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企業的會計規范化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于會計的核算問題和基礎工作薄弱問題,本文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進行分析,指出現階段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的常見問題和具體措施,以期能夠讓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執行促進企業可持續化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會計管理;會計規范化
一、引言
中小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市場競爭以及擴大勞動就業機會和推進社會經濟生產發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因此針對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的常見問題和解決對策作以探討分析具有一定作用意義。
二、中小企業特點分析
(一)組織靈活,應變能力和工作效率高。中小企業的組織形式比其他企業更加靈活多變,其在經營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相對大企業而言,經營富有彈性并且生命力更加旺盛,因此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的應變能力。激烈的競爭使中小企業不得不面對求取生存與發展的選擇,依靠其自身具有的靈活機制和極富創新的能力來選擇適應其生存的戰略,尋找空白、特色經營、競爭策略、突破戰略等是中小企業的一大特點。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不足、政府對其支持程度不高,便產生了高度壓力下極高的工作效率,但是融資不易,技術創新能力達不到要求,并且沒有優秀的市場開拓能力都成了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的困難問題。
(二) 管理水平層次比較低下。中小企業大總體的管理水平普遍較低。首先便是存在采用陳舊的管理觀念,任人唯親的人員選取制度,過分要求忠誠老實,對人員才能并不重視。其次,在管理方式上,中小企業偏重于集權,不能實施民主的制度,常常容易傷害企業中從業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家族式管理隨處可見,過分強調家族利益,具有較強的管理隨意性,少了應有的制度化、規范化的管理方式。
(三) 稅務和債權債務法律意識不高。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都存在著經營過程中為了謀取自身利益逃避納稅的錯誤想法,尤其是一旦經營狀況處于低迷狀態,逃避稅務或者債務的想法就愈加強烈。而當外部對其監督管理的力度不夠強時,這種逃稅逃債現象便更多。
三、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的常見問題
(一) 財務管理理念意識淡薄。中小企業主的學歷普遍較低,但缺具備較強的創業和開拓的意識和能力,相對于其他企業而言,更看重銷售和技術,但卻對會計規范化所存在的問題不注重,只要企業能賺錢,產品銷量好,銷售的收入呈現蒸蒸日上的狀態,便一切皆好。中小企業印象中的會計規范化只局限于一般的如記賬、出納等一系列活動。有的中小企業竟然連財務機構都懶得設置,不具備專門負責管理財務的工作人員,卻是由親屬直接任職財務人員,也僅僅負責記錄一般的賬而已,并不將它作為一種企業存在的管理工具加以重視。
(二) 財務管理方式落后。中小企業主往往將會計工作的權利集于一身,以長期形成的經驗為主,沒有形成一系列較為規范同時也具有實際可操作性的方法來對財務的管理進行控制。傳統的會計方式,如:手工進行管賬的方式仍然流于現今的會計方式中,許多的財務會計工作人員還沒能接受全新的會計方式,甚至連利用電腦和網絡技術從而施行財務活動也做不到得心應手,更不用說對利潤和成本進行精確的預算,通過自身的會計能力來預控財務風險和預警資金周轉等相關活動,這些都會直接使會計信息不具備準確性及信息披露不及時、信息片面和不能共享的問題。
(三) 會計監督力度薄弱。因中小企業不能確保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則表現出不完善的會計監督及其分析,更多地進行一些基礎的會計核算以及財務的記錄、計算和報告工作。根據會計數據源頭,針對控制原始憑證還不嚴格,憑證發票不符合實際的要求、甚至于白條都能夠通過報銷入賬;根據資產的監管和核對計算來看,最主要表現為沒能完善管理制度,致使賬務與實際不相符、賬賬不相符的現象屢屢發生,使資產信息缺乏真實性;中小企業對于應當支付賬款項目的入賬時間較為隨意,致使月末時對于資產負債的相關反映不符合真實性和及時性;部分經營商家以得到更多有關政治的榮譽和自身的經濟利益,在對收入進行確認和對成本結算持隨意態度,虧損可以搖身一變為盈利,盈利也可以被假作為虧損,當年的利潤直到下年度才能呈現其本來面目,不管是多計少算亦或是少計多算,此類現象如今已成常事。
