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傳統的英語教學一直沿襲著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模式,現在推崇的英語個性化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真正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
關鍵詞:多報喜;巧報憂; 英語個性化教學
回想兩年前剛進入華新小學任教的時候,我才剛開始接觸小學英語教學,雖然有著5年的初中英語教學經驗,我發現兩者仍然大相徑庭。工作了短短幾個星期后感觸很大,要教好兩百多個少不更事的孩子真的不容易,什么問題都讓我陸陸續續地碰到了,那段時間我也學到了不少,從剛開始時經常忽視細節工作,管理上經常出現遺漏,變到后來慢慢吸取經驗總結教訓一步一步落實問題抓細節,我也是一點一點在成長的。我覺得華新小學的這群孩子們真的很純潔很可愛,我和他們的感情也很好,不管能和他們在一起相處多久,我想我會永遠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笑容。
記得剛開學時我班上有個叫左新軒的男生很讓我頭疼,上課不聽講,老是走動位置和別人講話,動不動就和其他同學鬧矛盾,只要兩句話不合就沖上去打架,我很氣憤他急躁沖動的個性,每次都耐心地教導他改正,可是成效并不大。有一次我批評他沒完成作業時他還當著全班同學和我頂嘴,我很憤怒,當即就讓他站到辦公室去并且打電話給他父親來學校。
他父親一來,看到站在辦公室里的他就踹上了幾腳,然后對他說“你給我惹事不想讀書了是吧,我當著老師的面燒了你的書包和書,你索性給我滾回去不要讀了。”左新軒呆呆地看著他父親,許久才反應過來說他不要。我把事情的經過告知了他父親,他父親嘆了口氣,在辦公室里詳細告訴了我他的家庭情況,原來他很小的時候父母離婚,母親就離開了他,他從小就是跟著父親成長的,父親對他很嚴厲但又和他缺少溝通,一有點事情對他是非打則罵,他的成長環境造就了現在任性沖動的他,在知道了他的實際情況后我突然有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我覺得他需要有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幫助他。
這場風波過后我經常找他來辦公室談心,談他的家庭談他的理想也談他現在的學習狀況,慢慢的我們熟悉起來,我發現其實他有很多閃光點,他告訴我他的理想是考上船山中學,他告訴我他在家里要做很多家務,什么都做還是每天要挨罵挨打。他告訴我其實他想成為一個好學生、老師的好幫手。我對他進行了一番鼓勵,激勵他慢慢改變自己向目標努力,激勵他改善和家人同學的關系,并且讓他在英語課上擔任紀律委員,約束別的同學的同時時刻提醒自己做好榜樣。
慢慢的,他變了,和家人同學的關系更加融洽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大幅度的提高了,在私下里他經常叫我全姐姐,和我說他每天發生的事情和心里話,并常常說我很親切,不像他的老師更像理解他關心他的姐姐。對于他的轉變我的心里樂滋滋的。我發現,其實孩子們都是很單純善良的,很多孩子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迷失了自己,需要我們這些老師用心來愛他們并幫助他們。
我們的老師要習慣于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在學生面前展示出自己的親和力,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你的“優質服務”。 長期以來,傳統的英語教學一直沿襲著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的模式,它導致了學生過度依賴老師,習慣被動的接受學習,教師們也不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一刀切”的教學,現在推崇的新課堂模式(新課改模式)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真正有效地用英語進行交際。基于上面的理論分析與實際了解,新課改模式的最終目標就是幫助學生培養興趣、找回信心,取得優異成績。
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知識,更需要關愛,關愛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責任,作為老師,除了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敬業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傳道授業解惑時,做到愛生如子。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相互的,學生雖小,但他們都有著一顆敏感而真誠的心,只要你真心關愛他們,他們一定會有令你驚喜的回報。只有讓學生喜歡你,他們才會信任你,向著你引導的方向發展。多年來,我學會激勵自卑的學生,點撥后進的學生,暗示自負的學生,發現特殊的學生,服務每一個學生,關愛所有的學生,用心去與學生交流,用愛去撫慰心靈,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才能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成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實踐證明:學生一旦意識到自己的努力取得了進步和成就,并且得到了老師的認可,便會產生強大的內在動力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成績。
對于家長,我們要經常和他們聯系交流,一定要向家長“多報喜,巧報憂”,要把教師對學生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表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教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那么我們工作就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夠獲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對于學生,我記得高爾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賞這句名言,我們在教育工作中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心能激起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仰慕心理,從而把這種情感遷移到教師所傳授的知識上。
有人說“愛自己孩子的是人,愛別人孩子的是神”。作為一名老師,我只想把所有我的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為他們的開心而感到開心,為他們的幸福而感到幸福!
[參考文獻]
[1]《愛的教育》(意)亞米契斯.譯者:夏丐尊.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5月
[2]《高爾基妙語錄》.(蘇)高爾基著;紋綺編.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