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4種石斛原生種為試驗材料,采用雙裂雜交交配設計,開展石斛種間雜交、自交親和性及蒴果生長動態研究。結果表明,4種石斛種間自交親和性大小順序為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報春石斛>美花石斛。12個雜交組合中有5個雜交組合收獲雜交種子,親和性大小順序為報春石斛×美花石斛>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報春石斛×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大苞鞘石斛>大苞鞘石斛×報春石斛,其他組合雜交不親和。宜選擇大苞鞘石斛作雜交父本或母本,報春石斛作雜交母本。石斛果實快速生長期為4—5月,8月生長量達最大,雜交果落果時間在授粉后1個月內,自交果落果時間在7—8月。
關鍵詞:石斛;雜交;自交;親和性;蒴果;動態
中圖分類號: S682.310.3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7-0190-03
收稿日期:2013-10-09
基金項目: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編號:2011GXNSFB018039);廣西林業科技專項(編號:桂林科字[2010]第一號)。
作者簡介:龔建英(1978—),女,廣西三江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花卉研究。E-mail:282305221@qq.com。
通信作者:王華新,博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花卉研究。E-mail:wanghuaxin2000@163.com。石斛是蘭科石斛屬(Dendrobium spp.)植物的總稱,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花形花姿優美、花色鮮艷、花期長、許多種類具有芳香,既可作切花,也可盆栽觀賞,深受人們的喜愛,被譽為“四大觀賞洋蘭”之一,在國際蘭花市場上具有重要地位[1-2]。觀賞石斛育種是研究的重點和熱點[3],美國、泰國、日本對石斛的育種研究較早,每年都培育出許多石斛新品種。目前,國內對石斛的資源分布[3-5]、無菌播種、組織培養[6-11]以及藥用成份和藥理作用[12-13]研究較多,但相關石斛育種研究較少[14-16],國內尚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斛新品種。種間雜交是培育石斛新品種的有效手段,廣西有石斛原生種約30種,為石斛重要的中心產區。本研究充分利用本地及其他省份引進的豐富石斛種質資源,對石斛屬4個種進行正反交和自交,摸索不同種間雜交和自交親和性,為石斛屬雜交育種親本的選擇以及雜交組合的選配提供重要理論依據,并對雜交果生長動態進行研究,以期為有效促進雜交果發育以及進行雜種胚挽救提供技術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供試材料為4個石斛原生種,即大苞鞘石斛(D.wardianum)、腫節石斛(D. pendulum)、報春石斛(D.primulinum)、美花石斛(D.londdigesii)。
1.2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花卉研究所花卉種質創新試驗區內( 22°56′N,108°21′E),海拔80~145 m,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21.8 ℃,1月均溫12.8 ℃,7月均溫27.8 ℃,≥10 ℃的年積溫7 200 ℃,極端最低溫 -1.5 ℃,極端最高溫39.4 ℃,年降水量為 1 350 mm,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0%。
1.3試驗方法
采用雙列雜交交配設計(表1),共設計16個授粉組合,其中種間雜交組合12個,自交組合4個。
3結論與討論
無論是石斛自交果還是雜交果,坐果率、膨大率與萌發率并不完全表現為正相關,即坐果率和膨大率高,萌發率不一定高。如腫節石斛坐果率高,萌發率卻最低;雜交果大苞鞘石斛×報春石斛蒴果膨大率最大,但萌發率卻為0,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許多植物在種間雜交時果實能膨大坐果,但不一定有可育種子[18]。通過坐果率、膨大率和萌發率3個指標結合更能反映種間雜交和自交親和性[18-20]。種胚發育不良可能與石斛人工授粉后存在授精后障礙有關,如何通過優化種胚培養基配方及在雜交果落果前對雜種胚進行挽救,培養出雜交子代成苗植株,對獲得石斛雜交新種質和材料尤為重要。
綜合考慮坐果率、膨大率和萌發率3個指標,4種石斛種間自交親和性大小順序為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報春石斛>美花石斛。12個雜交組合中有5個雜交組合親和性大小順序為報春石斛×美花石斛>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報春石斛×大苞鞘石斛>腫節石斛×大苞鞘石斛>大苞鞘石斛×報春石斛,其他7個組合的雜交不親和。宜選擇大苞鞘石斛作為雜交父本或母本,報春石斛作為雜交母本,報春石斛×美花石斛是親和性最高的雜交組合。石斛種間雜交親和性可能與父母本親緣關系的遠近、花粉的質量、花粉與柱頭的識別、花粉在柱頭及子房的行為等相關,上述問題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點,以期為種間雜交親和性及障礙克服提供理論依據[21]。
石斛4個種間自交果和5個種間雜交果果實生長速度最快的是4—5月,8月生長量達最大,9月果實略有皺縮,橫縱徑變小。雜交果與自交果相比,其大小小于或介于父本和母本自交果之間。根據石斛果實生長發育規律,適時施用不同配比的養分,科學管理,提高果實質量,促進種胚發育。
雜交果落果時間主要為雜交授粉后1個月內,可能與人工授粉后存在授精后障礙有關;石斛種間自交果落果時間主要為7—8月,南寧7—8月受高溫高濕氣候影響,田間種植通風差,容易滋生病菌,會使石斛植株和果實腐爛,導致石斛坐果率降低。以期明確石斛落果時間,為有效提高石斛坐果率提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李振堅,王雁,彭紅明,等. 瀕危石斛蘭開花與授粉生物學特性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09(6):43-49.
