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取確診為羊疥螨病的羊32只,將其中29只隨機分為2組,分別按照50 mg/kg體重劑量進行口服治療和30 mg/kg體重劑量進行皮下注射治療,并在每種制劑第1次給藥后的7 d重復用藥1次,其余3只為陽性對照。結果表明,2種方法對羊疥螨病均有良好的療效,皮下注射優于片劑口服的治療效果。
關鍵詞: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羊疥螨病;療效;口服;皮下注射
中圖分類號: S858.2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7-0221-02
收稿日期:2013-10-14
作者簡介:王頌萍(1976—),女,黑龍江哈爾濱人,講師,從事畜牧獸醫方面的研究。E-mail:xiaomeisan@126.com。羊疥螨病(Psoroptidae bovis)又稱羊疥癬、羊疥瘡、羊癩,是由于癢螨或疥螨在動物體表皮膚寄生而引起的一種慢性寄生蟲病[1],多發生在秋末、冬季及初春,病、健羊之間通過直接接觸或是通過畜舍墻壁、柱欄、墊草、用具及飼養人員手臂等間接接觸而傳播蔓延。羊疥螨病主要侵害羊的皮膚,其發病特征主要表現為皮炎、劇癢、脫毛、結痂,從而影響羊的健康和皮毛產品質量,造成羊群營養不良,也可造成死亡,對養羊業危害極大。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為阿維菌素的衍生物,屬口服半合成的廣譜抗寄生蟲藥,有些廠家也生產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針劑,對螨蟲都具有一定的療效。本試驗設計不同制劑和用藥途徑對羊疥螨病的治療方案,比較不同制劑和用藥途徑對羊疥螨病的治療效果,為羊疥螨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治療藥物
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劑,由江西新世紀民星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獸藥字(2012)140126042;阿苯達唑伊維菌素注射液,由江西省和光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獸藥字(2006)140251126。
1.2患病動物及處理
陸續接診的患病羊來自周邊村鎮的3個散養戶,共計32只,表現為鼻唇、耳根、乳房及陰囊等皮膚薄嫩、毛稀處皮炎或背、臀、體側脫毛、皮炎,患病羊出現啃咬或摩擦患部、煩躁不安等劇癢癥狀,疑似羊疥螨病,經實驗室寄生蟲學檢查[2],確診已感染螨蟲。對每戶的患病羊隨機分成2組,采取阿苯達唑伊維菌素不同制劑和不同給藥途徑進行治療并記錄,同時為觀測治療效果,爭取養殖戶同意,各戶選擇1只患病羊與其他患病羊隔離,單獨飼養作為陽性對照。試驗前,對所有患病羊環境和用具噴灑10%漂白粉溶液消毒,24 h后清掃干凈,再次進行噴灑消毒。
選取確診為羊疥螨病的羊32只,將其中29只隨機分為2組,一組患病羊14只,為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劑口服治療組,按50 mg/kg體重劑量經口投服,第1次用藥后間隔7 d進行第2次治療,劑量與第1次相等;另一組患病羊15只,為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針劑皮下注射治療組,第1次給藥后間隔7 d進行第2次給藥治療,2次使用劑量均為30 mg/kg體重;每戶隨機抽選出的1只患病羊作為陽性對照組,未用藥。觀測時間均為28 d。
1.3效果檢查及判定
在病羊患部與健康皮膚交界處,用蘸有50%甘油水溶液的外科手術刀片刮至皮膚微見血,取皮屑放于平皿內帶回實驗室,置載玻片上,加50%甘油水溶液2滴,并于乙醇燈上方烤至溫熱,加蓋玻片后在低倍顯微鏡下檢查。于給藥前和給藥后7、14、21、28 d采樣進行檢查,以是否查到活的螨蟲作為判定依據,發現至少1個活的螨蟲即判定為陽性。
2結果與分析
2.1片劑治療組
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劑口服治療后3 d觀察,瘙癢癥狀有所減輕。由表1可見,在用藥后7 d仍有4只山羊身上查到活動的螨蟲;第2次用藥后7 d即第1次用藥后14 d檢查,仍在1只羊身上查到活的螨蟲;第1次用藥后21 d檢查,未查到活的螨蟲,同時患病部位均有康復表現,并長出了新毛;28 d后未檢查出螨蟲,也未發現有新病灶出現。
2.2皮下注射治療組
