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了新型玉米超微粉體種衣劑在遼寧地區的理化性質及應用效應。結果表明,新型種衣劑2號與3號pH值、成膜時間、溶解黏度、溶解懸浮率、包衣均勻度、包衣脫落粒、熱貯穩定性等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高溫處理后溶解懸浮率沒有顯著下降,效果優于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產品優勢明顯。新型超微粉體玉米種衣劑可以顯著改善玉米幼苗素質。運用超微粉種衣劑處理后,玉米的發芽率、出苗率、成苗率及幼苗素質等關鍵指標與對照相比均顯著提高。超微粉種衣劑在玉米全生育期中無毒害或抑制作用,提質增效明顯。
關鍵詞:玉米;新型超微粉體;種衣劑;理化必質;防病效果
中圖分類號: S513.0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4)07-0092-02
收稿日期:2013-10-17
基金項目: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編號:SXGC(2013)239);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編號:CARS-01-45);江蘇省農業綜合開發科技推廣項目(編號:2013KJ-22)。
作者簡介:張小祥(1980—),男,江蘇東臺人,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種子包衣及栽培研究。Tel:(0514)87307858;E-mail:zhngyz@126.com。
通信作者:黃年生,研究員,主要從事種子包衣及栽培研究。E-mail:jsyzhns@163.com。玉米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飼料及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1-3]。近年來,部分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由于連年春旱,影響了玉米播種出苗;二是地下害蟲危害嚴重,金針蟲、地老虎等地下害蟲造成大塊田地玉米缺苗斷壟,致使減產嚴重;三是病害嚴重,絲黑穗病、粗縮病已成為玉米的主要病害,嚴重田塊產量損失50%以上,隨著秸桿還田技術的推廣,致使土壤帶菌量增加,病害有加重趨勢[2-9]。自20世紀80年代初北京農業大學研究玉米種衣劑以來,至今已有10多個廠家生產玉米種衣劑產品,在提高種子成苗率、幼苗素質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還存在一些缺陷:一是目前使用的玉米種衣劑劑型基本是懸浮劑,理化性質尤其是外觀易出現分層、沉降等缺點[10];二是由于包衣層不牢固,包衣后的種子在運輸過程中,種子外表種衣劑會大量脫落,影響應用效果;三是現有玉米種衣劑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是克百威等高毒農藥,易引起人畜中毒[11]。本研究探討了江蘇里下河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新型超微粉玉米種衣劑理化性質,包括酸度、溶解黏度、成膜時間、包衣均勻度、包衣脫落粒等關鍵指標,分析了新型玉米超微粉體種衣劑在遼寧地區全生育期的田間表現,旨在為大面積推廣應用該產品提供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試驗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科研基地進行,試驗地土質為黑壤土,肥力中等偏上。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試驗藥劑為玉米超微粉體種衣劑2號、玉米超微粉體種衣劑3號(以下簡稱新型2號、新型3號);3個對照:未包衣空白(CK1)、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1號(CK2)、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2號(CK3)。
1.2測定項目及調查方法
將精選過的飽滿玉米種在清水中浸泡15~20 min,撈出玉米種,淋去多余水分,以不滴水為準,分別將玉米超微粉體種衣劑1號、2號及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按藥種比1 ∶100置于圓底容器中,將浸濕的玉米種慢慢加入容器中進行滾動包衣,邊加種邊攪拌,直至將各種種衣劑全部均勻包裹在玉米種上為止。留小部分種子放置于實驗室恒溫培養箱中,剩余全部用于田間播種。
1.2.1理化性質測定參照GB/T 17768—1999《懸浮種衣劑產品標準編寫規范》規定的方法測定玉米種子包衣后成膜時間、黏度及包衣脫落粒。參照何平等的方法[12]測定種衣劑的包衣均勻度、懸浮率、穩定性。
1.2.2田間試驗設計每穴播1粒,小區面積21.6 m2,重復3次,隨機區組排列。
1.2.3田間調查方法東北地區玉米出苗14 d后在恒溫培養箱分別調查發芽率、發芽勢,田間播種14 d后調查各小區的出苗株數(種子出苗后每天記錄各小區出苗數,直到停止出苗為止)、株高、葉長、葉寬、葉面積、平均根長、平均根數、莖干質量、莖鮮質量等。在玉米苗期及生長中后期玉米絲黑穗病特征明顯時進行調查,定苗后調查每個處理出苗總數及未出苗數,生長中后期調查玉米絲黑穗病發生株數,計算玉米絲黑穗病發生率、防治效果、保苗效果,計算公式如下[13]。
病株率=病株數/調查總株數×100%;(1)
防治效果=(對照區病株率-處理區病株率)/對照區病株率×100%。(2)
2結果與分析
2.1玉米超微粉種衣劑理化性質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表明,新型種衣劑2號與3號pH值、成膜時間、溶解黏度、溶解懸浮率、包衣均勻度、包衣脫落粒、熱貯穩定性等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高溫處理后溶解懸浮率沒有顯著下降,效果優于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產品優勢明顯。新型超微粉體玉米種衣劑可以顯著改善玉米幼苗素質。新型2號、3號對玉米幼苗素質的提高效果明顯優于空白對照,與市售普通玉米種衣劑的效果相當。新型2號、3號處理后的玉米在發芽率、發芽勢、株高、莖稈質量、鮮質量、葉長、葉寬、葉面積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新型2號、新型3號與市售種衣劑相比,在防治絲黑穗病上略有優勢。新型2號、3號對玉米全生育期表現為無毒害或抑制副作用。新型超微粉體玉米種衣劑是固體超細微粉體粉末狀,可以現用現配,保質周期長,更重要的是與懸浮型種衣劑相比,便于運輸保存,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張麗君. 20%福·克懸浮種衣劑(FS)種子包衣防治玉米蚜蟲試驗初報[J]. 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4):84.
[2]陳景蓮,徐利敏,于傳宗. 6%福美雙·戊唑醇·氯氰菊酯懸浮種衣劑防治玉米絲黑穗病藥效試驗[J]. 內蒙古農業科技,2012(1):69-70.
[3]蒲廷英. 銳勝種衣劑對糯玉米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 貴州農業科學,2012,40(11):63-64.
[4]秦雪峰,杜開書,徐艷聆. 夏玉米田害蟲的群落結構[J]. 江蘇農業學報,2013,29(2):294-298.
[5]李明,劉新潤,陶波. 生物保護劑對玉米種子萌發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響[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8,39(9):21-24.
[6]楊長成,郟雅楠,高增貴,等. 耕作方式對玉米主要病蟲害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2):122-124.
[7]馬建倉,李文明,楊鵬,等. 種衣劑對玉米種子出苗率的影響及對苗枯病和頂腐病的防治效果[J].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0,45(5):51-55.
[8]劉穎,齊華,張衛建,等. 氣象因子對不同生態適應型春玉米產量的影響[J]. 江蘇農業科學,2013,41(8):84-87.
[9]姜軍,趙霞,黃璐,等. 玉米種衣劑研究進展[J]. 河北農業科學,2008,12(9):49-50,62.
[10]王斌,張婧贏,王巖,等. 6種玉米種衣劑的理化性質測定及其安全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7):253-256.
[11]劉玉濤. 多功能種衣劑對旱地玉米萌發生長及產量的影響[J]. 玉米科學,2000,8(4):85-86.
[12]何平,鄧先明,劉光珍,等. 玉米種衣劑包衣效果研究[J]. 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15(3):231-233.
[13]馬立功.10.2%福美雙·戊唑醇懸浮種衣劑防治玉米絲黑穗病藥效試驗[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