,這部分人員不能夠及時、正確處理來自網絡體系基礎設施部分、軟件部分等出現的各種問題,對于網絡輿論也不能夠做到及時反饋。
三、加強衛生系統網絡傳播體系建設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形成整體性的網絡結構
加強衛生系統網絡體系建設,最主要的還是需要完善基礎設施的普及,特別是在基層部門要著重配置,加強基層部門與上層的聯系,確保基層部門能夠在網絡中有自己部門的群體通話、與上層部門的反應機制、信息及時反饋和處理辦法發布等模塊,這樣才能夠確保網絡系統發揮其原有的功能。
(二)篩選專業軟件,對網絡信息實行多類別覆蓋
對于軟件的選擇,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是系統軟件,可以應用國產的操作系統,這樣能夠確保政府部門內部的信息安全;另一部分是衛生系統內部的專用軟件,需要實現衛生系統內部的每一個人都有賬號,這樣便于信息發布和管理;第三部分則是員工所使用的即時通訊軟件,用來與群眾溝通和注意網絡輿論,負責網絡部門的員工能夠通過這部分軟件對網絡信息進行監督,包括重大衛生信息以及網絡輿論的共享、發布和管理等。
(三)聘用專業人才加大培訓力度
在人才篩選方面,要注意聘用對計算機或者網絡有經驗的應聘者,也可以與對網絡輿論有干預經驗的網絡媒體發言人相互合作,這樣可以借助他們的網絡影響力來影響輿論方向。在對內部已有人員的培訓方面也要做到定期培訓,使其能夠熟練掌握網絡系統的操作和應用,提高網絡活動能力。
四、結語
我國衛生系統在國內政府機構網絡化、信息化發展過程中一直處在關鍵階段,如何能夠突破瓶頸擁有整體化的網絡傳播體系結構,擺脫目前的尷尬狀態?需要從基礎設施、軟件部分以及人員三個方面進行突破,因為這三個方面是任何網絡體系都必須注意的三個重點要素,所以衛生系統應該從已有的網絡體系結構中篩選出屬于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加以解決,這樣才有可能突破目前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5.
[2]葉國文.預警和救治:從“9·11”事件看政府危機管理[J].國際論壇,,2002,(03):22-27.
作者簡介:楊華(1977-11)女,滿族,出生地: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衛生監督所,職稱政工師,從事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