[2]龔建英,余雪標,徐大平.石斛蘭無土栽培基質優化篩選研究[J]. 廣西林業科學,2007,36(1):82-85.
[3]潘麗晶,曹友培,肖楊,等. 庭觀賞石斛育種技術研究綜述[J]. 廣東農業科學,2009(9):71-73.
[4]鄧朝義,聶建平,盧永成,等. 貴州石斛屬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價值評價[J]. 貴州林業科技,2004,32(1):51-53.
[5]趙天榜,陳志秀. 河南石斛屬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研究[J]. 地域研究與開發,1994,13(2):59-61.
[6]曾宋君,程式君,張京麗,等. 五種石斛蘭的胚培養及其快速繁殖研究[J]. 園藝學報,1998,25(1):76-81.
[7]張瑩,王雁,李振堅. 報春石斛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學通訊,2007,43(4):749.
[8]藍玉甜,劉世勇,羅玉婷,等. 鼓槌石斛種子萌發培養與小苗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 農業科技,2010(11):89-91.
[9]鄧選國,黃俊鵬,宋希強,等. 密花石斛無菌播種與莖尖培養研究[J]. 熱帶農業工程,2009,33(5):41-43.
[10]張銘,朱峰,魏小勇,等. 鐵皮石斛種胚萌發和原球莖質量控制[J]. 浙江大學學報,2000,27(1):92-94.
[11]羅嵐,關仕港,劉建昌,等. 秋石斛離體快速繁殖研究[J].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4,22(2):69-71.
[12]李妮亞,高培元,王紫. 海南石斛屬和金石斛屬植物多糖及氨基酸含量分析[J]. 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04,13(4):57-58.
[13]陳蕤,崔盛,陶宗婭. 三種川產石斛有效成分的測定及其分布規律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2010,23(3):986-988.
[14]練強,李俊. 齒瓣石斛人工授粉試驗[J]. 熱帶農業科技,2003,26(2):44-45.
[15]李涵,鄭思鄉,李枝林,等. 齒瓣石斛多倍體育種研究初報[J]. 中國農學通報,2004,20(4):198-199.
[16]朱根發,王碧青,陳明莉,等. 大花蕙蘭與蘭屬植物種間雜交研究[J]. 植物學報,2005,22(4):445-448.
[17]呂復兵,周芳,朱根發. 文心蘭雜交結實性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08(7):52-53.
[18]王丹菲,趙珺,雷家軍. 百合種間雜交親和性的研究[J]. 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6,37(1):26-30.
[19]趙興華,蘇勝舉,王洪波,等. 不同百合品種間雜交親和性研究[J]. 中國農學通報,2011,27(25):103-107.
[20]王沖,雷家軍,姜闖,等. 君子蘭種間雜交及自交親和性[J]. 中國農業科學,2011,44(18):3822-3829.
[21]賀佳玉,李云,姜金仲,等. 植物胚敗育機理及其離體培養挽救技術之研究進展[J]. 中國農學通報,2008,1(24):14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