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據農戶調查數據,通過選取指標并建立二元選擇模型,對影響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農戶年齡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負相關關系;耕地面積、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農業生產每年平均損失均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正相關關系;而人們的收入水平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影響不大。綜合研究結果可知,農戶的參保意愿主要取決于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
關鍵詞:農業保險;投保意愿;二元選擇模型
中圖分類號: F840.6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7-0458-03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編號:12BJY034、12BJY053);河北金融學院科研基金(編號:JY201303)。
作者簡介:趙桂玲(1971—),女,河北獻縣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保險、金融。E-mail:jrzgl2004@126.com。自從我國于1980年恢復保險業以來,農業保險的發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了,但其進程并非一帆風順。1982—2002年,只有中國人保和新疆建設兵團保險公司經營農業保險,但虧損比較嚴重,其中1984—2002年的平均賠付率為93.5%,因此這2家保險公司都消減了農業保險業務。2003年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2003年底,保監會提出了發展農業保險的5種模式。2004至2008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5年均對農業保險的發展提出要求,2007年中央財政首次列支21.5億元進行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體現了政府對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高度重視。2007年8月,河北省開辦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推出小麥、玉米、棉花、能繁母豬、奶牛等5個保險品種的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2008年,河北省出臺《河北省種植業保險保費財政補貼管理辦法》和《河北省養殖業保險保費財政補貼管理辦法》,并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財政補貼試點,在參保農戶承擔20%保費的基礎上,各級財政承擔80%。2011年10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北省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在原有險種的基礎上,將水稻、花生、馬鈴薯、大豆、油菜、設施農業納入財政保費補貼品種范疇。2012年10月,河北省財政廳等5個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增加森林保險等保費補貼品種有關事項的通知》,將森林保險、甜菜保險、育肥豬保險納入財政保費補貼品種范疇。可見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業保險品種不斷豐富,2007年至今,河北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呈現逐年增加的良好勢頭。
12001—2012年河北省農業保險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2001—2006年,河北省農業的保費收入基本上是逐年減少的,這是由于保險公司為了追求利潤,逐漸收縮如農業保險這種微利或虧損的險種。但是由表中可以看出,保費收入從2006年的410萬元一下子增加到2007年的7 660萬元,增加了近18倍,并在2007年以后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2011年,河北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約7.6億元,賠款支出約1.87億元,賠付率約25%。雖然農業保險增長勢頭良好,但是同其他保險險種的發展情況相比,農業保險發展相對滯后。截至2012年底,河北全省農業保險原保費收入1286億元,同比增長69.11%,但是占財產險公司的保費比重僅為4.87%,可見農業保險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影響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因素假設
本次調查選取了5個影響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微觀因素,其假設如下。
2.1年收入水平
農業保險產品是一種奢侈品,在農戶滿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之后,如果收入還有剩余,才有可能會購買農業保險。收入水平的高低影響著農戶對農業保險的投保意愿,收入水平越高,農戶對保費的支付能力越強,投保意愿將會增加;反之,收入水平越低,農戶對保費的支付能力越弱,投保意愿將會降低。因此,農戶的收入水平不但是影響農業保險購買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收入水平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正相關關系。陳妍等以湖北省農戶為例,基于Logistic模型對農業保險購買意愿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1];李杰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對山西省運城市323戶農戶的農業保險需求意愿進行調研,都驗證了這一假設[2]。
2.2年齡
