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茶葉是貴州僅次于烤煙、油菜的第三大經濟作物,是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全球性商品,湄潭作為貴州重要產茶縣,茶產業的發展對于湄潭經濟發展的作用顯而易見。本文通過對湄潭茶產業的調查研究,了解了湄潭茶產業的發展現狀,找出了湄潭茶產業發展存在品牌雜亂,市場競爭激烈,科學技術水平不高,加工程度低,質量不穩定,農藥殘留嚴重,投入不足,資金匱乏等問題,并針對問題,從品牌、科技、投入、政策的多維角度提出了發展對策,為湄潭茶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政策依據。
關鍵詞:茶產業;品牌戰略;標準體系
一、研究背景
湄潭位于貴州省北部,是久負盛名的“云貴小江南”,被譽為“全國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示范縣”和“中國名茶之鄉”。湄潭是貴州最大的茶葉生產基地,茶產業已經成為湄潭縣的主導產業。湄潭縣發展茶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社會基礎。但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茶葉的需求逐漸多元化。因此,需要對茶葉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明晰茶產業發展的思路,以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二、湄潭茶產業的發展現狀
1、茶園面積迅速增加,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2011年,全縣茶園面積、產量、產值分別占全省的85%、262%、322%。2012年投產茶園達到285萬畝,全年茶葉總產量254萬噸,產值165億元,茶業綜合產值30億元以上。經調查顯示茶農的茶葉種植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例較大,為50%—80%,可見茶葉種植對于其生活的重要性。24%的農戶所種植品種為黔湄601,其余種植品種較為分散。
2、茶文化歷史悠久,茶葉品牌多名牌少
我國具有悠久的種茶和飲茶歷史,關于茶文化的起源有很多爭議:唐·陸羽《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湄潭茶葉在貴州比較有名的茶葉品牌有 :“百道紅牌遵義紅茶”、“蘭馨牌蘭馨雀舌”、“蘭馨牌蘭馨金尖”、“伊愫牌湄潭翠芽”等。雖然湄潭茶葉品牌種類多,但真正在貴州乃至全國知名的、有影響力的很少,而且假冒偽劣的現象也很嚴重,導致品牌形象受到嚴重的毀損。
3、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情況
經調查,有56%的茶農所在區域有專業的茶葉生產基地,這對茶葉的產銷相結合是非常有利的。被調查農戶中,幾乎沒有自己對自己生產的茶葉進行加工,有21%的茶農將所產茶葉賣給中間商,主要通過茶青交易市場來完成銷售,其他的茶農則選擇直接將自家所產茶葉賣給茶葉加工企業。茶葉的主要加工都是靠加工廠的收購加工來完成的,據農戶反映,他們茶園附近的茶葉加工企業有5家以上。77%的農戶的茶葉售價都在50元左右,價格相對較低,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貴州茶葉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品牌雜亂,市場競爭激烈。貴州茶葉品牌眾多,但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很少,雜牌企業的生產能力較低,質量不穩定,與名牌企業之間形成惡性競爭。貴州省茶葉商標有 200 多種,已注冊的茶葉品牌多達150 多種 。從局部看,這對一個縣的經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從全省乃至全國范圍來看,卻未必起到促進作用。
2、科學技術水平不高,加工程度低。茶葉加工企業的規模滯后于茶葉生產基地的建設,企業的加工技術科技含量低,設備落后,人才缺乏,產品質量不高,結構單一。機械化、標準化程度低,大多數企業靠手工操作 ,機械設備陳舊,導致企業產品質量不穩定,效率低下。
3、質量不穩定,農藥殘留嚴重。在茶葉生產中施用農藥后一部分農藥直接或間接殘存于茶葉中以及土壤和水體中,殘留在茶葉中的農藥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調查發現,湄潭縣的很多茶場沒有茶葉質量檢測的基本設備和專業技術人員,導致企業對產品的質量不能進行有效監控,所以造成企業盲目生產。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基本上所有的茶農在茶葉生長過程中都會使用化肥和農藥,農藥支出在茶農支出中占有很大比重,農藥殘留現象嚴重,著嚴重影響了湄潭茶業的持續發展。
4、投入不足,資金匱乏。資金是產業發展的根本,是企業一切活動的血液和源泉。資金的來源有三個渠道,一是企業自身,二是政府,三是外商投資。首先,除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外,大多數企業都是民營小企業,資金非常有限;其次,政府對茶產業的重視程度不夠,政策各異,缺乏有效的溝通和配合;最后,投資市場很難把投資方向對準農產品市場,特別是茶葉市場,資金大多都投向近年來比較熱的行業,比如房地產、金融等行業。
