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流業總體規模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局面,服務水平也得到了顯著提高。但由于物流行業在我國仍處于新興行業,總體發展水平仍然偏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了提升經濟增長質量的障礙。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物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為我國物流業的健康科學發展提出了相關的對策探討。
關鍵詞:物流業;發展問題;對策
物流行業的建設是推動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對于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而言,物流業就是血液。只有物流業獲得了發展,我國的經濟整體運行效率和效益才能得到提升。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基礎設施的投入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我國的物流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
1、我國物流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隨著物流產業的不斷推進,物流產業逐漸對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能力。一些學者從區域經濟以及產業集群的角度來研究我國物流的發展。特別是在政府調整區域經濟政策的背景下,物流產業的發展有了巨大的改變[1]。物流行業已從原先的由一個占據主導地位的大型國有企業的行業轉變為由許多民營和外資物流供應商所組成的行業[2]。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在影響著物流業的規模、結構以及水平。同時,為了提高區域物流系統在供應鏈全球化環境下的能力,吸引更多的投資,每個地區也都開始了物流業基礎設施的修建。
但是,繁榮的背后,也隱藏著物流危機。物流效率低下、物流的成本的居高不下,都是隨之產生的問題[3]。下面分析一下我國物流業所存在的問題。
1.1物流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
我國的整體物流業的發展現狀為東部發展良好,西部發展落后。中國西部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56%,但地理位置偏僻,生態環境脆弱,工業強度低,經濟不發達。同時,物流基礎設施落后,雖然隨著經濟的逐漸發展,擁有了較為密集的交通運輸渠道,但是和經濟發展的東部和東部沿海地區相比,交通模式依舊處于落后狀態,差距也逐年擴大。作為區域物流產業主體的物流企業有很多的問題。如資金短缺,服務模式單一,操作模式缺乏靈活性,缺乏對物流服務的理解,物流人才的短缺等等。從本質上來講,這都是由于物流業的經濟水平發展落后所產生的問題。
1.2物流配送成本高
隨著網絡營銷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的交易數量導致電子商務的發展對物流的需要也在提高。物流企業是否可以在電子商務的環境下得到發展,在很大程度下取決于保持較高的物流控制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然而,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協會發布的數據中發現,全國物流成本年均3.9萬億元,尤其是運輸成本每年都在上升。因此可以看出,物流配送成本的上升已經成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1.3物流基礎設施差
物流基礎設施是指為了完成多種物流業務或者單一物流業務,保證物流功能可以順利進行的一個統稱或組織。
物流基礎設施貫穿于整體物流供應鏈,它包括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和網絡通信基礎設施。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還衍生了交通系統,倉儲設施,信息平臺以及貨物裝卸等設備。雖然近幾年來,國家對于物流基礎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但是總體來說,中國的物流基礎設施仍然相對落后。特別是分列在各個環節的物流基礎設施缺乏必要的協調與統一。
1.4物流服務單一,尚未形成完整的物流服務體系
我國物流企業不僅規模小、數量少,而且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也很差強人意,比如服務方式和手段比較單一,目前我國多數物流企業只是簡單的提供運輸和倉儲等簡單的單向或分段服務,而且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管理等物流增值服務,尤其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還沒有全面的展開。
1.5法律環境不健全
目前我國大多數的物流法律法規一直沿用的是在計劃經濟體制、或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社會經濟環境下制定的法規。但隨著我國加入 WTO,物流業作為一個主要的服務業將逐步開放,變得更加國際化,使得現代物流業呈現出更多有別以往的新特點,在這種情形下,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規就變得相形見絀,已經不能適應物流業的發展,甚至還阻礙了其快速發展。
1.6缺乏物流管理人才
物流行業的管理人才的短缺已經成為了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最大的障礙。尤其是對于熟練掌握現代經濟與貿易,現代物流操作,物流理論和技能以及對于國際運輸行業等相關領域的復合型管理人才。物流管理人員的缺乏也是導致物流業整體服務水平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大多數物流管理人才也是來自于海外。根據相關調查,國內對物流專業管理人才的需求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可能突破600萬。