用藥后3 d觀察,病羊搔癢癥狀減輕。由表1可見,病羊在用藥后7 d仍在5只山羊身上查到活的疥螨;在第2次用藥后7 d即第1次用藥后14 d檢查,未查到活的疥螨;第1次用藥后21 d,患病部位有康復表現,有新毛長出;28 d時檢查未發現蟲體和新病灶出現。
2.3陽性對照組
由表1可見,在試驗后7、14、21、28 d將刮取的皮屑帶到實驗室檢查,陽性對照組均查到數量不等的活螨。該組山羊螨病臨床癥狀日益嚴重,患部不斷擴大,由背部、臀部向頸部、胸部和四肢蔓延,脫毛加重,病羊身體瘦弱,采食量下降。
3小結與討論
3.1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劑對山羊螨病有良好的療效
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片劑作為廣譜驅蟲藥物,對各種動物體內外各種寄生蟲均有很好的效果,1次用藥可防治各種動物大部分體內外寄生蟲,具有一藥多效的特點,用于治療山羊螨病,用藥量小,效果可靠。有研究表明,按50 mg/kg體重劑量使用,對初感染山羊螨病效果尤為顯著,1次用藥即可完全殺滅蟲體;對于病期較長、感染嚴重的病羊間隔7~10 d再重復投藥1次,可根除自身螨蟲卵孵化后的二次感染[3]。本治療試驗中,第1次用藥后7、14 d檢測,部分患病羊仍有活螨存在,第2次用藥后14 d未檢測出螨蟲。因此,為防止復發和確切的療效,建議臨床上在第1次用藥后7 d進行重復用藥,方能取得確實療效。
3.2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針劑皮下注射對山羊疥螨有良好的殺蟲效果
研究表明,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針劑皮下注射對山羊疥螨殺滅效果確實可靠,用藥量小,對早期感染疥螨的病羊效果尤為顯著,1次用藥即可治愈。對于病期較長的山羊,須間隔7~12 d 進行第2次注射,并做好圈舍等環境的殺螨,可取得滿意的效果[4]。本治療試驗中,針劑的治療效果類似片劑的效果,在第1次用藥后檢測,仍有部分患病羊檢測到螨蟲,第2次用藥后7 d未檢測到螨蟲。因此,建議臨床上在第1次用藥后7 d也進行重復用藥,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3.3片劑口服與針劑皮下注射治療效果比較,針劑用藥量少、效果較好
將2種治療方法進行對比發現,首先皮下注射重復用藥后的7 d即第1次用藥后的14 d,實驗室檢查未見到病原,而片劑口服組病羊仍有病原,說明皮下注射優于口服治療效果;其次,2種方法均需重復用藥,方能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第三,片劑使用量大于皮下注射劑量,不僅增加成本,可能對羊有一定的副作用,這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另外,依據山羊疥螨的生物學特性,在適宜條件下,羊疥螨在圈舍可存活2~3周。因此,在應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皮下注射或片劑治療羊疥螨病的同時,應使用殺螨劑對圈舍進行滅螨處理,可避免重復感染。
參考文獻:
[1]高睿,郭欣怡,楊惠萍,等. 淺談羊疥螨病的防治[J]. 農村養殖技術,2005(18):38-40.
[2]權國花,王裕民. 伊維菌素片劑對絨山羊螨病的治療效果觀察[J]. 養殖與飼料,2009,3(6):55-56.
[3]才項吉. 伊維菌素對山羊疥螨的驅殺效果試驗[J]. 中國畜牧獸醫,2008(12):153.
[4]任麗君. 伊維菌素緩釋注射液的制備、含量測定及藥代動力學研究[D]. 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04.
[5]孫艷俠. 獸用明膠緩釋微球的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學,2004.
[6]徐霞. 伊維菌素脂質體的毒理學、藥動學及對豬疥螨病療效的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06.
[7]張梅. 伊維菌素的抗體制備及ELISA法殘留分析[D].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06.
[8]何家康.鹽酸多西環素緩釋注射液的研制及其在豬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研究[D]. 長春:吉林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