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選用雷力海藻生物肥和當地常用的化學肥料進行了比較試驗。試驗結果,雷力海藻肥對穩定小麥成穗數、控制春發無效分蘗、提高小麥成穗率、促進灌漿結實有顯著作用,表明雷力海藻肥對小麥生產具有較好的作用。
關鍵詞:雷力海藻肥;化學肥料;小麥生產;應用
中圖分類號: S512.1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7-0102-02
收稿日期:2013-10-02
基金項目: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蘇中試驗站專項(編號:CARS-3-2-13);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2]206);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編號:2012BAD04B08)。
作者簡介:楊步琴(1974—),女,江蘇洪澤人,農藝師,主要從事稻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推廣。Tel:(0517)87239382;Email:chybq@126.com。雷力海藻肥是北京雷力(集團)公司應用新型天然海洋巨藻研制加工的生物肥料,集營養成分、抗生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多功能于一體[1]。為驗證雷力海藻肥在小麥作物上的節肥、增產、生態等綜合效果,探尋促進糧食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新的途徑,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6月在江蘇“現代農業(稻麥)科技綜合示范推廣(洪澤)”基地進行了雷力海藻肥在小麥生產上應用效果試驗與示范。
1材料與方法
1.1基本情況
試驗在洪澤縣岔河鎮施湯村進行,土壤類型為灰黏黃土,有機質含量27.6 g/kg,全氮2.09 g/kg,堿解氮130.3 mg/kg。速效磷 26.3 mg/kg,速效鉀223 mg/kg。
1.2試驗設計
試驗設3個處理,分別為處理1(空白對照):全程不施底肥和追肥;處理2(當地常規肥料):底肥施常規復合肥(含N、P2O5、K2O各15%)289.5 kg/hm2、尿素189 kg/hm2、過磷酸鈣(含P2O5 11.5%)757.5 kg/hm2、3月18日拔節期,追施常規復合肥150 kg/hm2、尿素147 kg/hm2,全生育期純氮總用量220.5 kg/hm2。處理3(雷力海藻肥):底肥施雷力復混肥(含N15%、P2O515%、K2O 5%)870 kg/hm2,3月18日拔節期,追施雷力復混肥(含N 23%、P2O5 6%、K2O 6%)390 kg/hm2,全生育期與處理2等量施用純氮總量 220.5 kg/hm2。
1.3試驗實施
試驗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共9個小區,每小區面積40 m2,小區之間設0.5 m隔離帶,試驗區四周設1 m以上隔離保護行。供試品種為鄭麥9023,11月1日播種,播量187.5 kg/hm2。冬前進行化學除草,破口抽穗期防治赤霉病和蚜蟲。6月7日收獲,各小區單打單脫測定實產。
2結果與分析
2.1小麥群體動態
在播期播量相同條件下,處理3成苗量稍高,但各處理間苗量基本相近(表1)。越冬期處理3與處理2單株帶蘗均為0.35個,較處理1多0.05個;處理3群體莖蘗較處理2、處理1分別多13.5 萬、34.5 萬/hm2。返青期處理3與處理2單株帶蘗數量相同,但群體莖蘗比處理1高54 萬~72 萬/hm2,差異明顯。3月上、中旬拔節前處理1葉色最淡,處理3葉色落黃明顯,處理2葉色相對較深;拔節期處理3高峰苗量為907.5萬/hm2,較處理2少379.5萬/hm2、少29.49%,較處理1增225 萬/hm2、增32.97%。拔節肥施用后,處理3葉色回升明顯,與處理2葉色相當。成熟期處理3成穗603 萬/hm2,比處理2低33 萬/hm2,比處理1高166.5 萬/hm2;處理3成穗率最高達66.45%,分別比處理2、處理1增17.04、2.5百分點。
3討論
雷力海藻肥與常規肥料在全生育期等量、不同時期等比例施用條件下,對于穩定適宜成穗數、控制春發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促進灌漿結實有顯著正向作用[2-5],理論產量及實收產量無顯著差異,表明生物肥料與化學肥料有相似的生產能力。雷力海藻肥對土壤結構、小麥籽粒品質的調節作用有待進一步試驗驗證。
參考文獻:
[1]王強. 海藻液肥生物學效應及其應用機理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學,2003.
[2]孫國峰,周煒,何加駿,等. 豬糞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狀及小麥產量的變化[J]. 江蘇農業學報,2012,28(5):1054-1060.
[3]陳景明. 海藻肥在作物生產上的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05(9):1730-1731.
[4]姚國才,馬鴻翔,姚金保,等. 遲播干旱脅迫下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對早熟小麥寧麥15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2,40(10):73-75.
[5]陳志龍,陳杰,許建平,等. 有機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對小麥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7):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