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度是用來對個人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的各種規則的統稱。制度的選擇將會對經濟績效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在面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時,每個國家都會選擇適合自己國家發展的制度。而這種國家在選擇規則方面的競爭其實就是制度競爭。本文主要分析和討論了經濟法制度競爭力。
關鍵詞:經濟法;制度;競爭力
在我國制度體系中經濟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濟法的發展過程中,它可以通過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信息、維護安全、降低不確定性以及確定產權等來對宏觀經濟進行調控、讓市場次序得到維護、讓社會能夠穩定發展等。但是和經濟法在國外發達國家發揮出的作用相比,經濟法在我國的市場經濟建設中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主要因為是我國并沒沒有真正重視經濟法在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作用,經濟法制度競爭力也沒有能夠在我國得到很好的體現。所以加強對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探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制度競爭力的相關內容概述
(一)制度競爭力的前提條件。制度競爭力開展的兩個重要前提條件就是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可設計性以及制度的多樣性。只有當有幾方主體存在的時候競爭才能有效展開,當競爭主體主要一方時,競爭將無法展開,而制度競爭也是如此,只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制度存在才能有效的展開競爭。除此之外制度還需要具有可設計性才能讓制度競爭主體在對制度質量進行判斷之后對其進行創新和模仿,對制度的環境進行完善。
(二)制度競爭力的體現。制度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信息、維護安全、降低不確定性、提供激勵、收入的重新分配、提高生產效率、配置經濟優勢以及經濟機會等,而制度競爭力的主要表現就是一種新制度的產生、發展到最后取代另一種制度,主要就是因為這種制度在制定的功能方面表現更加突出,有其他制度所不具備的功能。
(三)經濟法的制度競爭力。經濟法的制度競爭力其實就是從制度競爭的角度去發現經濟法和其他法律法規相比具有的一些獨特價值和功能。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經濟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和市場經濟行為的聯系也比較緊密,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所以經濟法的制度競爭力主要是從行政法以及民商法的功能中表現出來的。
(四)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屬性。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經濟法作為獨立的法律部門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擁有一席之地已經成為了無法回避的事實。
二、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分類
(一)宏觀調控的制度競爭力。秩序是法律最主要的一種價值取向,從經濟視角來分析秩序它就表示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協調發展。民商法是一門和市場經濟聯系比較緊密的法律,它的主要目的也是讓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實現有效的協調發展,而采用宏觀調控法則能夠對宏觀經濟進行有效把握,也可以讓區域間的經濟更加平衡,同時還能夠傳遞宏觀經濟方面的信息。
(二)市場規制法的制度競爭力。市場經濟最開始是在西方國家出現的,但是發展至今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開始采用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是一種以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經濟制度,它對于經濟的發展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市場經濟能夠健康運行和對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兩大機制就是競爭和教育。通過市場規制法則能夠有效維護市場經濟的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
(三)社會保障法的制度競爭力。在人們群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社會的穩定,而且社會穩定也是人民群眾追求的一種常見的價值目標。而經濟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在保障社會穩定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只是在實施的具體效果和社會穩定的保障機制方面卻有著比較大的差異。
(四)企業法的制度競爭力。企業的出現讓人類社會發生了變革,它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在智力、技術以及體力方面的局限性,把人們的勞動有效結合起來,從而來獲取更多的利益和財富。在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法律機制讓企業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更健康和穩定是所有國家的首選。企業法能夠對調整和完善企業的內部結構和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讓中小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勞動力產權得到確認。
三、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實現障礙分析
(一)經濟權利缺位與越位并存。因為我國經濟法缺少責任觀念以及公共服務理念,而且人民群眾的權利意識也比較缺失,在個人利益以及社會集體利益被忽視或者被侵犯的時候不能及時的提出自身的權利需求,這樣就可能會導致經濟權利的缺位和越位并存。
(二)立法質量偏低。我國經濟法的立法治理偏低主要表現在下面這幾個方面:經濟法的立法層次不高、經濟法的法律體系不完善以及經濟法的法律法規比較之后等。
(三)經濟法社會利益觀的偏差。我國經濟法因為受到國家和集體主義觀念的影響,覺得社會利益優于個人利益,這樣就可能會和個人權利意識發生沖突,在這種沖突之下人們對經濟法的認可程度就會受到影響,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發揮就會受到制約。
四、實現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對策措施
(一)積極完善經濟立法。在完善我國經濟立法時,需要從制定經濟法基本法律規范來進行,而制定經濟法綱要顯得尤為重要。除了需要制定經濟法綱之外,還需要制定出其他基本法和相應的法律法規,現存的一部分經濟法律規范需要抓緊時間進行整理,和市場經濟發展實際需求不相符的法律規范應該要進行及時的修正或者廢除。
(二)建立健全經濟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為了讓我國經濟法制度競爭力有效實現,在對實體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的同時,還需要有效維護我國的經濟訴訟機制。我國在構造經濟公益訴訟機制的時候不僅要參照和借鑒行政訴訟機制、民事訴訟機制以及和經濟訴訟相適應的制度機制,另外還要突破現有的行政訴訟機制和民事訴訟機制。除此之外還需要考慮到訴訟成本的問題,我國可以通過訴訟費用保險以及國家援助等方式來對原告的訴訟成本進行分擔。
(三)加強經濟法功能的研究。經濟法是我國法律體系中比較重要的組成部分,經濟法功能能不能完全實現對于經濟法制度競爭力的發揮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當經濟法和其他法律法規有效結合時候經濟才能夠得到更好發展,最終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為了能夠讓經濟法制度競爭力有效實現還應該要不斷加強經濟法功能的研究。在對經濟法功能進行研究的時候,有學者認為經濟法的功能就是平衡協調、綜合協調以及系統協調等,也有學者認為經濟法的主要功能是彌補其他法律協調不足。但是這些研究并沒有經過實證分析,這樣就使得我國經濟法在面對經濟法怎樣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等問題沒有有力的實證,特別是面對其他法律挑戰的時候,不能夠對自身的獨特功能進行充分論證,在制度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所以就必須要加強對經濟法功能的研究,利用實證來分析經濟法的獨特功能,這樣才能更好實現經濟法的制度競爭力。
結束語:
只有當經濟法制度競爭力充分發揮出來的時候,才能夠去更好的支持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從而讓我國社會經濟能夠得到更加穩定和健康的發展。(作者單位:吉林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1]王國峰.經濟法行為范疇研究[D].2007.
[2]徐秉暉.論經濟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法[D].2009.
[3]石金平.經濟法責任研究——以“國家調節稅”為視角[D].2010
[4]馮輝.制度、制度競爭與中國經濟法的發展——紀念中國經濟法三十年[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8,(6)
[5]馮輝.制度競爭視野下經濟法的價值與發展[J].凱里學院學報,2007,25(1)
[6]蔣悟真.市場化改革與經濟法治的期待[J].現代經濟探討,2009,(9)