物流管理人才的短缺也是由于不成熟以及不充分的培訓發展系統導致的。在大學教育中,物流相關專業目前仍處在數量低,專業面窄的現狀中。研究生和博士的高等教育學習更是出于起步階段。而對于專業的物流公司,對員工的培訓以及職業教育更是少見。
2.對策探討
2.1 推動整體區域經濟的發展
根據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緩慢的問題,進一步的加強西部地區物流業的發展。對于西部地區而言,政府應該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及財力支持,加強西部西區的基礎設施的建設,例如公路,鐵路,航空,港口等相關設施。
2.2 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是現代物流的最終目標,同時也是現代物流業與傳統運輸之間的重要區別。在某種意義上,物流配送成本的降低是物流業產生利益的重要源泉。
首先,物流企業的發展可以和第三方物流商結合起來。最基本的策略雖然是單一策略的應用,例如,物流企業可以選擇由本企業完全全部的物流活動或者將所有的物流活動外包給第三物流商,這樣容易形成一定的規模經濟以及簡化管理。但是如果僅僅依靠單一策略的推廣,是不能夠使物流配送成本達到最小化。只有采用混合策略,合理安排自己完成的配送業務以及將適量的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物流商,使物流成本達到最低。其次,配送方法可以合并。當企業安排車輛來完成配送任務,他們應該充分利用到車輛的容積和載重,正確的貨物安置方法是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的重要途徑。不同產品種類,不同產品的包裝所導致的產品的存儲性能也是不同的。
2.3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加快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我們必須首先重視到物流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以及在總體規劃建設。全面考慮到產品的分銷渠道,各種運輸工具的鏈接以及具有綜合物流功能的設備以及長期發展的需要,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全面發展。此外,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應該充分利用市場機制,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全面規劃,鼓勵相關的投資者進行投資,政府也應該提供相應的福利條件,大力發展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2.4加強法律政策支持
物流行業是一個基礎性行業。在當前形勢下,物流行業的發展不僅取決于市場經濟的力量,還需要相關的法律政策支持。首先,物流行業是一個由包裝、裝卸、運輸、配送等重重環節所組成的行業,因為,針對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有相應的法律政策來保證整體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其次,由于物流行業的投資較大,特點是產量小,投資期限比較長。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在物流行業最初的發展階段,尤其是在物流的稅收階段,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例如針對物流業務中涉及到倉儲和運輸業務享受優惠政策。
2.5注重物流業人才的培訓發展
物流人才是物流業得以發展的重要支撐物。首先,政府部門,相關高校應該和物流企業應該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來進行培訓,通過培訓學習,結合企業實例進行,來培養企業的物流人才,提高企業的整體水平。
同時,加快物流專業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政府應該鼓勵高校開設物流相關專業,積極探索專業培訓的課程以及培訓方式,擴大物流學歷教育的范圍以及物流相關專業教育的規模,同時引進先進的物流人員積極加強交流。
最后,可以同時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教育。與其他產業一樣,物流行業的人才培訓也離不開職業教育的支持。(作者單位:1.湖北文理學院;2.三峽大學)
參考文獻:
[1]Yang CH,Zhang WJ,Li YS (2010) Dynamic analysis of China logistics agglomeration based on clustering analysis. 0-7695-2882-1/07,IEEE
[2]Hong JJ (2011) Transport and the location of foreign logistics firms: the Chinese experience. Transp ResPart A 41:597–609
[3]丁浩,霍國輝,王欣欣 我國物流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市場營銷,2011,1,18-22
[4]Tang Siqiang,“The logistic distribution bottleneck and solution of Ecommerce,”Journal of commercial research,vol. 2,pp. 202–204,Feb,2010.
[5]Wu Jian,“Some considerations about E-commerce logistics talents cultivation,” Journal of E-commerce,vol. 5,pp.88–90,May 2009.
[6]Lu Xingguang,“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of E-commerce logistics,” Journal of 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vol. 7,pp. 175–176,July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