四、貴州茶葉產業的發展對策
1、制定產品品牌定位策略。市場上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是多元化的,消費者對相同產品的需求存在很大差異,不同的消費群體對產品的定位不同,因此我們要對市場進行細分,把企業的目標市場區分開來,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并購買我們的產品。
2、引領科技,提高茶葉加工技術,重視茶葉深加工,保障貴州茶產業可持續發展。在當代社會生產中,科學技術起主導作用,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貴州茶葉種植面積在不斷增加,茶葉的深加工已經勢在必行。
我國的飲料市場大多被碳酸飲料占領,茶飲料銷量雖然在逐漸上升,但還需要開拓更大的市場,茶飲料既有獨特的風味,也具有醫療、保健、養生等功能,所以它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除了茶飲料之外,對茶葉副產品的深加工也是茶產業發展的好出路,比如開發新型醫藥用品:茶葉色素的開發利用、提取茶多酚類物質、提取咖啡堿;提取優質化工原料:提取天然表面活性劑、提取天然抗氧化劑等。
3、抓好茶葉質量標準體系建設,實施茶葉GAP,推進貴州無公害茶葉建設。健全茶葉質量標準體系,要嚴格按照國家、地方和行業標準執行,并盡快健全和完善現有貴州茶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體系,進一步提高茶葉產品質量。實施GAP戰略,促進湄潭茶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加速推進貴州經濟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無公害茶葉建設,發動廣大茶農施用農家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
4、加大投入,加強領導,培育龍頭企業。目前,湄潭茶產業投入不足,資金缺乏、分散,要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投入到茶園中去,提高茶園的產出能力。加大對茶葉深加工的投入,購買先進的加工設備,引進科學的生產方法,吸引優秀人才。
湄潭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培育有競爭力的產業經濟,而龍頭企業正是產業經濟的靈魂。培育茶產業龍頭企業,引領茶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質的飛躍。例如充分發揮湄潭縣蘭馨茶業有限公司、湄潭縣栗香茶業銷售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引領湄潭茶產業蓬勃發展。
小結:湄潭具有發展茶葉產業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社會基礎,茶產業對貴州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茶葉發展蒸蒸日上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要意識到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針對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我們要積極解決應對,促使貴州茶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加快小康社會的建設步伐。(作者單位: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2012國創010湄潭茶葉生產過程及其產業發展戰略的調查分析——以湄潭翠芽為例
指導老師:申鵬(博士副教授)貴州大學管理學院 本項目組長:文義
參與者:王明靜 陳濤 李晴 薛怡
參考文獻:
[1]喻丹,吳文仙. 黔茶三問[J]. 當代貴州,2012,05:29-30.
[2]彭熙,車家驤,李安定,李葦潔. 貴州茶葉生產現狀及產業發展對策[J]. 安徽農業科學,2008,22:9591-9592.
[3]高貴龍. 發展貴州茶產業的思考[J]. 貴州科學,2008,02:3-7.
[4]時事·資訊[J]. 中國茶葉,2013,04:30-35.
[5]王豐,劉小華. 我國茶葉品牌發展的對策研究——以貴州茶業為例[J]. 貴州茶葉,2006,02:32-37.
[6]《貴州農業科學》2008年1~6期總目次[J]. 貴州農業科學,2008,06:204-211.
[7]侯彥雙. 貴州省茶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1,05:377-378+383.
[8]《貴州農業科學》2009年1~12期總目次[J]. 貴州農業科學,2009,12:242-256.
[9]李曉璇. 貴州茶葉出口技術壁壘問題研究[J]. 貴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1:68-70.
[10]王銳. 貴州茶葉品牌戰略的幾點思考[J]. 經濟師,2010,02:271-272.
[11]陳方濤. 實施茶葉GAP促進貴州茶葉可持續發展[J]. 貴州農業科學,2009,04: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