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完善對我國預算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有資本預算制度作為全口徑預算內容中重要部分,其作用日趨突顯。本文對在2007年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后的幾年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中出現的問題做了一個總結,并提出相關完善建議。
關鍵詞:國有資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國有資本收益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經濟這塊蛋糕已經越做越大。如何分好蛋糕惠及全民,是我國下一步經濟改革的重要環節。我國是一個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國家,國有資產數量龐大,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決定了我國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仡櫸覈鴩匈Y本經營預算發展的歷程,從1994 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首次確立了包含國有資產經營預算的復式預算制度,到國務院在2007年頒布了《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經歷了近二十年的發展和六年的實際試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著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一、目前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存在的問題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在試行過程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一)編制主體不明確
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主體上的爭論由來已久,在學術理論界及相關政府部門都各有看法。有一種觀點認為:根據《預算法》的規定:國務院財政部門具體編制中央預算、決算草案、具體組織中央和地方預算的執行。由此條例可知,財政部是公共預算的唯一編制主體。但也有觀點認為,國資委是我國國有資產的管理部門,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的職責。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運行的目的就是要體現國家的資產所有者身份。既然明確國資委代表全國人大履行出資人職責,那么,對其接受委托的國有資產進行監督和管理,對國有經濟財務預算、財務決算和利潤分配的審定,就是出資人的職責。而且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不同于政府一般性預算,而是出資人的財務預算,不應該與公共預算一起由財政部門編制。
(二) 國有企業上繳比例和數額太低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國有企業2012年實現利潤21959.6億元,2013年更是達到了24050.5億元,可見國企利潤非常可觀,發展勢頭良好。2012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970.68億元,2013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1058.43億元(不包括2012年結轉收入數)。最近兩年我國國有企業累計共實現利潤近4.6萬億元,上繳利潤近2000億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國有企業上繳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比例只有5%左右??v觀國外的情況來看,新加坡國有企業上繳紅利比例為35%-70%,意大利盈利的65%上繳國庫部,法國國有企業稅后利潤的50%要上繳國家;美國的國有企業可以不繳利潤,但由于預算赤字大,國有企業每年還是自愿將稅后紅利的30%-50%上繳所在地州政府。
(三)企業利潤用于民生支出的份額過小
在財政部 2014 年 6 月 24 日公布的2013年中央決算報告中顯示: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支出978.19億元,完成預算的90.3%,其中調入公共財政預算用于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65億元,增長30%。從目前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項目看,絕大部分還是又返還給了國有企業,用于企業的資本性支出,如企業自身再發展與再投資,以及一些費用性支出。民眾能夠分享到的國有資本經營利潤的紅利微乎其微,國有資本支出項目很少直接惠及民生,且支出比例比較低。
二、完善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建議
(一)從法律上明確編制主體
完善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應首先從法律上明確編制主體?,F行的《預算法》是在1994年頒布的,已不能適應我國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能滿足國家加強對預算審查與監督的要求。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主體的確定上,筆者認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應由作為國有資產出資人代表的國資委作為編制主體,單獨編制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公共財政預算保持相互銜接、相互獨立的特點,國資委作為國有資產的管理部門,對國有企業的財務狀況、資金訴求、運行情況更為了解,基于受托責任觀應負責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二)確定恰當的收益上繳比例
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的通知》中指出:從2014年起,適當提高中央企業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國有獨資企業應交利潤收取比例在現有基礎上提高5個百分點。雖然國有企業上繳利潤的比例在逐漸的提高,但是在今后的發展中都應該堅持一個原則:收益上繳比例不能定得太低。只顧國有企業的再投資和發展而不顧公共支出,可觀的利潤留在國有企業,還有可能導致企業負責人的尋租行為,容易滋生腐敗。對此,中央在未來應該根據國有企業的發展情況,綜合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體制試行階段的經驗,繼續分階段提高國有企業收益上繳的比例。也可根據全國各地的不同經濟發展水平,制訂不同的上繳比例。經濟發達的省份,如一些沿海地區,可適當制定比全國水平略高的上繳比例,以增加收益。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可制定一個合適的上繳比例,可留利潤先用于國有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改革。待經濟及行業情況發展較為成熟后,再根據企業具體的盈利情況、戰略發展所需資金情況以及行業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這樣既可以保證收益,也不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增加民生方面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
從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支出預算表的項目支出項目看,用于民生方面的公共服務性支出數量較少?,F實情況是大量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大多數都返還給了國有企業進行自身再發展、再投資。國有資本收益雖然不同于稅收,但是也帶有社會主義的性質和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質特征。為了落實民生財政,應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表中加強民生支出的比重,主要用于社會保障、義務教育等領域。同時應確定民生支出在國有資本收益中的最少數額和最小比重,讓國有資本收益真正能讓民眾享受。民生支出與企業的再發展支出相比,在短期內收到的效益差距較大。但是該項支出更能體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政府宏觀調控的手段,更能體現國有資產公有制的作用,同時也是是向社會公眾傳遞民生政策信號,讓各級政府官員更加關注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情況。
國有資產關乎我們每一個民眾的切身利益,我們應高度關注國有資產運行的情況。我國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尚處在發展階段,實際運行時間也不是很長,仍需要我們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進行不斷的理論探索,不斷對現行國有資本預算制度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革,從而制定出一套適合中國特色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從近來來的政策看,國家也更加重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家經濟的蛋糕越做越大,經濟改革所涉及的內容必將更深更廣,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也會日臻完善,普惠民眾。(作者單位:廣西大學商學院)
參考文獻
[1]童學敏.關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構架的基本設想[J].經濟研究,2008(8).
[2]文洪潮.論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建立與完善[J].山東社會視覺,2013(3).
[3]啜華.民生財政導向下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J].中國流通經濟,2013(3)
[4]張舒.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理論研究進展及評述[J].財政研究,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