年齡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影響有正反2個方面。年齡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正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一般來說,農戶年齡越大,對風險認識越全面,對風險的后果越重視,通過投保農業保險轉移風險的意愿越強;此外,年齡大的人資金積累一般也較多,更有能力購買農業保險。年齡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負面影響主要體現在:一般來說,年齡較小的人在思想上更加開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較強,而年齡較大的人思想比較保守,對于新生的事物有抵觸,不容易接受;此外,年齡大的人社會關系一般也較多,風險處理的方法一般也較多,比如求助于親戚、朋友等。可以看出,年齡對于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影響的作用方向取決于兩者的合力。
2.3耕地面積
一般來說,耕地面積越大,農戶依靠農業取得收入的依賴性越大,因此一旦農作物遭受自然災害的襲擊,農戶將會遭受嚴重的損失,甚至顆粒無收,從而直接威脅到農戶的基本生活保障。農戶耕地面積越大,農作物遭受自然災害損失的可能性和損失程度越大,農戶就越懼怕風險發生,因此轉移風險的愿望也就越強,而農業保險這種轉移風險的工具以其獨特的優勢將會被這些農戶所青睞。可以看出,農戶耕地面積也是影響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因素之一,并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正相關關系。Enjolras等利用2002—2005年在哥斯達黎加的實地調查數據驗證了這一假設[3]。
2.4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
如果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識程度不夠,不知道農業保險的作用或者通過道聽途說等途徑片面地、被動地接受農業保險的負面作用,而不是積極科學地去了解其正面作用,這可能會減少對農業保險的需求;相反,如果農戶對農業保險的認識程度較深,認識到農業保險的保障作用,知道當農業受到自然災害或者意外事故的危害時,保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補償農民的損失,將更能接受農業保險。因此,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正相關關系。孫香玉等以淮安市農業保險為例,運用二元選擇模型對影響農業保險需求的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4-5];彭可茂等通過對廣東省34地農戶稻作保險購買行為的調研,運用Tobit模型對農戶水稻保險支付意愿影響因素進行的研究也都驗證了這一假設[6]。
2.5農業生產每年的平均損失
農業保險的基本功能是農業生產風險分散、補償農業生產損失。農業生產的主要風險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突發性、多發性常常造成農民損失慘重甚至顆粒無收。如果農戶在每年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平均損失較大,他們會更加關注風險,并注重風險管理,使得保險這一轉移風險的工具將會較快被認可,從而投保意愿得到加強;相反,如果每年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平均損失較小,就可能對風險疏于管理或者存在僥幸心理,使得保險投保意愿減弱。因此,農業生產過程中每年的平均損失與農業保險的投保意愿呈正相關關系。
3模型的建立與數據收集與整理
3.1模型的建立
5結論
根據以上實證結果可以得到的結論:(1)年齡(X2)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呈負相關關系,農戶參加農業保險的概率隨年齡的增加呈逐步減小的態勢。因此保險公司在進行保險營銷時,可以根據年齡對保險市場進行細分,將年輕人群作為重點營銷對象,并且積極爭取年老人群。(2)年收入水平(X1)、耕地面積(X3)、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X4)、農業生產每年平均損失(X5)等4個變量均與農業保險投保意愿成正相關關系,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的作用方向與假設相一致。其中年收入水平(X1)沒有通過檢驗,說明人們的收入水平對農業保險投保意愿影響不大。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X4)的系數最大,說明農戶的參保意愿主要取決于農戶對農業保險的了解程度。因此保險公司和相關部門應重點加大農業保險的宣傳力度,在農戶中普及農業保險相關知識,讓農戶認識到農業保險的重要性,從而增強農戶的參保意識。
參考文獻:
[1]陳妍,凌遠云,陳澤育,等. 農業保險購買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 農業技術經濟,2007(2):26-30.
[2]李杰. 農戶農業保險需求因素分析——基于運城市323戶農戶的問卷調查[J]. 時代金融:中旬,2013(4):230-231.
[3]Enjolras G,Sentis P. The main determinants of insurance purchase:An empirical study on crop insurance policies in France[C]//People,Food and Environments:Global Trends and European Strategies,Belgium:the 12th EAAE Congress,2008.
[4]孫香玉. 保險認知、政府公信度與農業保險的需求——江蘇省淮安農戶農業保險支付意愿的實證檢驗[J].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8(1):48-54.
[5]蔣國民. 農戶對農業保險需求的影響因素研究——以淮安市為例[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08.
[6]彭可茂,席利卿,彭開麗. 農戶水稻保險支付意愿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基于廣東34地1 772戶農戶的經驗數據[J]. 保險研究,2012(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