(四) 會計主體不明確。中小企業普遍實行家族式管理,對于現代產權相關理念較為貧乏,而企業財產也不能和企業主自身具有的財產明確分別,更是將經營權連同所有權相互混淆,缺乏對企業實行現代化管理的制度從而造成企業不能明確其會計主體。混淆了企業本身經濟事項和企業主及其家屬等各類事項,則會導致各種困難呈現在會計核對計算的工作中。
四、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管理策略
(一)轉變財務管理理念。中小企業對于經營的傳統方式思維要持擯棄的態度,需要清楚認識財務制度連同體系的完善化和規范化在企業發展道路上起到的作用,將財務管理加強細化視作首要內容,使之實際實施于企業內部每個職能部門當中。杜絕任人唯親,不能隨意任用那些并不具備財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親朋好友在會計崗位。此外,企業財務人員所具備的素質和能力將直接對工作的成效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企業財務人員更需努力學習,積極上進地掌握并拓展對口專業知識的認識,將自己的職責任務作為首要,并對其進行深刻的認識。
(二) 明確會計核算主體。只有將會計主體明確化,才能夠將會計的職責事務范圍化,才能夠準確地區分出會計主體和其所有者的經濟活動。中小民營企業相對于其他企業來說,多數屬于家族企業、或者是個人獨資企業亦或是合伙企業,其共同點是所有者同等于經營者。在開始創業階段,企業及企業主的經營活動、企業資產企業主的家庭財產極易混雜,導致會計核算時十分困難。因此,要將會計規范化,在創業時期和經營時將企業主及其企業的經濟活動和資產加以區分,企業主將企業資產私有化,支配其家庭經濟的支出時需要通過正常有序的渠道進行分配。企業主以其個人名義所欠下的債務或者費用在需被確認為企業所欠下的債務或者費用時則同樣需要通過嚴肅的審核與確認。
(三) 改進會計核算方法。在完善中小企業的核算方法時,需要首先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對經營情況以客觀、真實以及及時、準確并且明晰的方式道明其會計信息,此時還需注意強化會計監管督促職能,努力完善對其的監督與分析。由三個方面來進行對中小企業有關會計方面的監管和督促:①通過會計方法,以督促成本管理為主,資金管理為輔,從而讓資產盈利率得到大幅提升。②以會計核算來對企業各方面的財務狀況、企業的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一系列信息進行揭示,務必做到分析評價其業績是注意到全面獨到。③在有效利用會計信息的時候對各個種類資源所進行的分配做評估,從而將各類資源合理分配,將會計核對計算以及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
(四)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中小企業需要全面建立企業資產管理占主要的各部門控制制度,將職權細化,開展崗位責任制,在進行財務清查是要嚴格制度,將財務相關的管理和記錄分開處理,從而建成強勁的內部相互牽制,如若有財物不符的的現象發生,則必須按照規定嚴格處理,規定日期檢查和清查財產,監管促進管理人員以及記錄人嚴格化。同時不忘強化對會計憑證進行控制和監管督促,杜絕受理不真實合法的憑證;對與那些有意銷毀賬簿或者是在賬簿外設置賬目的行為給予制止和糾正。堅持在規定方法和時間的條件下認真編制并及時呈遞會計報表,絕對杜絕指使他人胡亂編纂所呈遞報告內容的惡意行為。
五、結論
總而言之,雖然中小企業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在進步,但是面臨的競爭壓力也相應的與日俱增。中小企業只有在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和制度,重視對會計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才能促進企業正常順利經營并且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持續發展。(作者單位:樂山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冰冰. 我國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與對策分析[J]. 科學時代·下半月,2012,9.
[2]姜春鳳. 論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管理[J]. 現代商貿工業,2008,4.
[3]孫冬梅. 對中小企業會計規范化問題的思考[J]. 時代經濟論壇,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